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南北朝時期,南朝齊武帝駕崩,年輕的皇太孫蕭昭業(yè)繼位,追尊父親故太子蕭長懋為文皇帝。齊武帝安排次子竟陵王蕭子良和堂弟西昌侯蕭鸞等輔政,還叮囑蕭昭業(yè):“五年以內(nèi)不要管事,五年以后不要讓別人管事。”
蕭昭業(yè)對蕭子良這個二叔十分猜忌,蕭子良很快死了,他如釋重負,卻沒想到,真正的麻煩在后頭,導致他連第一個五年計劃也完不成了。
蕭昭業(yè)最年長的五位叔公也就是齊高帝的次子蕭嶷、三子蕭映、四子蕭晃、五子蕭曄、六子蕭暠都已經(jīng)去世,最年長的在世叔公是七叔公鄱陽王蕭鏘,官居侍中,深得蕭昭業(yè)的信任。蕭昭業(yè)曾猜疑蕭鸞,問蕭鏘:“蕭鸞對我如何?”蕭鏘認為蕭鸞可靠,要他放心,蕭昭業(yè)就放棄了鏟除蕭鸞的想法。
等后來蕭鸞殺了蕭昭業(yè)的親信,蕭昭業(yè)才尋求剝奪蕭鸞的權(quán)力,結(jié)果被蕭鸞先下手為強鏟除了。蕭鸞立皇弟新安王蕭昭文為帝,自己愈發(fā)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
第一波誅殺:為了自己
蕭鸞是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齊武帝蕭賾的堂弟,蕭昭業(yè)和蕭昭文的堂叔公。雖然是權(quán)臣,但起初地位并不穩(wěn),他并不是老皇帝的子孫,齊高帝、齊武帝都有好幾個兒子,有的位高權(quán)重,有的博學多才,有的出鎮(zhèn)地方。首當其沖的就是輩分最高的蕭鏘了。然而,“及郁林廢,鏘竟不知?!?/span>
蕭昭文登基后,蕭鏘進位司徒,仍任侍中。蕭鸞錄尚書事,進爵宣城公,鎮(zhèn)守東府。但每次蕭鏘去拜訪,蕭鸞都拖著鞋子去車前迎接,只要說到國家大事,就一邊說一邊哭,就這樣獲得了蕭鏘的信任。蕭鸞姿態(tài)做得那么低,顯然是因為他還不認為自己具備了壓制蕭鏘的實力,畢竟相比于他,蕭鏘更得到當時朝廷和中樞的認可,他們勸蕭鏘發(fā)兵奪權(quán)輔政。制局監(jiān)謝粲勸說蕭鏘和中軍大將軍侍中隨郡王蕭子隆:
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粲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宣城公政當投井求活,豈有一步動哉!東城人政共縛送耳。
蕭子隆是齊武帝第八子,才貌出眾,有文集傳世。他很想答應,但蕭鏘擔心名義上歸東府管理的軍隊向著蕭鸞,此舉怕是難以成功,猶豫了。武帝舊將馬隊主劉巨叩頭請求蕭鏘趕緊做,別猶豫。蕭鏘總算答應動作了,卻又和母親陸太妃告別,直到黃昏也沒出發(fā)。典簽察覺后告發(fā)了,數(shù)日后,蕭鸞派二千人圍住蕭鏘府邸,將蕭鏘、謝粲等全都殺死,同日又殺蕭子隆。本來蕭子隆在皇叔里排不上第一個,誰讓他卷進這事了,平時又最強壯最抓眼球呢,想吃藥讓自己瘦下來都不行。
齊武帝曾經(jīng)有意放棄立長孫蕭昭業(yè)而立第五子安陸王蕭子敬,但有一次,蕭子敬和蕭昭業(yè)一同入內(nèi),一同出去,武帝看了好久后說:“阿五鈍?!狈艞壛诉@個想法。這時候,蕭子敬正擔任南兗州刺史,出鎮(zhèn)九江。蕭鸞派平西將軍王廣之發(fā)起突然襲擊,把蕭子敬干掉了。
齊武帝第七子晉安王蕭子懋以孝順聞名,能讀書,能寫書,在蕭昭業(yè)登基前已出任雍州刺史,鎮(zhèn)守襄陽。為了自保,他早就尋求加強自身的力量,打造兵器,又拉攏屯兵襄陽的征南將軍陳顯達。蕭鸞收到陳顯達密報,召回陳顯達,調(diào)蕭子懋為江州刺史,鎮(zhèn)守尋陽,部曲全部留在襄陽,一個不許帶走。陳顯達辭行時,蕭子懋說:“朝廷命我單身上任,我是天王,怎能如此輕率?我現(xiàn)在想率二三千人隨自己赴任,公意何如?”陳顯達說:“殿下若不留部曲,便是大違敕旨。”就走了,蕭子懋只能去尋陽上班,前面的那些準備工作算是全為人作嫁了。陳顯達回中央后,就參與了后來殺蕭昭業(yè)的政變。
蕭昭文登基后,蕭子懋加侍中。得知蕭鸞殺了自己的叔叔和弟弟,他就有了傳檄荊、郢,起兵勤王的想法,當初南朝宋孝武帝不就是這么成功的嗎?
