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聆聽一位口才高手講話時,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發(fā)出的強大氣場,被他講話內容深深地吸引著。你會隨著他講話的內容而產生情感上的變化,或熱血澎湃、或群情激奮、或捧腹大笑、或悲傷流淚……總之,他講話融入你的情感世界,征服了你的思想。
很多人之所以尊敬和崇拜那些口才修養(yǎng)極高的講話高手,就是由于他們能很好地啟發(fā)人的思維,讓聽者接受他的信念,服從他的意志。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生來具備他們那樣的本領。不過,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和技巧,你也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口才大師!
所謂“科學的方法和技巧”,就是說在當眾講話時,應該遵循一定的講話步驟,將你的觀點明確而清晰地傳遞給聽眾,做到有的放矢,并且讓聽眾對你的講話產生更為深刻的印象。一般而言,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應該遵循以下五個步驟:
★步驟一:開門見山,點出主題
生活在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里,聽眾不愿聽你絮絮叨叨地發(fā)表一篇冗長、煩瑣而閑散的講話,更不會心甘情愿地為一堆廢話埋單。因此,在講話時,以最簡潔的內容表達出你的主題,不要磨磨蹭蹭地講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這就要求在當眾講話之前,你需要讀懂聽眾的心理,讓他們更愿意快速獲取某種信息和觀點。你更不要一味地思考如何設置懸念,而是要一針見血地表達心中所感,就像新聞報道那樣高效、簡練、全面、而不失真實。
★步驟二:列舉實例.解釋說明
在你將中心思想和觀點表達出來以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觀點進行適當?shù)慕忉尅?/p>
若是你一味地強調你的觀點和看法,會顯得十分空洞而乏味,因此,需要運用實例來解釋說明,既能深化你所闡述的觀點,讓聽眾更好地明白你的思想,同時能夠抓住聽眾的聽覺神經(jīng),不至于使他們對你的講話內容產生厭煩的情緒。
通常情況下,在當眾講話的一兩分鐘里可以先列舉一個實例,然后再引出自己的觀點或主題,這樣會使觀點更加生動形象,而且能激起聽眾的好奇心和興趣。但要注意一點,所舉出的實例必須要跟你的觀點相吻合,否則只會誤導你的聽眾。
★步驟三:言之有物中其下懷
講話的對象是聽眾,因此要讓對方樂于接受你的觀點,所講話的內容就不能過于空洞,要做到言之有物,激發(fā)聽眾的共鳴,正中他們的下懷,否則聽眾就不會對你的觀點留下太深的印象。因此,在面對聽眾發(fā)表你的講話時,切忌以下幾點:
(1)沒有實質性的內容,通篇全是些空洞的理論或說教,這樣容易讓聽眾昏昏欲睡。
(2)沒有突出重點,或者觀點不鮮明,容易使聽眾過耳即忘。
(3)缺乏強烈的語境感,使得講話內容缺乏生動性。
(4)所舉的事例缺乏真實性,沒有較強的說服力。
如何在當眾講話中做到“言之有物”,能夠正中聽眾的下懷呢?在事例中可以充分運用“5W”講話法則,即:When、Where、Who、What、Why,讓自己的語言充滿生氣和旺盛的活力,同時還要在情節(jié)上多下一番工夫,不斷制造沖突,渲染演講氣氛。
★When:確切的時間,既可以是真實的時間,比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是虛擬的時間,比如從前、有一天。
★Where:具體的地點,比如,哪個國家、哪個省份、哪個地區(qū),甚至是某辦公室、電影院等。
★Who:特定的對象。
★What:發(fā)生了什么事,將所發(fā)生的事情敘述清楚,關鍵在情節(jié)上制造沖突,詳細介紹事情的起因結果,在敘述的過程中注意起承轉合,力求生動形象。
★Why:導致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產生了怎樣的結果。
在敘述案例時充分運用“5W”講話法則,可以使故事顯得有聲有色,不會使你的講話內容顯得枯燥無味,而且極大地增強了語言藝術上的渲染效果。
★步驟四:提出假設.自我否定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可能是全然相同的,因此,你的一些觀點可能不被聽眾所接受,他們會對你的觀點加以反駁和排斥。因此,在當眾講話時,需要從聽眾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他們心中所想到的、與你觀點相左的想法替他們講出來,作出假設,然后以有力的論證進行否定。這樣不僅能很好地維護你的觀點,而且更容易得到聽眾認同,從而接受和信服你的觀點。倘若只是一味地強調自己的觀點,而不能忍受聽眾的質疑,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在講話之前,要盡可能考慮到所有質疑的聲音,并且做好應對這些質疑的準備。
★步驟五:重復強調,深化觀點
如果講話的內容有些長,那么必須時刻重復和強調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在講話即將結束的時候,必須要重申一下你的想法和觀點。
在剛開始的時候,聽眾對你的講話興致會比較濃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會出現(xiàn)精神上的分散、聽覺上的懈怠,不再像最初那樣全神貫注于聆聽你的講話,或者當你在論述和舉例的時候,他們只專注于你的敘述,卻遺忘了你的觀點。所以在講了一段時間以后,就應進一步強調一下自己的觀點,加深聽者對你觀點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