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學科競賽分別是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競賽分為市級、省級、國決和世界奧賽四個級別,競賽生需要通過層層選拔才能最終站在世界舞臺上。
01
數(shù)學競賽
全稱為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數(shù)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shù)學會共同舉辦。
考試進程:
(1)預賽:預賽一般由各省自行組織,時間不一,一般安排在6、7月左右
(2)聯(lián)賽:2021年在9月12日(星期日)
一試:上午8:00-9:20,試卷包括8道填空題(每題8分)、3道解答題(分別為16分、20分、20分),全卷滿分120分。
二試:上午9:40-12:30,試卷包括4道解答題,涉及平面幾何、代數(shù)、數(shù)論、組合,前兩題每題40分,后兩題每題50分,滿分180分。
閱卷后得出省一、省二、省三候選人名單,10月15日前確定省一及省隊名單,其中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3)決賽(冬令營)2021年數(shù)學決賽計劃于11月舉辦,得出國一、國二、國三獎項,其中6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選拔。
(4)國家隊:進行兩輪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6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MO
(5)IMO:2021IMO比賽安排與IMO2020基本相同,時間定于7月19日至20日在各地考試中心,采用線上形式進行。(2021IMO由2020數(shù)學國集選出的正式隊員代表中國隊參加,參加2021年數(shù)學聯(lián)賽、決賽并進入國集的選手有機會參加2022年IMO)
02
物理競賽
全稱為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shù)學會共同舉辦。
考試進程:
(1)預賽:時間定于9月4日上午9:00-12:00舉行,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滿分400分。
(2)復賽:理論考試定于9月18日上午9:00-12:00,滿分32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具體考試日期由各省自行設定,但不晚于9月28日,滿分80分。得出省一、省二、省三獎項,其中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3)決賽:10月23-28日,今年決賽取消了實驗環(huán)節(jié),采用實驗筆試考試環(huán)節(jié),滿分400分,其中理論試題由原先的280分調(diào)整為320分,實驗筆試由原來的120分調(diào)整為80分。理論考試時間為3小時(9:00-12:00),實驗筆試在當天下午15:00-16:00得出國一、國二、國三獎項,其中5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選拔。
(4)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5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PhO
(5)IPhO: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年IPhO推遲到了2021年,原本應在2021年舉行的國際奧賽暫時不好確定時間,需要等待官方消息。
03
化學競賽
全稱為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shù)學會共同舉辦。2021年化學競賽時間安排暫時沒有公布,學科競賽網(wǎng)根據(jù)往年安排預測時間大致如下(確切時間以官方發(fā)布為準,請持續(xù)關(guān)注學科競賽網(wǎng)了解):
考試進程:
(1)預賽:各省時間不一,預計在8月上旬舉辦
(2)初賽:預計在9月中旬舉行,得出省一、省二、省三獎項,其中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3)決賽(冬令營):一般在11月底進行,考試形式筆試,得出國一、國二、國三獎項等級,其中5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選拔
(4)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5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ChO
(5)IChO:由于疫情原因,比賽時間暫時不好預計
04
生物競賽
全稱為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shù)學會共同舉辦。
考試進程:
(1)初賽:各省時間不一,一般在5月之前舉行
(2)聯(lián)賽:7月18日10:00-12:00
(3)決賽:如果聯(lián)賽正常舉行,決賽預計在8月舉行,考試形式為筆試和實驗考試,得出國一、國二、國三獎項,其中5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選拔
(4)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4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BO
(5)IBO: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不排除線上進行
05
信息學
信息學競賽全稱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計算機學會組織開展。
活動日歷:
說完了比賽時間我們再來說說獎項。五大學科競賽都分為市級競賽、省級竟賽、全國決賽三個階段,但每個競賽科目在各個階段賽事的叫法都不太一致,這就給考生判斷自己的獲獎等級時產(chǎn)生了一定的困擾:有的考生以為自己手里的“市一”是“省一”,以為自己的“省獎”是“國獎”,結(jié)果在一些高校的學科營或綜評等中初審就慘敗。
市級競賽:一般是以學校為單位自主報名參加,所有的考生都有資格參加。一般各市參加人數(shù)達到要求可在本市單獨設有考場,考生可在本市考試。
市級競賽中頒發(fā)的獎項是“市獎”,市獎在各種特殊類型招生中基本沒有說服力。
有的市縣把市級競賽中的獎項叫做“省一、省二、省三”,但實質(zhì)上這些都是市獎,是“假省一”。
省級競賽:省級竟賽是由各省競賽委統(tǒng)一組織舉行,各省市所有考生到統(tǒng)一地點進行考試,全國考生的考試時間及題目一致。最近剛剛結(jié)束的生物聯(lián)賽就是省級競賽。
省級競賽中頒發(fā)的獎項是“省獎”,也就是俗稱的“省一”、“省二”、“省三”。
有的省份把省級競賽中的獎項叫做“國一、國二、國三”,但實際上這些都是省獎,省級競賽中只在“省一獎”中選拔“省隊隊員”,不誕生國獎。
全國決賽:各省省隊隊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到同一地點參加各科全國奧賽決賽。
國決中頒發(fā)的獎項才是“國獎”,也就是金、銀、銅牌;獲得金牌的部分考生可以進入國家集訓隊,從而獲取保送資格。
我們以生物聯(lián)賽為例,最簡單有效的鑒別獲獎等級的方法,就是看獲獎證書上落款印章的單位。中國科協(xié)官方公示了獲獎證書樣例,一起學習學習:
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省級賽區(qū))獲獎證書
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獲獎證書
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省級賽區(qū))獲獎證書
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獲獎證書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省級賽區(qū))獲獎證書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獲獎證書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省級賽區(qū))獲獎證書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獲獎證書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省級賽區(qū))獲獎信息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證書
了解了這些獎項之后,有些家長可能會問五項學科競賽獎分別有什么用?能報哪些大學?下面學科競賽網(wǎng)(jingsai985)一一為大家介紹。
1.國家集訓隊
五項學科競賽每年有260個國集,其中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各50人,數(shù)學60人。拿到國集名額的同學不必說——直接保送清北!
2.金牌、銀牌、銅牌
金牌、銀牌向來是清北爭奪的目標,銅牌也可以沖擊復旦上交等重點名校。雖然自主招生取消之后金、銀、銅牌看上去作用小了很多,但其實清北復交等名校還是盯著這批競賽黨的。
金牌可以在強基計劃中破格入圍,銀牌、銅牌也在強基??辑h(huán)節(jié)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另外,北大的數(shù)學英才班,中科大的少年班,西交的少年班,東南大學的少年班以及今天剛剛完成報名的清華新領(lǐng)軍都對競賽黨青眼有加,可以說拿著金、銀、銅牌80%可以通過初審。再加上競賽能拿到國決的同學實力都不弱,在之后的校考環(huán)節(jié)中也是很有優(yōu)勢的,一本線直升清華不是沒有可能。
3.省一、省二、省三
省一省二省三的選手其實也可以嘗試報考清華的新領(lǐng)軍,以及中科大、西交、東南大學的少年班。除此之外,清華、北大、上交、復旦、浙大等高校的綜合評價也對這部分同學拋出了橄欖枝,2020年至少八成以上的高校將競賽獎項納入了綜合評價的報考材料,不少高校還在綜評簡章里提出了明確要求。
雖然綜評的優(yōu)惠力度不如以前的自招大,但是對競賽黨也是絕對不能放過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