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陽光灼熱地方,這里有最具野性的大草原。一種身披豹皮,長著一雙大長腿,充滿野性的怪貓棲息在這里,那就是非洲藪貓。
白熱的太陽散發(fā)出火辣辣的光芒蒸烤著非洲大陸,干裂的土地揚起塵埃,就像是熱氣騰騰的燒焦鐵板。白天的酷熱實在是難以忍受,藪貓大多時候乖乖地躲在土豚廢棄的洞穴里安然地睡上一覺。黃昏降臨,藪貓便出洞化身暗夜殺手。
貓科動物一直是最具話題性的動物之一,津津樂道的獅虎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雪豹,風(fēng)馳電掣的獵豹,還有家里嬌小可愛的萌貓。今天給大伙介紹藪貓,它不像前面那幾位哥們家喻戶曉,但一樣充滿了話題和趣味。
藪貓比家貓大一圈,體長59-95厘米,體重9-18公斤,雄性個體比雌性大一些,尾巴長度約40厘米,肩高約50厘米。
藪貓體態(tài)修長纖細,最醒目的莫過于那四只大長腿,修長的四肢讓藪貓看起來非常優(yōu)雅美麗。如果按身材比例來算,藪貓的腿是貓科動物中最長的。
頭頂上一對又圓又大的耳朵,在它小小的腦袋的襯托下顯得更大了。按比例來算的話,藪貓的耳朵在貓科動物中也是最大的。
更有趣的,它的耳朵由20多塊肌肉控制,能180度轉(zhuǎn)動,當(dāng)它專注傾聽時,雙耳會往中間靠攏,看起來就像個金拱門,非常惹人喜愛。
藪貓全身披著豹紋大皮,尾巴上有數(shù)個黑色圓環(huán),尾尖為黑色,看起來就像一只小獵豹。這樣的體色有助于它和草原融為一體,更便于捕獵。
最近幾年也有人拍攝到黑化的藪貓,它全身黑不溜秋,就像小黑豹一樣。穿上黑色夜行服更有利在黑夜里潛行,但白天里就更難忍受太陽的毒打了。
藪貓的眼睛并不大,但明亮銳利。當(dāng)夜幕逐漸吞噬非洲草原,藪貓伸伸懶腰,瞳孔放大,吸收月亮的光輝之后,變成了兩個明亮燈泡。夜幕降臨,非洲草原上的“暗夜殺手”要開始活動了。
根據(jù)《BBC野生動物》的數(shù)據(jù),它的捕食成功率高達50%以上,甚至到了60%。要知道,老虎的捕食成功率只有5%,獅子因為群居效率高點,也就只有20%。
掐指一算,藪貓的捕食成功率竟然是老虎的10倍!這和它精良的裝備和有勇有謀是密不可分的。
非洲草原是藪貓最主要的棲息地,修長的四肢和脖子讓它不會被草叢遮住了眼睛,擋住了耳朵。它的視力非常好,但耳朵的聽力更是冠絕天下,在貓科動物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存在。
據(jù)美國《美國國家地理》國家地理小型貓科動物專家Jim Sanderson介紹,它超大的耳朵可以“明察秋毫”,分辨出藏在草叢里的嚙齒類動物的精確位置。
它的體色和草原融為一體,它在行走時收起爪子,用肉墊在地上行走,悄無聲息。它牙齒十分鋒利,用來對付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綽綽有余,能保證一擊致命。
藪貓對于不同的獵物會采取不同的策略,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它捕獵的成功率。
一、嚙齒類小動物是藪貓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對付這些小家伙,藪貓往往采用“閃擊戰(zhàn)”,一旦發(fā)現(xiàn)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撲殺對方。對方?jīng)]有絲毫的招架之力。
