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5.《只是為了好玩》 來自東方極致 00:00 29:27 林納斯·托瓦茲,著名黑客,Linux 之父,開源理念的發(fā)起者之一,曾被微軟視為頭號勁敵,2004年被《時代周刊》評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他曾花兩周時間寫出著名的 GIT 版本控制器,這個版本控制器現(xiàn)在已成為全世界應用最廣的版本控制器之一?,F(xiàn)在林納斯任職于非營利性組織——開放源代碼開發(fā)實驗室,全職開發(fā) Linux 系統(tǒng)。記者大衛(wèi)·戴蒙,曾為《紐約時報》、《美國周末》等許多刊物供稿。這本書于1999年開始籌劃,2001年出版,由林納斯本人口述,記者大衛(wèi)·戴蒙整理而成,同時書中摻雜了小部分大衛(wèi)對林納斯的描述等。出版這本書時林納斯只有32歲,所以這本書只能算是林納斯·托瓦茲的半個自傳。林納斯21歲開發(fā)出 Linux 系統(tǒng),同時致力于開源理念的傳播,Linux 系統(tǒng)和開源理念所造成的強大影響令林納斯名聲大躁。面對名氣和財富,林納斯卻表現(xiàn)得非常理智。推動這一切的根本因素,都是林納斯的生活哲學:一切為了好玩。一、Linux 系統(tǒng)的誕生與發(fā)展
Linux 系統(tǒng)是一款操作系統(tǒng),不同于大眾消費領域的 Windows 系統(tǒng)和蘋果系統(tǒng),Linux 系統(tǒng)主要是應用于服務器和大型計算機領域。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的網(wǎng)頁和 APP,其實都是基于 Linux 系統(tǒng)運行的,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經(jīng)常會使用的淘寶和微信。Linux 系統(tǒng)的開發(fā)模式是開源,而這也正是它的核心特色。開源代表該系統(tǒng)的源代碼能被自由獲取、使用和修改。所以 Linux 系統(tǒng)和其他商業(yè)軟件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它擁有更多的自由性。Linux 系統(tǒng)的誕生主要源于林納斯個人,而 Linux 系統(tǒng)的成長則更多得益于所采用的開源模式。林納斯12歲開始接觸計算機和編程,并從此狂熱地愛上了編程。因為這份熱愛,林納斯自學了大量的編程知識,并不斷地將學到的新知識進行練習。這些學習和練習為 Linux 系統(tǒng)儲備了足夠的知識彈藥。而在開發(fā)過程中,林納斯也不免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身上永不言棄的精神,讓 Linux 系統(tǒng)最終誕生。在 Linux 系統(tǒng)誕生之后,它所采用的開源模式,令全世界對這個項目感興趣的人都能參與進來。在世界各地優(yōu)秀程序員的幫助下,Linux 系統(tǒng)不斷走向完善,最終大獲成功。在 Linux 系統(tǒng)獲得廣泛認可之后,林納斯收獲了名氣,卻并沒有收獲大量的財富。究其原因,是因為林納斯希望 Linux 系統(tǒng)保持自由,不被商業(yè)因素所左右,所以他拒絕了很多公司拋來的巨額財富。但林納斯并不是不愛財,他在書里公開聲稱他很喜歡名利帶來的好處,他希望自己有很多錢。這樣看起來矛盾的名利觀,其實并不矛盾,隱藏在其背后邏輯就是林納斯的生活哲學:追求愉悅、快樂至上。林納斯是技術的狂熱分子,所以他對技術的追求超過對財富的渴望。讓 Linux 系統(tǒng)追求最佳技術的方式,在林納斯看來,就是保持自由的開源模式。這就是他為何拒絕那些巨額財富的原因。另一方面,財富能給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和樂趣,在不影響追求最佳技術的前提下,對于林納斯這種快樂至上的人來說,他當然是愛財?shù)?。