蕭子懋考慮到母親阮太妃還在都城,想秘密迎她出來,就和母親通信。阮太妃和胞弟于瑤之通了氣(為嘛不同姓?大概外婆改嫁了)。然而于瑤之十分坑外甥,直接報告了蕭鸞。蕭鸞派中護軍王玄邈、平西將軍王廣之討伐,派軍主裴叔業(yè)與于瑤之先發(fā)襲擊尋陽。蕭子懋遣三百人守盆城,被裴叔業(yè)攻克。但是蕭子懋手下都是樂意為他一戰(zhàn)的悍卒,裴叔業(yè)也害怕,就派于瑤之忽悠蕭子懋:“回京還是可以做散官,不失富貴的。”蕭子懋沒有抓緊機會出擊裴叔業(yè),還聽信另一個舅舅中兵參軍于琳之的話,派于琳之去賄賂裴叔業(yè)。等于琳之回來的時候,身邊已經(jīng)多了四百個大兵。蕭子懋見狀笑道:
不意渭陽,翻成梟鏡。
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晉文公)返晉,直到渭水之北,所以“渭陽之思”被用來形容甥舅之情。攤上這種舅舅,蕭子懋也是無語了。于琳之也問心有愧,在下令殺人的時候用衣袖遮住了臉。蕭子懋的心腹防閣陸超之被俘,其門生以為殺之可得賞,秘密從背后斬殺他,結(jié)果在為他辦喪事舉棺材時,被下墜的棺材壓住頭,折斷脖子死了。
如果在太平年代,蕭子懋身為皇叔招兵買馬,那叫圖謀不軌。但這時候,蕭子懋成了高武系唯一的希望,他是高、武諸子中唯一一個真刀真槍反抗的,其他人就只能束手待宰了:
高帝第十五子南平王蕭銳,出任湘州刺史。裴叔業(yè)擺平了蕭子懋,就殺向湘州。防閣周伯玉說:“這不是天子的意思,我們不如殺了裴叔業(yè)舉兵勤王!”然而蕭銳的力量太弱,沒響應。蕭銳被害。
高帝第十八子晉熙王蕭銶,出任郢州刺史,被害。本來領命去殺人的是吳興太守孔琇之,但他不愿從命,絕食自殺了。
高帝第十六子宜都王蕭鏗,七歲那年,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就當過他的侍讀。當時出任南豫州刺史,被逼喝毒藥自殺。
裴叔業(yè)部下軍主徐玄慶奉命收拾那一塊的王爺們,差點把皇帝最年長的弟弟也是血緣上距離皇位最近的荊州刺史臨海王蕭昭秀也干掉,但荊州的實際主事人西中郎長史何昌寓認為蕭昭秀沒犯錯誤,保全了他,蕭昭秀被召回都城建康,暫時安全了。
同時,蕭鸞以武帝第三子衛(wèi)將軍廬陵王蕭子卿為司徒,高帝第八子撫軍將軍桂陽王蕭鑠為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也就是分別接替蕭鏘和蕭子隆的職位。蕭鸞自己也由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進位為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加殊禮,進爵為王。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二天就拿了一個五殺:
蕭鑠去見蕭鸞,回來說:“之前我見他的時候他就哭,然后鄱陽、隨郡就被殺了;今天我見他,他又哭又面有愧色,我是不是要完了?”果然半夜三更的時候,士兵來了……
