每年期末時,孩子和家長們都如臨大敵。孩子擔心的當然是期末考試,家長則為孩子怎么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而發(fā)愁。
怎么制定考前的復習日程表?
怎么讓孩子懂得規(guī)劃好寒假,不再把作業(yè)拖到最后?………
這個時候,就需要來一招必殺技了:時間管理。今天,我們請到了時間管理專家,一位11歲男孩的超級爸爸———職業(yè)規(guī)劃師張炯老師,他將和我們一起分享他和兒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希望這些經(jīng)驗也能幫到家長們!早上和兒子一起吃早餐,兒子隨口說:“又要期末考試了”。我愣了一下,察覺到孩子的表情比較淡定,便在心里竊笑:原來這小子臨近考試也有壓力!說不定,他自己還沒意識到呢!對于考試,我們的原則一直是:平時怎么學,考試前就還怎么學;平時把作業(yè)當考試一樣認真對待,考試時把試卷當作業(yè)一樣平常心看待。這樣的訓練,讓孩子從來沒有把考試當做過負擔,但他的考試成績卻每次都能在重點學校里名列前茅。我認真總結(jié)了一下,發(fā)現(xiàn)在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好的時間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提升考試成績,做到事半功倍。而如果這些時間管理的原則能夠成為終身秉持的習慣,也必將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說起要考試,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的時間不夠用!
考試之前,學校的課業(yè)負擔普遍會加重,那些課外輔導、素質(zhì)訓練,跟愈加緊張的課業(yè)之間產(chǎn)生了嚴重的沖突。夾縫中的孩子們,往往選擇犧牲吃飯、休息的時間來平衡。于是每到考前,睡眠不足成了學生們的普遍狀態(tài),但是,“晚上不夠睡,白天打瞌睡”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由于壓力和不規(guī)律的生活,使得許多孩子一到考試季就生病,不僅嚴重影響了考試狀態(tài),更對身體造成了傷害。其實,一天只有24小時,我們能擠出來的時間十分有限。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不同的效率。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還在發(fā)愁老師考前留的作業(yè)和卷子太多的時候,“學霸”們已經(jīng)做完了作業(yè),在進行額外的學習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哪里呢?不過是后者的效率更高罷了。舉個例子:上海復旦附中的孫沁瀅同學2017年被耶魯大學錄取,她在初高中階段,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那學業(yè)怎么辦?答案是盡早規(guī)劃,提高效率。由于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她不得不提前計劃,并隨時思考能提高效率的方法,比如如何借鑒舞蹈的技巧來增進學習花樣滑冰的速度和效率。而在我們家,每每到了考前課業(yè)較重的時候,我們就相應地減少孩子的其他學習安排,所以兒子考前常常會覺得比平時還要輕松,也幾乎從未因為考試而“侵占”過他的睡覺時間。所以說,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怎樣利用好孩子的時間提高效率,而不是一味地從孩子的正常生活當中擠占時間。擁有巨額財富的“股神”巴菲特,恐怕也是全世界時間最為寶貴、時間利用率最高的人之一了。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要想真正有所成就,就必須在他所應該完成的25件事中,專注于最重要的5件事去完成,而忽略掉其他的20件。
因為,這5件事所代表的20%的努力,可以帶來80%的成果。始終堅持專注于當下最重要的5件事,你就能獲得遠超他人的效率。這一點,正符合20/80法則。把這一方法應用于我們的日常教育,或者是復習應考,同樣有效。比如說,20%的學習技巧,帶來80%的學習成果;20%的數(shù)學原理,可以解決80%的數(shù)學問題;熟練掌握20%的知識點,可以獲得80%左右的考試得分。再例如,中學化學的學習中,元素周期表就是這20%的核心知識點之一。抓住元素周期表的學習,化學成績就能突飛猛進……
因此,如果家長能幫助孩子認清學習中那20%應該重點掌握的部分,幫助孩子優(yōu)先專注于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那么孩子的學習效果就會立刻上一個臺階。
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
合力提升孩子的方向感和專注力
理論很美好,但實際情況是:孩子在年齡尚小的階段,判斷能力不足,對事物的認知不全面。這時,不少家長都會直接替孩子列清單,定計劃。
