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楚辭》賞析講義(第36講:《七諫.哀命》賞析)

   教學內(nèi)容:《七諫.哀命》賞析。

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七諫.哀命》的基本內(nèi)容;賞析詩文;領(lǐng)會詩人表述的思想感情;體悟中國古典文學欣賞。

教學重點:七諫.哀命詩文解讀和賞析。

七諫.哀命詩文解讀和賞析

漢江如練楚山青,歷史沉重時局新。屈平美政付東流,玄舍幽門獨行吟。

烈士投江昭衷情,詩人抱怨寫哀命。金相玉質(zhì)文章美,曼倩忠諫遠巧佞。

《七諫.哀命》是西漢辭賦家東方朔《七諫》的第六首作品。

此詩文沉郁頓挫,若山蒼蒼,若水泱泱,可見東方朔之真襟懷。《哀命》這首詩,哀的是屈原自己的性格悲劇和楚國的政治悲劇。同時也是作者東方朔對于自己懷才不遇命運的悲哀。

 【原文】

《七諫·哀命》

哀時命1之不合2兮,傷楚國之多憂。

內(nèi)懷情3之潔白兮,遭亂世而離尤4。

5耿介6之直行兮,世混濁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離。

7汨羅之湘水8兮,知時固9而不反10

傷離散之交亂11兮,遂側(cè)身12而既遠。

處玄舍13之幽門14兮,穴15巖石而窟1617

18水蛟而為徒19兮,與神龍乎休息。

何山石之嶄巖20兮,靈魂屈而偃蹇21

含素水22而蒙深23兮,日眇眇而既遠。

哀形體之離解24兮,神罔兩25而無舍26。

惟椒蘭27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28。

愿無過之設(shè)行29兮,雖滅沒30之自樂。

痛楚國之流亡31兮,哀靈修32之過3334

固時俗之混濁兮,志35瞀迷36而不知路。

念私門37之正匠38兮,遙涉江而遠去。

念女媭39之嬋媛40兮,涕泣41流乎於悒42。

我決死而不生兮,雖重追4344何及45。

46疾瀨47之素水48兮,望高山之蹇產(chǎn)49。

哀高丘50之赤岸51兮,遂沒身52而不反。

【注釋】

  1. 時命:時代和命運。時命不合,即生不逢時。

  2. 合:符合。

  3. 懷情:懷著高尚的情操

  4. 離尤:離開憂患

  5. 惡(wù):詆毀,中傷。

  6. 耿介:光明正大

  7. 測:度量水的深淺。這里是要投身水中,用自己的身體來度量水的深淺。表示自絕于世。

  8. 汨羅之湘水:指汨羅江。

  9. 固:已然,已經(jīng)這樣。

  10. 反:同“返”。

  11. 交亂:相互怨恨。指君臣的關(guān)系。

  12. 側(cè)身:戒備恐懼,不敢安身的意思。一說為置身。

  13. 玄舍:暗室。

  14. 幽門:昏暗的出入口。比喻身被放逐,遠離朝廷的困境。

  15. 穴:這里用作動詞,隱居的意思。

  16. 窟:洞穴。

  17. 伏:隱藏。

  18. 從:跟隨。

  19. 徒:徒黨,同一類的人。

  20. 嶄巖:山高而險峻的樣子。嶄:一作“蜥”。

  21. 偃蹇:困頓。

  22. 素水:王逸楚辭章句》:“素水,白水也?!鼻鍧嵓儍舻乃?/span>

  23. 蒙深:《楚辭補注》:“蒙深,一作濛濛”,盛多的樣子。

  24. 離解(xiè):《楚辭補注》:“解,一作懈?!毙傅 P误w離解,精疲力竭的意思。

  25. 罔兩:罔,通“惘”?!墩戮洹罚骸柏鑳?,無所據(jù)依貌也?!?/span>

  26. 舍:止息,休息?!冻o章句》:“舍,止也?!?/span>

  27. 椒蘭:椒:楚司馬子椒;蘭:楚令尹子蘭。是楚國的兩個佞臣。

  28. 不知路:《楚辭章句》:“言子椒子蘭不肯反己,魂魄迷惑不知道路當如何也。”