林納斯這種追求愉悅的生活哲學不僅反映在他的名利觀里,更滲透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追求愉悅是林納斯的行動方針,甚至連 Linux 系統(tǒng),也是因為他對愉悅的追求而誕生的。三、林納斯為什么倡導開源,開源產(chǎn)生了哪些巨大影響開源是開放源代碼的簡稱,代表該源代碼能被自由獲取、使用和修改。同時這些被修改過的代碼,也必須讓其他人可以自由獲得。拿 Linux 系統(tǒng)來說,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獲取 Linux 系統(tǒng)的源代碼,并且能夠自由地使用和修改它的源代碼。同時修改過的版本,也必須讓其他人可以自由獲取、使用和修改。相比于商業(yè)模式,開源模式更像是一個集市。集市是自由的,你擺一個攤子,我擺一個攤子,逐漸一個集市就出現(xiàn)了。開源就和集市很像,是去中心化的,自下而上的生產(chǎn)模式。開放源代碼運動脫胎于自由軟件運動,而自由軟件運動又是繼承早期的黑客文化而產(chǎn)生的。在最初的時候,軟件是自由且不收費的,當時商業(yè)公司主要是銷售硬件賣錢,軟件則作為硬件的附屬品免費贈送。當時的軟件不摻雜商業(yè)利益,大家出于興趣等原因編寫程序并且分享給別人。這就是早期的黑客文化。打破黑客文化的人就是我們熟知的比爾·蓋茨,他率先開始售賣軟件,并且關閉軟件的源代碼。在他的影響下,軟件便由最初的免費且自由模式發(fā)展成了現(xiàn)在的收費模式。而對此提出反對意見的是老牌黑客理查德·斯托曼,他發(fā)起了以源代碼必須可以被自由獲得為核心點的自由軟件運動。但由于他提出的 Copyleft 概念有著很強烈的反商業(yè)感,自由軟件運動下的 GPL 許可證又強制性要求修改后的軟件,其被修改的那部分源代碼也必須對外開放,這種對商業(yè)文化的不友好,令自由軟件運動受到商業(yè)公司的排擠。當時Linux系統(tǒng)也是采用 GPL 許可證,所以也被稱為自由軟件。但是因為大家對自由“free”這個單詞的總是產(chǎn)生歧義,認為那是免費的意思,于是林納斯等人便提出了開放源代碼這個概念,Linux 系統(tǒng)也就成了開源軟件。源軟件的條件比自由軟件更寬松,對商業(yè)文化也更包容,于是伴隨著 Linux 系統(tǒng)的成功,開源理念也就逐步被世界各地所接受。林納斯支持開源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開源能促進軟件行業(yè)的發(fā)展,第二是開源是追求最佳技術的最好方式。一個行業(yè)要想發(fā)展得好,其整個行業(yè)的市場氛圍是非常重要的。拿 PC 機市場舉例,在最初 PC 機市場并不火熱,直到 IBM 公開了 PC 機技術,才點燃了整個 PC 機市場。這就和開源一樣,只有通過共享,讓整個市場活躍起來,才會有更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這個行業(yè)才會發(fā)展得更好。這就是稱開源能促進軟件行業(yè)發(fā)展得原因。另一方面根據(jù)開源的定義,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到開源項目中來,這代表參與開源項目的人數(shù)可以達到數(shù)萬人甚至更多,這也就代表它將擁有極高的效率。同時開源能讓項目保持自由和活力,不受商業(yè)因素影響,不會被各種盈利目標所限制。所以開源項目是既不設限,又擁有極高的效率的,可想而知這個項目會有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和發(fā)展空間,這也就是將開源稱之為追求最佳技術的最好方式的原因。開源運動不僅是技術改革,更是一場信息時代的文化革命。它不僅影響了軟件行業(yè),更滲透到制造業(yè)、教育業(yè)等多個領域。首先是軟件行業(yè)誕生了很多優(yōu)秀的開源軟件,而且有很多大型商業(yè)公司將自己的軟件認證成為開源軟件。其次是教育業(yè),受到開源理念的影響,公開課應運而生。就連特斯拉的創(chuàng)始人也受開源理念的影響,公開了自家專利技術。開源不止影響了各個行業(yè),還得到了多國政府的認可和支持。時至今日,開源早已超出了最初的預想范圍,其巨大的影響力正在滲透到各個方面。