這其實是教育中的一個很大的誤區(qū):過于包辦,總替孩子做主。有些家長甚至會給孩子制定超越其成長階段和能力范圍的目標,一旦孩子無法做到,家長就會非常焦慮,并開始懷疑孩子的能力,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我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階段。兒子在幼兒園的時期,我和他媽媽武斷地認為他肯定可以很輕松地學會常用漢字和基本的數(shù)學運算,于是每天在家進行輔導,結(jié)果孩子非常反感,教學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其實,孩子的智商沒有任何問題,由于我們的錯誤判斷,讓我們制定的目標過高,再加上心態(tài)失衡,不僅沒有產(chǎn)生預期的效果,還一度打亂了孩子正常的心智成長的節(jié)奏,這個教訓很深刻。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安排學習任務的優(yōu)先級,但也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并留有余地,就像中國畫中的留白。教育中的“留白”可以幫助孩子自我反省和自我探索,學會合理安排學習生活。具體來說,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界定學習任務的優(yōu)先級,并專注于這些任務呢?在這張圖里,我們的所有任務被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進行了劃分,并分成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類任務。以我們孩子的考前作業(yè)為例。假如今天的作業(yè)有:
一張數(shù)學測試卷(孩子需完成里面有挑戰(zhàn)的奧數(shù)題并且老師要求明天上交,屬于重要且緊急);一張語文測試卷(孩子擅長并且老師要求明天上交,屬于緊急不重要);一項本月末舉行的機器人大賽的編程任務(孩子的重點學習方向,屬于重要但不緊急);一項問卷填寫任務放寒假前交(屬于不緊急也不重要)。那么,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對上述任務進行分類,并按照重要且緊急、緊急不重要、重要但不緊急、不緊急也不重要的順序排序、列出計劃,然后讓孩子再依次予以完成,像這個例子中的后兩項就可以適當延期。四象限法不僅簡單明了,而且邏輯清晰,非常適合家長指導孩子自己來完成。通過一定時期的練習,孩子就會逐步知道自己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哪里,往哪個方向行動,從哪里開始行動,具備明晰的方向感。番茄工作法,則是一種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和行動力的時間管理方法。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創(chuàng)立的一種時間管理方法。使用番茄工作法時,我們可以讓孩子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如寫一篇作文。
我們將一個番茄時段設為25分鐘,然后引導孩子開始專注于寫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寫作文無關(guān)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短暫休息5分鐘,再繼續(xù)進入下一個番茄時段。每4個番茄時段下來,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番茄工作法的廣受歡迎,不僅是因為25分鐘專注學習的時間長度非常適合兒童及青少年,它還可以帶來很多額外的重要價值:1.從0到1的過程總是最困難的,而番茄工作法的“拋開雜念,只專注25分鐘”的理念非常有助于推動行動的開始。2.番茄工作法不僅會讓孩子切切實實地看到自己每一時段的成績,而且可以在每次中間休息的時候,更好地審視階段性成果,帶來一個高效率的學習節(jié)奏。3.在每個番茄時段結(jié)束時對接下來學習任務的選擇,以及每天結(jié)束時對全天番茄時段的總結(jié)和反思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方面,父母可以帶孩子一起總結(jié)。家長們可以利用“四象限法+番茄工作法”這樣的組合工具包,有效提升孩子的方向感和專注力,并且推動孩子嘗試用行動改變現(xiàn)狀,這能使孩子學會管理時間,變得更加自信。其實,時間管理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前面這些時間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不僅適用于考前的復習階段,也同樣適用于孩子放假期間對學習和生活的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稍微不同的是,考前的時間管理有著比較明確的任務指向性;而放假以后,孩子可能連具體的目標都丟失了,有沉迷于手機游戲和電視的現(xiàn)象也就不難理解了,因此尤其需要掌握時間管理這項能力。
這個時候,要求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清任務的優(yōu)先級,找到注意力專注的重點,但由于備選范圍一下擴大了,對家長智慧和能力的考驗就提高了。實際上,無論家長們幫助孩子選擇哪個方向,只要適合孩子的天賦秉性,都是無可厚非的。我們大可不必糾結(jié)于一時一科、“一城一池”的成敗得失,而應該將更多的關(guān)注投向孩子的習慣和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這些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發(fā)展的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