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里,李紱可以說是清流一派的領袖,更是為數(shù)不多的清官,在雍正剛剛登基舉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中,李紱發(fā)現(xiàn)科場舞弊更是不顧一切,聯(lián)合李衛(wèi)一舉揭發(fā)科舉舞弊,挽救了雍正年間的第一屆學子。
李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為了雍正皇帝著想。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卻在田文鏡掌管山西,在山西試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的時候卻出面彈劾田文鏡。最后更是聯(lián)合一大批清流人士直接捅到了雍正那里。
其實說起來,雍正對于李紱的為人還是非常了解的,當時為了能夠讓滿人自食其力,雍正皇帝聽從張廷玉的建議要更換一個直隸總督去執(zhí)行,但對于直隸總督的人選雍正皇帝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后來還是十三爺胤祥認為李紱非常適合,他說李紱雖然反對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但他不反對滿人的游手好閑,讓他去管理滿人是非常恰當?shù)摹?/p>
所以后來雍正皇帝就任命李紱為直隸總督,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李紱在山西看到田文鏡試行的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還是提出了反對意見,甚至還上書彈劾田文鏡。這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李紱這么做的原因還是要從“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來說,在執(zhí)行之前,大清朝的官紳們是不用向朝廷繳納一分錢的稅,而且那些有田地的農(nóng)民還可以將自己的田地掛在士紳的名下,士紳收取一定的掛靠費用,而朝廷卻收不到一份錢。這樣一來,士紳們是越來越有錢,朝廷卻是越來越窮,國庫也是越來越空虛。對于平民百姓來說也是越來越窮苦。
李紱作為清流領袖站出來反駁“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就是因為他自身的利益和角度。
李紱雖然是清流領袖,是個清官的表率,但這只是在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而已,他揭發(fā)科舉舞弊完全沒有觸及到自身利益,而且還是利用李衛(wèi)來進行的,就算后面追查下來他的罪責也會小很多。而現(xiàn)在他站出來彈劾田文鏡也是因為他本身除了清流領袖外,還是官紳的保護傘。田文鏡如果真的推行成功“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那他自身的利益將會受到重創(chuàng),這對他自己將會是致命的,所以他才會站起來彈劾田文鏡,實際上就是反對新政,反對雍正。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紱作為官紳保護傘的利益者,也是雍正推行新政過程中最大的絆腳石,將他這個清流領袖整下去了,新政的推行也將會更加順利,不敢有人反對了。
或許李紱本身還想著自己作為清流領袖,有著一大批清流作為后盾,會讓雍正皇帝忌憚,但他萬萬沒想到雍正完全沒有將其放在眼里,硬是全部將清流放倒,直接將李紱問罪,這讓李紱著實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