  29. 設(shè)行:猶言施行,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動。

  30. 滅沒:指名和身的敗裂。

  31. 流亡:危亡。

  32. 靈修:指楚王。

  33. 過:過錯。

  34. 到:《楚辭補注》:“到,至也。”

  35. 志:心情。

  36. 瞀(mào)迷:《楚辭章句》:“瞀,悶也。迷,惑也?!鳖γ裕闹袩﹣y迷茫。

  37. 私門:猶言權(quán)門。指掌權(quán)的群小黨人。

  38. 正匠:政教,《楚辭章句》:“匠,教也。言己念眾臣皆營其私,相教以利,乃以其邪心欲正國家之事,故己遠去也?!?/span>

  39. 女媭(xū):舊注多指為屈原的姐姐,郭沫若《屈原賦今譯》作“女伴。”媭是楚語中對女性的稱呼,“女媭”可作為廣義的女性來解釋。

  40. 嬋媛(chányuán):通“啴咺”,楚方言,喘息的意思,形容憤急的神態(tài)。

  41. 涕泣:哭泣的眼淚。

  42. 於悒(wūyì):憂愁郁結(jié),哽咽。

  43. 重追:再三追求。

  44. 吾:當作“其”。

  45. 及:追上。

  46. 戲:嬉戲,游戲。

  47. 瀨(lài):急流,流得很急的水。

  48. 素水:白水。

  49. 蹇產(chǎn):迂曲,曲折的樣子。

  50. 高丘:山名。

  51. 赤岸:岸:山崖。《中文大辭典》:“極南之地?!边@里比喻朝廷中的危險境地。

  52. 沒身:指投身江流中去。

【譯文】

生不逢時令我暗自哀憐,更加悲嘆楚國多憂多難。

我的心志清正純潔無瑕,時逢亂世慘遭罪尤禍愆。

群小憎惡光明正大品行,世道混濁竟至美丑不分。

為何明君賢臣分離不合,我逆沅湘而上灑淚別君。

我將沉身汨羅湘水之淵,深知社會丑惡誓不回還。

悲傷君臣分手相互恨怨,心中無比恐懼遠離君前。

我深藏在黑暗居室里面,我隱居在巖石洞穴之間。

我只同水中蛟龍相來往,我只與洞里神龍相依伴。

高高山峰多么巍峨壯觀,我卻靈魂困頓望而難攀。

我飲用無盡的清潔泉水,被迫離開朝廷漸行漸遠。

我精疲力盡魂不附體,神思恍惚更是無所依附。

子椒子蘭不肯讓我回去,我的魂魄迷惑不知歸路。

我愿終無過錯堅持己行,雖身敗名裂也樂以為榮。

悲嘆楚國大業(yè)日益危敗,這是君王不用賢人的結(jié)果。

本來世道就是這樣混濁,不知出路令我心煩困惑。

想到眾臣皆以私心相教,我寧愿渡過長江而遠涉。

想到女媭對我關(guān)懷依依,不禁涕淚橫流悲傷嘆息。

我決心一死不再茍活,再三追勸又有何益。

我游戲在急流清水之間,仰望高山那么崎嶇陡險。

哀嘆高丘也有危岸險境,我遂投身江中不愿回還。

【賞析】

哀命”詩題取自詩歌首句“哀時命之不合兮,傷楚國之多憂”。中國早期封建社會,文人常常不被君王所重用,進不能取卿相,退又不甘隱山林,這種處境使他們抑圣為狂,諧謔放蕩。他們常常通過滑稽奇特的言行去曲折的表達自己的失意之悲和對朝廷政治的諷刺。東方朔正是這類文人的代表。漢武帝修建上林苑,東方朔曾上書反對。勸阻武帝“遠巧佞,退讒言”。由于武帝把他當俳優(yōu)看待,他在政治上始終不得重用,于是代屈原悲嘆自己生不逢時,將個人懷才不遇的命數(shù)與楚國的多災(zāi)多難的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創(chuàng)作此詩。