高帝第十一子衡陽王蕭鈞,出繼大伯父蕭道度,好學,善作文,時任撫軍將軍,遇害。
高帝第十二子江夏王蕭鋒,愛好彈琴、書法、作文,時任侍中秘書監(jiān)。曾寫信譴責蕭鸞殺害宗室。蕭鸞忌憚他有武力,不敢半夜派兵去他家,就安排他去太廟做兼職,再半夜派兵去太廟找他談談工作心得。蕭鋒在登車時遇襲,徒手擊倒數(shù)人,最終不敵亂拳遇害。
武帝第九子建安王蕭子真,時任散騎常侍、護軍將軍。被明帝遣裴叔業(yè)派典簽柯令孫殺之。蕭子真逃到床下,被柯令孫親手牽出,叩頭乞求為奴,只求免死,未果。
武帝第十三子巴陵王蕭子倫,時任左將軍、南蘭陵太守,鎮(zhèn)守瑯邪城。本來按順序沒那么早輪到他,然而蕭鸞忌憚他為人英果,手里有兵,雖然遣中書舍人茹法亮去殺他,還是不放心,問典簽華伯茂。華伯茂說:“您如果發(fā)兵抓他,恐怕一下子不行,如果委托我,一個小吏就夠了?!庇谑怯H自拿鴆酒逼蕭子倫喝,蕭子倫的左右不敢動。蕭子倫正衣冠,出來受詔,對茹法亮說:“當初高皇帝代宋的時候殺害劉氏,今天這一幕是天理報應。”并體諒了茹法亮的身不由己,喝下毒酒,茹法亮及左右都哭了。
除了以上五人外,新任司徒蕭子卿作為最年長的在世皇叔也沒逃掉。
作繭自縛
為什么皇子們即使封王出鎮(zhèn)地方了也大多毫無反抗之力地束手就擒呢?
可能細心的朋友們已經(jīng)注意到了“典簽”這個頻繁出鏡的神奇職務。這個職務就是用來監(jiān)視藩王們的:
蕭曄出任江州刺史,只因被典簽趙渥之誣告,就被親哥哥武帝罷了官;
武帝第十一子南海王蕭子罕戍守瑯邪,想去東堂玩玩,被典簽姜秀禁止,哭著對母親說:“孩兒連想移動五步都不可得,與囚何異?”姜秀后來甚至擅自取用蕭子罕的東西供自己兒子結(jié)婚,終于被武帝鞭責囚禁;
武帝第十四子邵陵王蕭子貞想吃熊白(熊背上的白脂,一種珍味),廚師說典簽不在,不敢給;
武帝第十子西陽王蕭子明去給侍讀鮑僎探病,想給他送幾本書,典簽吳修之不許,于是作罷。
蕭鸞殺人的時候,沒武帝第四子巴東王蕭子響什么事,因為他早在武帝年間就因擅自起兵被殺了。他起兵時,殺了典簽等官員,其中就有那個不讓送書的吳修之。武帝對群臣說:“子響反了?!贝蟪即魃o大聲說:“就這種無罪被囚、吃藕、喝漿都要問簽帥、如果簽帥不在就要全天忍渴的日子,豈止巴東王,哪個王都該反了!諸州唯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蔽涣小熬沽臧擞选敝坏木沽晖鯀④姺对埔舱f:去拜訪長史以下都沒用,但拜訪簽帥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被害諸王之死,多是典簽動手。以蕭鈞、蕭鋒之人材出眾,也因被典簽掣肘而有勁無處使,白白送了性命。
小皇帝蕭昭文有一次想吃蒸魚菜,只因沒有蕭鸞的允許,都沒人敢給他吃。等蕭鸞覺得水到渠成了,就以蕭昭文的母后太后王寶明的名義下令說蕭昭文年幼多病不堪為帝,國賴長君,宣布蕭鸞是高帝第三子,入繼大統(tǒng),史稱齊明帝。齊武帝曾夢見金翅鳥下殿庭,搏斗、吃了無數(shù)小龍,再飛上天,這下,應驗了!