1. 喜歡財富天經(jīng)地義,無可厚非,但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切勿舍本逐末,把賺錢當成了目的而忽視了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需求。2. 不妨一邊做好手頭的事情,一邊多嘗試不同的事物,給自己的生活多一點可能性,或許在玩著玩著的過程中,你就找到了你的終生事業(yè)。3. 林納斯之所以能成為林納斯,興趣和努力缺一不可。4. 和商業(yè)公司沾上關系,一個項目就很難自由發(fā)展,而在開源的模式下,所有的一切都是不設限的,這個項目有多大的生命力,就能爆發(fā)出多大的精彩。當一個項目既不設限,又擁有極高的效率,可想而知這個項目會有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和發(fā)展空間,這也就是將開源稱之為追求最佳技術的最好方式的原因。《只是為了好玩》讀后感(一):翻譯上的小瑕疵(至少我這么認為) 首先,Linus Torvalds這個名字在全世界(計算機技術圈的,也不排除非技術圈的人對他有所了解)家喻戶曉。我覺得就沒有必要翻譯成中文了。畢竟對于英文名字的翻譯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有不同的譯法,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地區(qū)可能都會有各自的譯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其次,codebase翻譯成代碼基。我懷疑這是不是非計算機行業(yè)的人翻譯的一種通用譯法。此前看過一本書,叫作《開源的成功之路》,其中也是如此翻譯。可以把codebase譯作代碼庫,代碼基真的是讓人困惑。盡管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樣的稱謂,但計算機行業(yè)內(nèi)外的人都能夠很輕松搞明白什么是“代碼庫”。不翻譯也是一種選擇,個人覺得這樣更好。 對于這種帶有點專業(yè)色彩的圖書,適當?shù)谋A裟切┐蠹宜熘?,且常用的英文專有名詞是更好的選擇。再者借著閱讀的過程學習點英文單詞也是件好事。 因為書中介紹了林納斯的成長經(jīng)歷和人生觀: 大神的成長經(jīng)歷包含代碼上的和他本身品質的變化.在代碼上很厲害,學習編程之初進行了大量大量的編程練習.他熟讀那時笨重的老式計算機的使用手冊,把上面的示例程序一個一個敲一遍!他模仿開發(fā)游戲,還自己優(yōu)化或者是添加功能.他高中時就精通數(shù)學物理,然而林納斯卻沒怎么花時間在學習上;他試著去理解和探索計算機的本質:使用匯編和機器碼編程!了解程序運行的本質......大部分時間把自己關在臥室探索計算機!為什么他這么著迷?just for fun!! 大神都有自己的人生觀而且都和哲學相關!!林納斯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是什么在促進人和人類社會進步?他的理解是:生存,社會秩序,娛樂!順序一定不能亂!他在書里闡釋地很詳細,這里不贅述了. Linus的這本自傳,讀完已經(jīng)有好幾個月,一直想寫點東西,但始終苦于工作繁忙,無暇思考該從何寫起。技術上自然不用廢話,Linux的存在對于業(yè)界的貢獻天下皆知,寫什么都是畫蛇添足。仔細回想讀這本書的過程,我始終在意的是作者的思想,他對于技術生活的想法,我想用“淡泊”來說他的一生其實并不準確,盡管他的合作者很想往這個方向來引導讀者。因為“淡泊”基本上說明一個人眼里有名利,金錢這些東西,只不過處理得很超然而已。而書名中的“好玩”則完全無關乎這些的。名利之類的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好玩的東西罷了,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不好玩而被丟到九霄云外。這讓我想起了最初接觸計算機的那些歲月,與自己的初心。 