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古代都是封建制度,而皇權(quán)在一家一姓之間傳承,天下百姓以皇帝的命令為尊。哪怕皇帝的旨意是錯誤的,也無人敢挑戰(zhàn)皇權(quán)。在那個時代里,皇帝至高無上。吃穿用度都是最頂級的,身邊陪伴的也都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女子。
就連他們使用的名字,普通人都要避諱。那么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統(tǒng)治者都姓朱,百姓們要是從事殺豬的行業(yè),或者想吃豬肉的,又該如何呢?明朝當時的統(tǒng)治者朱元璋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僅用一字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談起朱元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佩服。畢竟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的傳奇故事放在至今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朱元璋出生于元朝末年的一個貧苦農(nóng)家,父親母親以種田為生,勉勉強強保證了家里幾口人的吃穿。
元朝末年統(tǒng)治者無心朝政,官吏腐敗黑暗,再加上連年的干旱饑荒,百姓們早就苦不堪言。朱元璋明白家中的不易,所以小小年紀就去給地主家放牛,來填補家用。日子雖然過的艱苦,可一家人倒也十分知足。
好景不長,朱元璋所在的濠州發(fā)生了百年難見的蝗災(zāi)和瘟疫。很多老百姓都流離失所,病死街頭。朱元璋的家人也在這場浩劫中不幸去世,只留下了他和二哥。經(jīng)歷一番悲痛過后,兄弟二人決定各自逃竄。
朱元璋一路漂泊,吃了上頓沒下頓。在萬般無奈之下,最終決定前往皇覺寺,在寺廟中當一個掃地僧,混口飯吃。可過了沒多久,饑荒嚴重,連寺廟都不得已趕走所有弟子,讓他們四處化緣云游。朱元璋剛過了沒幾天的安穩(wěn)日子,又被迫繼續(xù)流浪。
就這樣,朱元璋一路而下,云游了三年。在這三年里,他見識了許多地方的風(fēng)土人情,也看到了許多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的慘劇。此時,元朝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愈發(fā)搖搖欲墜,各地農(nóng)民起義不斷,朝廷難以招架。
在機緣巧合之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率領(lǐng)的紅巾軍,憑借著極強的領(lǐng)導(dǎo)才能和軍事天賦,朱元璋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了郭子興的得力心腹。郭子興十分賞識朱元璋,不僅對他委以重任,還將養(yǎng)女嫁給他。朱元璋也不負眾望,幫助郭子興完成了許多事情,在眾多起義軍中威名四起。
而后朱元璋決心返鄉(xiāng),依靠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建一支屬于自己的部隊。很多早就聽說了朱元璋的名聲,聽說了他在招募人才時,都不遠萬里趕來。就這樣朱元璋的隊伍不斷壯大,不僅有驍勇善戰(zhàn)的大將,還有聰明絕頂?shù)闹\士。
在他們的幫助下,朱元璋很快便攻下了應(yīng)天,集慶等要地,占據(jù)了許多有利地形,成為了起義軍中不容小覷的一支隊伍。眾人拾柴火焰高,在這些奇人異士的幫助下,朱元璋很快就打敗了勁敵陳友諒,一統(tǒng)江山,建立了大明王朝。
能從一介草民坐上皇位,朱元璋的聰明可見一斑。關(guān)于他的逸聞趣事數(shù)不勝數(shù),有他智斗群臣,平衡權(quán)力的傳聞,有他獨寵太子朱標怒殺侍衛(wèi)的事跡,也有他妙改一字,使得原本和自己姓氏沖突犯忌的豬,重新端上了百姓的飯桌,解救了無數(shù)以殺豬謀生人民的命運。
自古皇帝似乎都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微服出訪,游歷民間。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相傳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心血來潮想要出宮去看一看普通老百姓是如何過年的,便喬裝打扮了一番,混在人群中四處閑逛。
看到街上處處張燈結(jié)彩,百姓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朱元璋這個皇帝不免也高興起來。天下一片祥和,這都是自己治理有方。正當他得意洋洋往前走時,卻看到一戶人家雖然張燈結(jié)彩,燈火通明,可每一個人臉上都愁云密布,看起來心事重重。
出于好奇,朱元璋便上前詢問這戶人家,是不是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經(jīng)過一番交談后,朱元璋才知道了原來這戶人家愁云滿面的元兇竟然是自己!原來這戶人家世世代代以殺豬為生,現(xiàn)如今皇帝姓朱,為了避諱皇帝的性,人們都不敢吃豬肉。
屠夫也不敢在大街上喊“殺豬嘍”、“賣豬肉嘍”這樣的話,一旦被官府聽到,這可就是謀反忤逆的大罪。雖然生計重要,可比起丟了性命,屠夫還是只能丟棄自己賴以生存的行當。朱元璋聽完屠夫一家的訴苦,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雖然每朝每代皇帝都或多或少有忌諱,倒自己這里也無可厚非,可朱元璋聽完還是五味雜陳。
回宮以后,他便立刻召集了大臣,征集方法,既能避諱自己的姓氏,也能讓普通老百姓吃上豬肉,生活不受到影響。一群大臣討論來討論去,終于討論出了一個可行的辦法。那就是把“豬”字稱為“豕”。
根據(jù)古書中的記載,“豕”字也代表了豬,如果用“豕”字代替的話,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就這樣,朱元璋很快就頒布了這項規(guī)定,讓民間都稱“豬”為“豕”。這下子以殺豬為生的屠夫可以繼續(xù)賣豬了,老百姓也可以正大光明繼續(xù)吃豬肉了,皆大歡喜。
其實,朱元璋完全可以不顧及百姓的想法,將他們的需求置之不理,可他卻沒有。相反他選擇了替百姓著想,想辦法處理這個問題。這就足以看出他是一個心里有百姓,有天下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