蕭昭文降封海陵王。齊明帝很貼心地安排醫(yī)生去給蕭昭文看病,蕭昭文很快就死了。
齊明帝吸取教訓,減輕典簽們的職權(quán),畢竟以后出鎮(zhèn)地方的藩王可得是他自己的子侄了。
第二波誅殺:為了孩子
第二年,北魏發(fā)兵南下,聲言要為南齊的廢立討個說法。參軍崔慶遠說了一堆廢昏立明、被殺的七王都跟管、蔡一樣活該被殺、高武諸子二十余王還在朝廷擔任清要官或出鎮(zhèn)外方的話。北魏孝文帝又問齊明帝為何不學周公輔成王?崔慶遠說:這些近支王爺都不比成王,而我們現(xiàn)在的皇帝正可比漢宣帝,因為他賢,不是近支又何妨?竟然說得北魏孝文帝大笑,口稱釋然。
其實這時候高武諸子哪還有二十余個呢?
將領蕭諶曾幫助明帝殺蕭昭業(yè),明帝答應讓他當揚州刺史,卻沒兌現(xiàn),氣得蕭諶說:“飯都熟了,讓別人吃了?!泵鞯酆懿挥淇欤驗橐渴捴R的弟弟蕭誕、蕭誄抵抗魏軍,先忍了,等魏軍退了,就把蕭諶三兄弟都殺了,順便又殺了據(jù)說和蕭諶同謀的蕭子明、蕭子罕、蕭子貞這三個資深典簽受害者。
高、武都有諸多皇子早夭,高帝第十子始興王蕭鑒雖然成年但也死得早,蕭子響又因謀反早早謝幕,這時候,高帝諸子只有幼子河東王蕭鉉在世,武帝諸子只剩最小的七個:第十六子臨賀王蕭子岳、第十七子蜀郡王蕭子文(后改封西陽)、第十八子廣漢王蕭子峻(后改封衡陽)、第十九子南康王蕭子琳、第二十子永陽王蕭子珉(因為出繼蕭道度,和蕭鈞一樣被分開列傳)、第二十一子湘東王蕭子建、第二十三子南郡王蕭子夏。文帝二子蕭昭秀和桂陽王蕭昭粲也還在世。這十個人因為年紀小,暫時被放過,其中蕭子建的母親因為無寵被逼出家,明帝還把她找回來母子團聚。
每個月的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初一和十五,十王都要入朝。輩分最高的蕭鉉很害怕,每次朝見時都彎著腰不敢看明帝。
三年后,齊明帝身體不適,想到自己的兒子們和弟弟蕭緬的兒子們都還沒長大,十王卻一天天長大了,覺得不放心,就和陳顯達及大侄子始安王蕭遙光商議,陳顯達覺得殺便殺了,蕭遙光覺得按次序來就是了。一年前明帝誅殺驃騎大將軍、侍中、尚書令領太子少傅王晏的時候,就已經(jīng)以他圖謀擁立蕭鉉為由,罷免了蕭鉉侍中、衛(wèi)將軍的官職,讓蕭鉉回家涼快去了。
從此,明帝總有那么幾天讓腿腳不便的蕭遙光乘輿入宮,屏退旁人,商議良久,然后哭著索要香火。而且有那么幾次,他昏厥過去又醒來,萬一哪次醒不來怎么辦?這就堅定了蕭遙光殺人的決心。
明帝還裝模作樣讓公卿上奏十王罪狀請求誅殺,再下詔不許,公卿再奏,才答應,其實十王這當口早就已經(jīng)涼了。十王中,輩分最小的蕭昭粲才八歲,年齡最小的蕭子夏才七歲。蕭鉉說:死生有命,我才不學建安王乞求做奴呢。
至此,高、武、文三帝的兒子們無一在世了。
差點出爐的第三波誅殺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齊高帝的子孫被明帝殺絕了呢?