那大約是在1998年前后,由于家中沒有電腦,因而格外留戀母親的辦公室,那臺機器當時可謂是名震天下,若有人說自己有一臺586,眾人皆仰望,不亞于那猢猻有了定海神針,可上天入地。所以,當如此神器在眼前時,自然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往往幾個DOS命令下來,大汗一身,幾近虛脫,今日想來,可笑之極,然而與計算機的這個緣分也確始于此。 后來,學校周圍冒出了一系列神秘小屋,校方諱莫如深,三申五令禁止入內(nèi)。反而激起了我好奇心。原來此屋名曰“網(wǎng)吧”,內(nèi)有千軍萬馬,任憑君驅使,如此還了得,何等清規(guī)戒律皆當鳥語,每周末必呼兄喚弟,殺他個天昏地暗,而后還排了座次,所幸自制力尚可,未曾影響學業(yè),在下《紅警》之威故能盛極一時。母親最初是裝聾作啞,但時間一長,終究還是對我的腐敗生活忍無可忍。于是在99年末,家中置了一奔騰2機,內(nèi)存64mb ,當時簡直是如得豪宅,再也不去那小屋廝混,開始自顧搞鼓win98 ,vb 等不知所云之物,至此頑童算是歸正了。 即使在今天,計算機已經(jīng)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依然有不少人對計算機抱有或多或少的恐懼之心,仿佛小有不慎便會得滅頂之災,險字當頭令人寸步難行,其實轉念一想,何不以冒險為樂?凡是高手,其實無他,因興趣而起,寓學于樂,最后了熟于心罷了,一句話,玩出來的。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寫文作詩,你寫東西的目的是什么?無非是記錄,并與人分享,表達準確之余,求一些行文優(yōu)美,讓讀者閱之,身心舒暢,蕩氣回腸罷了,你要是本末倒置,為幾個詞變得“三年得二句,捻斷數(shù)根須”,有幾根胡子尚且不說,筆下也怕是空有華麗,而毫無靈魂可言了吧?確實得不償失,計算機也是同理,你要每件事都務求全解,不然止步不前,患得患失,自然寸步難行,如履薄冰。 記得當年面對win98 系統(tǒng),一天死機三四回,三個月重裝數(shù)十回,如家常便飯,母親看了心驚肉跳,恨不得立刻去買防爆服給全家全副武裝,我對這不屑一顧,什么注冊表,動態(tài)鏈接庫,系統(tǒng)服務,幾乎一概全然不知,基本上就是怎么壞怎么搞,往往上機糊里糊涂,焦頭爛額,吃飯睡覺的時候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悟出半點端倪,哈哈大笑,嚇得旁人魂飛魄散,這才知道陶淵明所言:“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深意所在,不為別的,只因為“好玩”。編程也是一樣,編程無非就是語言和算法罷了,學會基本單詞,語法之后,模仿學句即可,正如漢語中“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積少成多,不斷頓悟,為我所用。久而久之,自然隨心所欲,行文如流水,一氣呵成,自成風格罷了,什么招式,格式,最后都是無招勝有招,不是不講規(guī)矩,而是任何想法,寫法都很自然地落在規(guī)矩之內(nèi)。 王國維說過:“出乎其外,別有高致,進乎其內(nèi),固有生氣”,讀書學習求一樂,瀟灑應對,亦可穿越于世間,求得一席之地以安身立業(yè)。 《只是為了好玩》讀后感(四):生存 社交 獲得樂趣 《只是為了好玩》讀后感(五):Linux不是一夜煉成的 最初知道Linus,也是從接觸linux系統(tǒng)開始的,沒有特別搜過關于他的資料,因此對他最初的印象比較模糊,僅停留在“芬蘭牛人”四個字,由此也進一步增加了對芬蘭這個國家的好感。偶然看到這本書,已經(jīng)沒有編程好多年了,但對Linus如何獨自開發(fā)出linux依然很感興趣,因此本書填補了我一個已經(jīng)幾乎忘卻了的好奇漏洞。Linus出生在1969年末,常為自己的大鼻子苦惱,很宅,不善交際,不愛為衣著費心思,是個典型的黑客(原義的黑客),更時髦點兒說是個極客。他從小受外祖父的影響,開始接觸早期的計算機,之后一直保持著對編程的愛好,是個硬件發(fā)燒友,并且獨立編寫游戲和驅動等程序,在學習了Minix系統(tǒng)之后,于1991年22歲時過了四五個月昏天黑地的日子開發(fā)出Linux 0.01,他是那個時代的程序員的偶像。