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開竅于目,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黃,眼澀,畏光,流淚;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會出現(xiàn)鼻塞,流涕,打噴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紅,或舌頭轉(zhuǎn)動不靈,吐字不清;腎有病者,耳中蟬鳴,或癢,或背,或聾。凡五官之病,中醫(yī)不僅治五官,更兼治五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五味偏嗜
備注1
甘味補脾
簡 介
五色五味五行五臟
注意1
辛味養(yǎng)肺
目錄
1
基本簡介2
五色五味3
與五臟的關(guān)系折疊編輯本段基本簡介
肝開竅于目,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黃,眼澀,畏光,流淚;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會出現(xiàn)鼻塞,流涕,打噴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紅,或舌頭轉(zhuǎn)動不靈,吐字不清;腎有病者,耳中蟬鳴,或癢,或背,或聾。凡五官之病,中醫(yī)不僅治五官,更兼治五臟。
折疊編輯本段五色五味
肝開竅于目,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黃,眼澀,畏光,流淚;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會出現(xiàn)鼻塞,流涕,打噴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紅,或舌頭轉(zhuǎn)動不靈,吐字不清;腎有病者,耳中蟬鳴,或癢,或背,或聾。凡五官之病,中醫(yī)不僅治五官,更兼治五臟。
辛味養(yǎng)肺:所以肺虛有寒者,有感冒等表癥以及氣血阻滯等情況的人適合食用有辛味的食物,如:生姜、胡椒、辣椒、蔥、蒜、韭菜、花椒等,但患有肝臟病的人應(yīng)忌食。
甘味補脾:脾虛者宜食甘味食物,如:西紅柿、茄子、蘑菇、胡蘿卜、土豆、黃瓜、冬瓜、南瓜、藕、梨、桃、蘋果、香蕉、西瓜、雞肉、蜂蜜等,有補益、緩和、和胃、生津等作用。
酸味補肝:肝虛血枯者宜食酸味,如:橙子、橘子、橄欖、檸檬、枇杷、葡萄、芒果、石榴、調(diào)味品醋等,它們都有開胃、收斂、固澀的作用,但有脾臟病的人應(yīng)忌食。
苦味清心:心火較重的宜食苦菜、苦瓜、大頭菜、百合、白果等苦味食物,有瀉下、清熱、燥濕、健脾、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但是有肺臟疾病的人應(yīng)忌食。
咸味滋腎:腎虛者宜食咸味,如:莧菜、紫菜、海帶、海參、螃蟹、火腿等,都具有補腎等作用,但是患有心臟病的人應(yīng)忌食。
折疊編輯本段與五臟的關(guān)系
酸走筋,筋病不要多食酸味的食物,多食令人小便不暢。酸氣澀收,膀胱得酸而縮卷,所以使水道不通。
苦走骨,骨病不能多食苦味,多食令人嘔吐。苦入下脘,三焦皆閉,所以會發(fā)生嘔吐。
甘走肉,肉病不能多食甘味,多食令人心中煩悶。甘氣柔潤,胃柔則緩,緩則蟲動,所 以會使人心中煩悶。
辛走氣,氣病不能多食辛味,多食令人辣心。辛走上焦,與氣俱行,久留心下,所以令人辣心。
咸走血,血病不能多食咸味,多食令人渴。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汁注入,所以咽喉焦而舌底干。
味過于酸,肝氣過溢,木盛土虧,脾氣乃絕,以致皮肉堅厚皺縮,口唇干薄而掀起。
味過于苦,脾氣不能潤澤,胃氣便脹滿留滯,以致皮膚枯槁而無光澤,毛發(fā)脫落而如刻意拔光一樣。
味過于甘,令心氣喘滿,臉色黑,腎氣不平,胃痛而頭發(fā)脫落。
味過于辛,筋脈壞散則精神耗傷,導(dǎo)致筋急而手足枯槁。
味過于咸,全身大骨之氣勞傷,肌肉瘦削萎縮,心氣抑郁不舒,脈象凝澀而變色。
1.過多的食用咸味:咸屬水,水克火,心屬火,則損傷心脈,使血脈凝澀不暢,面色變黑,傷腎.
2.過多的食用苦味:苦屬火,火克金,肺屬金,則損傷肺臟,使皮膚無光澤.
3.過多的食用酸味:酸屬木,木克土,脾屬土,則損傷脾臟,使肌膚枯燥,生皺紋,口唇干裂.
4.過多的食用甘味:甘屬土,土克水,腎屬水,則損傷腎臟,使骨骼疼痛,毛發(fā)脫落.
5.過多的食用辛味:辛屬金,金克木,肝屬木,則損傷肝臟,使經(jīng)脈受損,指甲枯脆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