當然沒有。
因為在那個早婚早育的年代,一些年紀稍長的皇子在被迫辭世前,已經(jīng)完成了造人。齊明帝對這些皇孫并沒有下死手,而且登基之初:
封桂陽王鑠等諸王子皆為列侯。凡諸王侯得罪者,諸子皆復屬籍。
誅殺蕭鉉時:
二子在孩抱,亦見殺。太祖諸王,鉉獨無后,眾竊冤之。
也就是說,高帝其他兒子無論是早死還是被殺,都是有后代的。
文帝就比較慘了,四子團滅,至于孫子,還沒生出來呢。武帝這邊,固然有不少皇子還來不及生子就已經(jīng)遇害了,但也是有后的,如蕭子懋,就有兒子蕭昭基。即使蕭子懋都舉兵了,也沒記載明帝連蕭昭基也一并殺了。武帝系的后人還有故事,下文細表。
但是,武帝系的后人差一點就沒有故事了,因為有一件事使得高、武諸孫差一點團滅。
齊高帝當初篡宋時,有個得力助手叫王敬則(不是吃炒飯真香那個?。?,后來出任會稽太守。明帝知道他不是自己人,雖然也給他加官進爵意思一下,但實際上彼此防范。明帝末年,任命張瑰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王敬則看出明帝要“平”的非他莫屬,就舉兵了,既然是高帝舊臣,不打個高大上的旗號也不好意思,他就宣稱自己要擁立高帝的孫子也是蕭嶷的一個兒子南康縣侯蕭子恪。高帝舊臣的旗號也很管用,王敬則一開始只有一萬人,在眾多百姓的追隨下達到了十萬人。但百姓畢竟沒有兵器,被官軍沖散,王敬則因此起兵才十天就敗亡了。
王敬則死了,被擁戴的蕭子恪卻不知去向。蕭遙光趁機吹風斬除高武諸孫。于是明帝半夜把這五十多個人召進宮,棺材也準備好了,開始煮椒,自己睡覺了,約好了只要椒煮熟了,就是時間到了,可以殺人了。但椒煮熟以后,舍人沈徽孚不同意殺人,要再等等。這時候,蕭子恪赤腳跑來敲宮門,主書單景雋告訴明帝,明帝醒了,得知蕭子恪來了,問得皇孫們還沒有被殺,說:
遙光幾誤人事!
哭著接見了蕭子恪,賜皇孫們飯菜,還任蕭子恪為太子中庶子,讓皇孫們各自回家去了。
明帝就是這樣報答叔父高帝對自己的養(yǎng)育之恩的。本文聊的是他殺的人和他殺人的方式,至于他作為皇帝的得失,本文不作展開。
后記
后來,明帝的兒子蕭寶卷比蕭昭業(yè)還能作,終于把自己作死了。小編在這里說一句公道話,蕭昭業(yè)再作,沒亂殺過人,蕭寶卷那才叫戰(zhàn)斗力驚人,前前后后肉體消滅了蕭遙光等六個輔政大臣和曹虎、陳顯達、崔慧景、蕭懿四員大將,直接促成蕭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蕭衍起兵。
因為蕭長懋已絕后,最有資格繼承武帝系皇統(tǒng)的就是蕭子良的兒子第二代竟陵王蕭昭胄,當初那差點被殺的五十多個人里就有他和他的弟弟永新侯蕭昭穎。蕭子良的防閣桑偃等圖謀等蕭寶卷出去玩就起事?lián)砹⑹捳央?,結(jié)果蕭寶卷因為新建了芳樂苑,一個多月沒有出去玩。蕭昭胄又拒絕了桑偃招募一百多健兒從萬春門突入發(fā)難的建議。結(jié)果,桑偃的同黨王山沙擔心夜長夢多,告密了,雖然被滅口,但事情還是泄露了,蕭昭胄、蕭昭穎都被蕭寶卷發(fā)了盒飯。
蕭衍奪取政權(quán)后,建立南朝梁,找來了高帝的孫子蕭子恪、蕭子范,說:齊明帝殺了你們這一系那么多人,我是在給你們報仇,如果當初他在位時你們起事,我一定像尊奉劉秀一樣尊奉你們(愛信不信)。
也正是因為高武諸孫的存在,梁武帝蕭衍另起爐灶。如果他繼續(xù)國號齊,高武諸孫的地位沒法擺,按近支封王也不是,按遠支封侯也不是。
齊明帝的庶長子蕭寶義殘疾,可以當吉祥物,被南梁封為巴陵王;而蕭昭胄的兒子蕭同是齊武帝的曾孫,只被封為監(jiān)利侯。這么算起來,其實高武系還是虧了。
正是因為明帝的誅殺不夠徹底,才使得蕭嶷之子蕭子顯有命活到梁朝并寫就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南齊書》,為那些屈死的叔叔們和堂兄弟們伸了冤。
話說總有人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大概以蕭子顯為代表的高帝子孫才是最終的勝利者吧(手動狗頭)。
IOS系統(tǒng)打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