Linus的成長時期,恰逢微型計算機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雖然比蓋茨、喬布斯小14歲,但卻以一己之力創(chuàng)造出一個類UNIX系統(tǒng),當然他是在Tanenbaum、Stallman等人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前者對linux極力反對,并引發(fā)了兩人關于操作系統(tǒng)微內(nèi)核和宏內(nèi)核理念的爭論,后者對linux大力支持,其開源軟件思想影響了Linus,linux之所以成功當然是因為它是開源的。Linus所受教育是北歐的,其早期接觸的計算機很多也是歐洲產(chǎn)的,因此可以說他是歐洲為數(shù)不多的計算機天才之一。Linus大學畢業(yè)后留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任教,在即將碩士畢業(yè)時收到美國全美達公司的邀請才移民到美國工作,他受美國文化的影響比較小,另外他應該也受到了信奉共產(chǎn)主義的父親的影響,因此Linus能夠不受各種誘惑始終堅持開源,才使得他依然是掌控linux內(nèi)核更新的不二人選。在中國,比Linus大5歲的求伯君于1988年24歲時獨自開發(fā)出WPS,巧合的是,兩個人創(chuàng)立傳奇的工具都是386電腦,個人以為,是時代潮流造就了Linus和求伯君這樣的獨立軟件英雄,而那個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返了。很久前看了《Linux之父林納斯自傳-只是為了好玩》,趁有空寫下些東西。Linux幾乎作為最偉大的開源項目,我覺得跟機器打交道的人都應該了解下它是怎么誕生的。就是那個很在意自己長了個大鼻子的人,1969年出生,從小受外公影響并從十一歲就開始搗鼓計算機,而且成功寫出了自己的第一個BASIC程序。他外公是個大學統(tǒng)計學教授,所以我覺得家庭環(huán)境有時對一個人的啟蒙影響是相當大的,甚至是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整個人生,而成就偉大就需要這種環(huán)境外加自己的一點點天賦和日復一日不斷地練習鉆研,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21歲時在自己大學時期就發(fā)布了linux的第一個版本,畢業(yè)后在赫爾辛基大學助教,后來離開芬蘭到美國工作。一直倡導真正開源思想,以至于linux后來瘋狂發(fā)展并滲透進很多行業(yè),包括各種機器,太空中飄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從而成就偉大。一生偉大之作是Linux和Git,幾乎所有程序員在用。林納斯一直都是一個把錢看得很輕的人,不然不可能能有l(wèi)inux如今的偉大,如果他稍微有拿linux賺錢的心思那估計社區(qū)對他和linux的信任將大大降低而不會有更進一步的發(fā)展。至于喬布斯和其他人的金錢誘惑他都沒有絲毫動心,并且不屑地懟了他們。其實從描述中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還過得挺落魄的,買電腦的錢都得攢上很久,后來還是賒賬買的,最后還是別人捐款幫他償還。作為linux之父,他盡量將自己與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撇清關系,即便如此,他從芬蘭的大學到全美達工作時還是很多受到很多懷疑,因為他離開了中立的學術氛圍而進入市儈的商業(yè)環(huán)境,后面會不會因為金錢而放棄開源理念?不過最后林納斯通過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會丟下linux。當然對于林納斯這類人物,只要肯找個理由稍微對金錢妥協(xié),就能輕松入賬千萬美刀,比如紅帽提供給他的期權他毅然都拒絕掉了,倫敦一家linux公司要給他一千萬美刀掛名董事會他也沒眨一下眼。為什么?