二、天上飛的小鳥,藪貓偶爾抓來解解饞。藪貓的彈跳力驚人,一躍有2米多高,這出乎了很多在樹上休息的小鳥的意料。藪貓往往站在樹下,瞄準目標,一躍一個準,讓麻痹大意的小鳥付出生命的代價。
三、一些體型比較大的動物,也在藪貓的食譜里。對付這些家伙藪貓就不敢貿(mào)然出手,它往往要跟蹤尾隨很長一段距離,才能得到一個絕佳的機會。比如小鹿,若是跑起來藪貓肯定是追不上,但藪貓耐心,往往能逮到小鹿停下來喝水或者休息的空隙,給予一擊致命。
捕食成功率高,藪貓就不用像老虎那樣吃一頓餓幾天,它可以合理地少吃多餐。但每次進食,藪貓總顯得非常饑餓,囫圇吞棗,把羽毛骨頭一起大口大口地吞進肚子,讓人費解。
藪貓平時雌性和雄性并不生活在一起,只有到了要繁殖的時候才搭伙過日子。提起褲子之后,雙方就和平分手。
據(jù)美國《動物多樣性》介紹藪貓的領(lǐng)地范圍約11.6平方千米,受到食物等資源影響會有變化。藪貓同性之間的領(lǐng)地不能有重疊,一重疊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雙方扭到到一起,大概是同性相斥的道理。而異性之間的領(lǐng)地可以重疊。
在發(fā)情的前幾天,雌性藪貓會先尋找好配偶,并征用土豚的洞穴作為婚房。雌性的發(fā)情期只有一天,若沒把握好這春宵一刻就只能等明年了。
和大多數(shù)雄性哺乳動物一樣,雄性藪貓也是薄情寡義,交配完之后就翻臉不認人,離開了雌性。雄性會繼續(xù)找下一個雌性,而雌性則會獨自把孩子生下來并扶養(yǎng)長大。
藪貓每胎能生2-3只小藪貓,哺乳期半年左右。斷奶之后,雌性藪貓還會繼續(xù)扶養(yǎng)小貓一段時間,這時由于食物需求增大,藪貓不得不選在白天頂著白熱的太陽出來捕獵。吃不飽也是常有的事,朝不保夕。
大概再過半年多,小藪貓就成熟了。這時藪貓媽媽就會絕情地把它們趕出自己的領(lǐng)地,小藪貓會先選擇在出生地附近建立自己的領(lǐng)地,然后在往外擴張。
若是幸運的話,2歲的時候,小藪貓就可以尋找配偶,擁有自己的后代了。野生藪貓的壽命在10年左右,而圈養(yǎng)的壽命則可達22年。
很多人看藪貓長相如此美麗優(yōu)雅,就想養(yǎng)一只當(dāng)寵物,在這里提醒大家一下,這是行不通的,至少在國內(nèi)是行不通的。而且這樣美麗優(yōu)雅的的動物本屬于非洲大草原,屬于大自然,不應(yīng)該被人工飼養(yǎng)。
藪貓不是馴化動物,它身上充滿了野性,流淌在它血液里的捕獵天性隨時可能被釋放出來,家里有小孩或其他小動物就非常危險了。即使它和主人玩耍時下手也是沒輕沒重。想象一下,一只三十斤的貓抓一下、咬一下是什么感覺?
藪貓就像哈士奇一樣,需要很大的運動量,不然精力過剩,拆家本事絕對不亞于二哈。而且藪貓的四肢決定了它更適合上竄下跳,你能想象一只擁有貓咪彈跳的哈士奇在上竄下跳地拆家的畫面嗎?
以上都還不能勸退你飼養(yǎng)藪貓的想法,那接著說吧。藪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飼養(yǎng)需要國家林業(yè)局頒發(fā)的《國家重點野生動物馴養(yǎng)和繁殖許可證》。這是唯一合法的途徑,但藪貓只能養(yǎng)在許可證限定的場所內(nèi),不能帶出來遛彎,這樣養(yǎng),意義何在?
藪貓不能當(dāng)寵物,誰養(yǎng)基本誰犯法,一舉報一個準。
藪貓這美麗優(yōu)雅而又充滿殺手氣質(zhì)的動物,真是讓人愛不釋手。但愛它,就應(yīng)該給它自由,遠離它。野生動物就應(yīng)該在野外生活,我們遠遠地欣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