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過一鏡湖,看到自己的影 -
高敏感族如何走近不受內(nèi)耗的狀態(tài)?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是受限于自己,才令我們在生活當中沒有辦法感到和諧,甚至感覺到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阻礙。而這些,總在一點一點地侵蝕著我們的情感和意志,甚至我們的人生。
這樣的內(nèi)耗,對于高敏感的人,尤其容易深受影響,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生活當中的一種習慣。
生活當中的困難總是繁而復雜,外在的困難,亦或內(nèi)在的困境,其實都和我們自身有著潛在的聯(lián)系。如果我們一直都不夠了解它們,不明白它們?yōu)楹味鴣?,它們的實質(zhì)是什么,我們就會一直受到它的牽制,一直受困。
一個人的內(nèi)耗,雖然不及外在困難那樣令人感到棘手,但是卻如同慢性疾病一樣,長期侵蝕著我們的身心,造成我們的能量大量損耗,影響著我們的成長與發(fā)展。
高敏感族的內(nèi)耗,主要表現(xiàn)為容易心累,容易自卑,以及自尊和自信關系的不平衡。
我們會很容易感到心累,是因為我們的神經(jīng)比較敏感,會比其他人容易感知到更多的東西,當我們遇到別人都覺得不以為然的東西,我們的情感觸角早已經(jīng)發(fā)生反應,感受到別人未能感受到而觸及我們情感和心理反應的東西。
而典型的高敏感型的人總是給自己設定很高的標準來評判自己的行為。這往往表現(xiàn)為追求完美,而苛待自己。因為我們會更加憧憬美好,在意美好,于是更傾向于期盼美好的結(jié)果出現(xiàn),這樣才能讓我們感到欣慰與滿足。
而高標準往往意味著高難度,以及高的失敗概率,這樣一來,高敏感型的人當然會很容易感到挫敗,而敏感特質(zhì)同時又會強化挫敗感,讓我們因為事與愿違而感到無可奈何,致以心累的情感內(nèi)耗。
而我們的高標準又是源于自卑而來,這屬于低自尊個體的一種補償策略。正是由于自卑,然后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于是設定出高標準讓自己去踐行,例如潛意識當中總是感覺自己不值得被愛,于是越會努力去遵循高標準的要求,想通過行動帶來的改變,讓自己值得被愛。
我們的行為方式總會與所在的社會文化價值觀不符。當我們的所作所為與社會的標準有出入的時候,自卑的心理會讓我們很容易去質(zhì)疑自己,然后在內(nèi)心對自己進行批判。而且,低自尊和高標準總是互相強化。
我們總是因此對自己感到失望,那些高標準也會對我們的自我評價產(chǎn)生負面影響。當我們以這些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因為難以企及,越來越越自卑,越來越容易心累,喪失更多的能量,導致我們疲憊不堪。如果經(jīng)常如此,就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huán),這是要極其警惕的!
我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的自尊很弱很模糊,缺少對自己全面而真實的認知。
自尊是對自我的核心認知,對自我綜合價值的肯定。很明顯,高敏感族的自尊是難以讓自己挺直胸膛的,因此,自尊和自信的關系便難以平衡。很多人因為自己的低自尊,而想要通過努力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來提高自己的自信。盡管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認識,也對所擅長的領域充滿自信,但是他們卻依然質(zhì)疑自己的能力,對自己不確認。這就是自尊與自信的不平衡。
當我們對自己內(nèi)耗的緣由有所了解,我們就應該盡可能地去防止與緩解這樣的內(nèi)耗,保護自己。
如果我們總是因為高標準而讓自己頻于陷入內(nèi)耗,我們就應該適當?shù)亟档蜆藴蕘硪笞约?,不至于被不貼切的高標準賦予“重擔”。如果嘗試著反抗高標準,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令自己難以接受的可怕結(jié)果并不會出現(xiàn)。便可以在現(xiàn)實當中認知到實際情況,甚至以親身的體驗來改變對自己的要求。
“當語言不再有效時,我們就需要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驗來改變固有的觀念。”
慢慢地,當我們在親身經(jīng)驗當中感覺到即使沒有實現(xiàn)我們的高標準,我們依然能夠坦然和放松,我們就會內(nèi)聚自己的能量,有更多的精力去全然地投入生活,而不是被心緒左右。就這樣在進入體驗之后,慢慢地過渡到新的狀態(tài),讓自己更加自由和從容。
我們太容易去設定一個高度,不管是對自己設定的高標準,還是我們內(nèi)心所盼的高自信,我們總是靠攏著完美主義的期盼,希望自己可以實現(xiàn)高標準的目標,企及高自信的狀態(tài)。這其實是一種對真實的認知缺失,我們沒有對真實擁有全然的了解,也沒有感悟到真實的力量。
當我們渴望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才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我們不知道,在自信不足的當下,這份當下的真實,其實有它自在的力量。倘若我們愿意以當下的狀態(tài)面對,勇氣便已經(jīng)隨即而來,完全不需要等待勇氣與信心。
我們不去期待一個未來的狀態(tài),來抹煞當下的狀態(tài),而是坦然于面前的自己,這便是以真實與世界處之。
不擔心自己尚不夠好,不去因此隱藏自己,不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不去因此努力證明,不期待自己抵達完美,不去因此譴責自己,不去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不因此而內(nèi)耗能量。我們需要相信自己的本然力量,因為那是真實。
做真實的自己,才能走近不受內(nèi)耗的狀態(tài),才得以擁抱從容和自由。
往期相關文章:
在文字里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適逢的文字,適逢的你我,適逢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及我
如果剛好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公眾號,適逢更豐富更即時的文章~
在這里,見你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