因為如果他加入linux相關的商業(yè)公司將會影響到linux開源發(fā)展,他需要一個中立的立場,這也是在社區(qū)里他一直能在技術上和道德上服眾的原因。按林納斯的說法是他們的賬戶存款從沒超過五千美元,盡管林納斯不在乎錢,但錢還是自動找上他,紅帽和VA實在過意不去無條件贈送了一些期權給他。而他們上市后它林納斯終于有了一筆財富,大概有兩千萬美刀,他可以買大房子而不用住公寓了。讀完本書深刻體會到興趣和專注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林納斯曾多次提到他非常好養(yǎng)活,他的興趣就是搗鼓計算機而且經(jīng)常把自己封閉在房間內(nèi)研究,他媽媽只要偶爾往他的小房間丟一些食物即可。雖然他輕描淡寫風趣地表達,但卻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專注的力量。《操作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讓林納斯脫胎換骨并改變了其一生。林納斯說生命的意義主要有三:生存、社會秩序和娛樂。而且還說所有事情都是按這個順序發(fā)展,娛樂后就再無其它,人達到第三階段就算成功了。其實我個人不太理解他說的這類生命意義,也感覺總結的不是很完美而且有點牽強。他舉例了性的例子,說性剛開始是生命延續(xù),后來變成社會行為,最后變成一種娛樂。再舉例戰(zhàn)爭,先是為了生成,后來為了建立社會秩序,最后是娛樂。開源可以讓任何人參與到某項目的開發(fā)或商業(yè)推廣來,這種理念能讓技術持續(xù)發(fā)展,而且其他領域也開始應用開源思想,比如法學范疇。開源的對立面是關起門搞技術,在科技和信息越來越普及的年代,運用開源模式能讓許多尖端問題迎刃而解,大家都能一起解決問題。另外一個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頂級的程序員愿意在無報酬的情況下為開源工作?這也是開源的神奇之處,金錢不是最大動機,被熱情驅使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這些人享受開源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他們必須使出渾身解數(shù)才能讓同行敬重,這就是高效的激勵模式。所以開源還是能找到它的發(fā)展驅動力的,有了激勵模式就會有很多人扎進去。開源像科學,它本身并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財富頂多就是科學的連帶效果,而開源也是這樣,它促成了二級產(chǎn)業(yè)的誕生,引發(fā)二級產(chǎn)業(yè)對現(xiàn)有產(chǎn)業(yè)的挑戰(zhàn)。這里比如各種linux商業(yè)公司對微軟的挑戰(zhàn),這也非常有利市場和行業(yè)發(fā)展,對用戶來說也是好事。說到芬蘭這個國家,我首先想到的幾件事就是:圣誕老人和馴鹿、諾基亞、林納斯和“憤怒的小鳥”。圣誕老人的老故鄉(xiāng)就是在這了,而十幾年前正式諾基亞如日中天,而行業(yè)內(nèi)都知道林納斯,憤怒的小鳥游戲則是一段時間火爆異常。按林納斯書中描述的芬蘭感覺是個非常開放而且很先進的發(fā)達國家,另外芬蘭人特別熱衷于桑拿浴,更喜歡蒸完桑拿后拿著啤酒在熱水池里邊喝邊談論國家大事(但芬蘭人不在桑拿做愛。。)。芬蘭對服兵役這個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入伍服役八個月,另外是做12個月的社會服務。林納斯是成為了一名少尉,崗位是火力校射。芬蘭人沉默寡言,對環(huán)境隱忍程度高,受過俄國統(tǒng)治。1994 linux1.0發(fā)布,代碼量達17萬行,用戶超10萬,Redhat誕生1996 linux征集logo,企鵝入選,用戶達350萬1999 第一屆linuxworld大會,intel開始支持linux2004 Ubuntu問世,Linux統(tǒng)治超級計算機2007 linux基金會成立,google發(fā)布Android2011 linux3.0,google發(fā)布chrome os緣起