此詩歌大體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篇首至“遂側(cè)身而既遠”。寫屈原漂泊沅湘悲慘命運的緣由。詩歌一開始便在對命運的嗟嘆中寫出來善與惡、個人與時代間的尖銳對立和沖突,個人和時代無法調(diào)和,一方面自己“內(nèi)懷情之潔白”,另一方面則是多難多憂的混亂世道,是容不得耿介言行的污濁現(xiàn)實。既如此,屈原與君王分離、與朝廷遠別的命運便是注定的了?!昂尉贾嗍з狻眱删?,看似疑問,實為喟嘆,因為詩歌前面幾句已經(jīng)道出了原因,而且后面的四句也在暗示自己決定沉江而死(“測汨羅之湘水”)的同時,進一步回答了這個問題。所以這里并非出于理性去質(zhì)疑究竟,而是飽含深沉悲憤的情感抒發(fā)。“知時固而不反”,是說已經(jīng)看透了時代的黑暗、社會的丑惡、深知自己終不得返回于朝廷?!皞x散之交亂兮,遂側(cè)身而既遠”則進而寫在決心與君王、朝廷長別之際,屈原不由得再次為君臣、人民的離散,為奸佞的交相作亂而深深憂傷。

第二部分從“處玄舍之幽門兮”至“魂迷惑而不知路”,寫屈原在流放途中處境的孤清與艱難與精神的痛苦迷茫?!疤幮嶂拈T”四句,說自己或深藏,或穴居,這是屈原流放生涯的藝術(shù)寫照,但它還暗含有另一層意蘊,這便是在隱處之中堅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因為水蛟、神龍在東方朔所處年代之前的文化傳統(tǒng)中已被賦予了懷盛德而隱處的象征意味。王逸《楚辭章句》解“從水蛟”兩句說“自喻德如蛟龍而潛匿也”?!昂紊绞狻彼木浣璧缆返碾U峻崎嶇寫屈原內(nèi)心的壓抑與不平。然而對屈原這樣滿懷對國家憂患的人來說,離開朝廷與政治到底還是痛苦之事?!鞍误w之離解兮”四句便寫出了屈原在朝廷為小人把持、自知不得返的情況下精神的痛苦、恍惚、分裂和迷茫,寫出了屈原在這種特定處境中心情的復(fù)雜性和矛盾性。

第三部分從“愿無過之設(shè)行兮”到結(jié)束,寫屈原在痛苦之中決心沉江而死,不向現(xiàn)實低頭的命運選擇。前四句接寫屈原的復(fù)雜心境,堅持正道直行、雖死無憾的“愿”與“樂”,對楚國前途危亡的“痛”,對君王不悟的“哀”。下面四句再寫時代的污濁,小人的邪心私欲,以及自己面對此的迷茫與遠逝的決心?!澳钆畫€之嬋媛”四句,寫流放途中的屈原想到當初女媭對自己的關(guān)切和反復(fù)勸誡時的心情。最后四句,寫屈原游戲于楚地急湍的清流,仰望險峻的高山。這里素水高山一方面是屈原臨死前生活環(huán)境的實寫,但同樣具有象征意味,暗喻著屈原人格的高潔和志向的高遠。

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容,反反復(fù)復(fù)抒寫的都是對讒諂蔽明、邪曲害公、中直之士受妒遭棄的憂憤。這也是對屈原詩歌“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特點的繼承。詩歌在抒情手法上并不單一,或者直抒胸臆,或者結(jié)合環(huán)境氣氛抒情,或者借助象征抒情。與此相應(yīng),詩歌的情調(diào)氣氛亦富于變化,大體說來第一部分情緒高亢,第二部分凄清幽冷,第三部分哀怨沉痛。而全詩的內(nèi)在情緒始終是熾烈的,總基調(diào)是悲憤的。

《七諫·哀命》名家評價

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言己覆清白其志如水雖遇棄放,猶志抑高遠而不懈也。”

《七諫·哀命》作者簡介

東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漢辭賦家,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東方朔直言進諫,認為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nóng)桑之業(yè),棄成功,就敗事”(《漢書·東方朔傳》)。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nóng)戰(zhàn)強國之計,但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yōu)看待,不得重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楚辭》第三十六篇《七諫》之六《哀命》
《楚辭》七諫全文,翻譯賞析
十分鐘快速導(dǎo)讀屈原著作《楚辭》
《九歌》創(chuàng)作時間考
《楚辭》名句賞析
屈原《湘夫人》賞析 -免費語文教學資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