- 《Linux之父林納斯自傳》20161011從圖書館借的,同時當天開始翻看了下。
內(nèi)容
序言 生活的意義之一(性,戰(zhàn)爭和Linux系統(tǒng))
1 一個怪胎的誕生
- 外公是里歐.華德瑪.童奎維特,赫爾辛基大學的統(tǒng)計學教授。1981年,外公買回一臺Commodore VIC-20。
- 高中是在諾爾森高中,赫爾辛基講瑞典語的高中當中最好的。芬蘭中學生畢業(yè)時,得戴一頂掛著黑穗的白絨帽子參加畢業(yè)典禮,學校會在典禮上給你頒發(fā)畢業(yè)證書。
- 芬蘭人的家里基本都有 桑拿室,因為芬蘭人不樂意面對面交談,所以芬蘭就成了移動電話的理想市場。芬蘭人均擁有的互聯(lián)網(wǎng)結點設備(主機,網(wǎng)橋,路由器)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多。
2 一個操作系統(tǒng)的誕生
- 有時候,林納斯倒不是因為系統(tǒng)出了錯才使用反匯編程序的,而是想搞清楚某個程序究竟能做些什么。
- 一款游戲之所以出色,通常不是因為玩起來有多流暢,也不是因為界面有多好看,而是 在于它到底有什么吸引你去玩,有什么值得你繼續(xù)玩。
- 沒有項目可做,林納斯也就沒有了編程的激情。這種時候就該嘗試去找一些事情來做,讓自己興奮起來。
- 1990年5月7日退伍。林納斯對任何日期都不敏感,所以這本書上很少有提到他哪一年確認日期,比如哪一年上的大學,但應該是19歲入的伍。
- 安德魯.坦尼鮑姆寫的《操作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讓我脫胎換骨,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改變了我的一生。
- 1990年秋季學期開學的時候,赫爾辛基大學擁有了它的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tǒng)。
- Unix系統(tǒng)背后有一套獨特的理念,你在初學Unix時就能領會到這一點,后面的課時都是對這個理念細節(jié)的詳細解釋。
- fork,open,close,read,write,這6個系統(tǒng)調(diào)用組成了Unix的基本操作,從而構成了Unix系統(tǒng)。
- 要在裸機上寫一個終端仿真程序,就得先知道CPU的工作原理。
- 編程真正讓人欲罷不能的魅力是:你想要讓電腦干什么之前,必須先弄清楚,怎么樣才能讓它這么干。
- 最開始吸引我進入編程世界的,是我研究計算機工作原理的那個過程。
- 要解決問題,就得好好思考問題(還記得學校里那個總能答對問題的家伙嗎?他的答案總比其他人來得快,恰恰是因為他沒有刻意去尋找正確答案。他并不知道問題本該以什么樣的標準思路來解決,只是以一種合理的思路來考慮這個問題。)
- 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只是因為我原先看問題的方法不對?。▊ゴ蟮臄?shù)學家不會采用既繁瑣又無趣的方法解決問題,因為他們能理解問題背后的真正內(nèi)涵,并且利用這個內(nèi)涵找到更為簡便的方法,從而得出答案。)
- 1991年9月17日,發(fā)布了Linux0.01版本,大概也就1萬行代碼。
- 曾幾何時,男人都是真漢子,自己動手寫設備驅動。你是否渴望回到那個時候?--- Linux 0.02版本發(fā)布宣言
- 根據(jù)19世紀歐洲的《伯爾尼公約》中的規(guī)定,作品版權出售之前,原作者一直享有其版權。
- 微內(nèi)核理論認為,操作系統(tǒng)非常復雜,所以必須通過模塊化來降低其復雜性。微內(nèi)核理論的原則是:內(nèi)核作為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核心,本身的功能越少越好,它的主要功能應該只是通信。
- Linux系統(tǒng)采取的就是讓內(nèi)核擔負起所有功能的想法。Linux是個宏內(nèi)核系統(tǒng)。在Linux下,5個進程會分別向內(nèi)核發(fā)起一個系統(tǒng)調(diào)用。
- Minix系統(tǒng)的大部分漂亮代碼似乎還是 布魯斯.埃文斯寫的。
- 1993年11月4日的晚上,第一次發(fā)表公開演講。
- 作技術決定倒沒什么,難的是在作了技術決定之后,如何圓滑老練地告訴一個人,我為何傾向于采用另一個人的方案。當人們信任某人時,他們會更容易接納這個人的看法。
- 作為領導者,最好最有效的做事方法,并不是讓下屬去完成領導吩咐的工作,而是讓他們做真正想做的工作。好的領導者自己出了錯的時候能夠隨時自知,并且懂得如何及時補救。此外,他們還會聽取他人意見,把決策權交給他人。
- 1993年秋,他的學生朵芙給他發(fā)郵件約會,然后就被林納斯娶回了家。
3 舞會之王
- 美國人之所以那么強烈地捍衛(wèi)自己的立場,就是因為他們聽到太多對立的聲音。
- 通過遺傳學的自然選擇來改變?nèi)祟愂强扇〉?,總好過讓人類永遠保持現(xiàn)狀。
- IBM和微軟合作開發(fā)0S/2操作系統(tǒng),微軟抽身而退,轉而開發(fā)了Windows NT系統(tǒng),IBM在OS/2項目上投入的幾十億美金打了水漂。后來,IBM又在Java的版權問題上被折騰了個半死。
- 理查德.斯托曼1985年創(chuàng)立的 “自由軟件基金”,用來推廣軟件項目,比如他自己開發(fā)的自由Unix系統(tǒng)--GNU系統(tǒng)。
- 第一條:“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要是能恪守這一條,在任何情況下你都懂得該怎么行事。
- 人們信任我。但他們信任我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到目前為止,我一直都是信得過的。
- 正如我們不應該把道德觀念強加給別人,我們更不應該把道德觀念制度化。
- 當別人太把你當回事的時候,你得多加小心,那可是溫柔陷阱啊。
4
- 版權,可以把它授權給別人。版權更大的缺陷就是,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任何保護。
- 知識產(chǎn)權最根本的問題已經(jīng)開始顯露出來了:作為版權所有人,你可以將作品賣給別人,而自己毫無損失。
- 主張強化知識產(chǎn)權法規(guī)的,正是那些從知識產(chǎn)權中獲利最多的組織。不是藝術家或創(chuàng)造者自己,而是那些知識產(chǎn)權交易所,那些靠別人的創(chuàng)造力掙錢的公司。
- 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知識產(chǎn)權法規(guī)由品行端正的人制定,而不是由那些從知識產(chǎn)權中得益最多的人來制定。
- 要想在競爭中生存下去并繁榮發(fā)展,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出好到無以復加的產(chǎn)品。
- 技術是我們所利用的東西,不管是商業(yè)還是技術,都不會改變?nèi)藗兊幕拘枨蠛拖蛲?/span>
- 當然,真正無往不利的賣點是感知,而不是現(xiàn)實。郵輪賣的就是對自由的感知,對海洋的享受,對美食佳肴和愛之舟的浪漫情懷的向往。
- IBM這個公司歷來就愛把消費者玩弄于鼓掌中,它通過哄騙消費者和壟斷市場來牟利。
- 在生存已經(jīng)或多或少得到保障的社會里,金錢不是最大的動機。眾所周知,人們被熱情驅使的時候,就能把工作做得最好。
- 人們害怕改變現(xiàn)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預料到改變的結果。
- 科技只不過限制了我們做某件事能達到的程度,以及我們完成某件事的最低成本。
- 科學唯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能用它來干些什么,而且它背后的驅動因素實際上就是人類真正的需要和興趣。
- 要了解社會的進化,我們必須知道是什么在真正地驅動人類。【最明顯的動機是 生存?!?/span>
- 到底是什么動機從根本上驅使著人類做他們正在做的事?
5 附錄:中國程序員眼中的林納斯 (作者:池建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