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一則視頻暖到了!
1歲多的小丫頭打完疫苗,縮在爸爸懷里哭得歇斯底里。
于是爸爸脫下外套,把孩子整個包裹了起來。
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瞬間,孩子就安靜下來……
網(wǎng)友紛紛感嘆:
“爸爸的衣服有魔力?!?/p>
其實,不是衣服有魔力,而是爸爸透過衣服傳遞給女兒的“安全感”,讓孩子安下心來。
爸爸衣服的包裹,其實是在說:
“沒關系,別怕,爸爸媽媽在這里,你永遠是安全的?!?/p>
安全感是個很奇妙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從出生就開始汲取力量,伴隨影響人的一生。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
在嬰兒期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的孩子,要花更多精力去學習和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系的能力。
安全感如此重要,但安全感到底是什么?
育兒專家表示:安全感=穩(wěn)定而可控的感覺。
而構建孩子的安全感,以下三個關鍵詞很重要。
01愛的正面回應,讓孩子相信“被愛”
育兒心理學做過一個“視崖實驗”。
把嬰兒放在一些特意搭建成“視覺懸崖”的環(huán)境中,測試孩子是否敢爬過去。
研究表明,如果媽媽表現(xiàn)出害怕,嬰兒就不敢向前爬。
如果媽媽向他微笑,大多數(shù)的嬰兒都能夠爬過“視崖”。
可見,媽媽的微笑鼓勵,對嬰兒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實,這就是回應。
等孩子遇到“不確定因素”害怕時,首先求助的是最親近的媽媽。
如果這時候媽媽沒有回應,他會覺得自己是孤單而被拋棄的,自然無法習得鏈接世界的方式。
相反,如果他得到媽媽的正向回應,他也就有了勇敢闖世界的勇氣。
對孩子來說,他其實會在成長中遇到很多次危險“視崖”。
比如說玩具被搶,被小朋友欺負、摔倒。
在我們大人看來這些是小事,又或者認為這是可以教育孩子獨立的機會。
但父母一定要注意的是,當孩子遇到“不確定視崖”時,我們是否回應,以及如何回應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在這樣一次次正面回應里積攢而來。
臺灣腦科學家教育專家洪蘭曾舉例:
“很多孩子在玩玩具,玩著玩著會突然叫'媽’,這時候,如果媽媽回答'在這呢’,回應出'你有什么事,你來告訴我’的態(tài)度,孩子就會安心繼續(xù)玩玩具;
如果這時候媽媽沒有回應,孩子就會馬上放下玩具,開始哭鬧找媽媽,這就是安全感?!?/p>
也就是說,當孩子尋求安全感,父母一定要及時地正面回應。
讓孩子相信,父母永遠在身后保護他。
教育博士陳美玲將三個兒子培養(yǎng)進了斯坦福大學,三個孩子從小就很獨立自主。
談到培養(yǎng)的秘訣,陳美齡提到一點:
“他們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從來不會說等一下。
有些時候我在做飯,我也會把火關了,回應孩子'你問得真好,我們一起去找答案’”。
孩子就在媽媽的及時正面回應里,堅定地相信:
我是重要的,不管什么時候,我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
這種強烈的歸宿感,能潛移默化將孩子的安全感積攢得夠夠的。
02穩(wěn)定的養(yǎng)育,讓孩子享受安全
前段時間,閨蜜的兒子,突然開始“擠眉弄眼”,臉部不受控制地抽動。
后來被診斷出抽動癥。
醫(yī)生說:
“造成抽動癥的緣由很多,排除生理因素的話,有可能是受了驚嚇心理壓力太大?!?/p>
閨蜜百思不得其解,不管她怎么回憶,也沒覺得孩子遇到過什么大事,受到過什么驚嚇。
后來,閨蜜帶孩子去看心理醫(yī)生。
孩子自己解開答案:
“媽媽經(jīng)常突然發(fā)脾氣,突然打我,我很害怕?!?/p>
閨蜜的性格暴躁,情緒經(jīng)常失控,其實她早就覺得“不對勁”。
每次,她朝孩子伸手,孩子就會下意識躲開:
“媽媽,我還以為你要打我呢?!?/p>
她以前還覺得孩子很奇怪,現(xiàn)在才理解,自己的情緒失控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閨蜜又后悔又自責,哭得很傷心,但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已經(jīng)無法避免。
像閨蜜這樣的“媽媽”其實不少。
她們當然愛孩子,但或許工作太忙,或許壓力太大,不由自主就把孩子當成宣泄對象。
在最愛的人給予的傷害面前,孩子不會不愛父母,但會缺失安全感,學不會愛自己。
育兒專家蘭海,這樣談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培養(yǎng)過程中有一個關鍵詞叫穩(wěn)定。
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要穩(wěn)定,照顧孩子的人要穩(wěn)定,照顧孩子的人的情緒要穩(wěn)定。
如果能做到這三點,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棒棒的。
如果沒有,那就要記住一句話,在多變的環(huán)境中,給孩子一個穩(wěn)定的可能,可能是父母的愛,可能是父母的擁抱,也有可能是讓孩子覺得安全的小玩偶?!?/strong>
03無條件接納,讓孩子習得自我喜悅
熱播劇《小舍得》,學霸子悠,當著全班人的面說:
“我媽媽不愛我,她愛的是能考100分的我?!?/p>
聽到這句話的媽媽,形容自己的腦袋立馬就嗡一下,心就受不了了。
哪個媽媽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太愛孩子,才變得無法接納“不足”:
你怎么閱讀速度那么慢,這樣怎么進步?
你怎么能沒有特長呢?這樣會輸在起跑線上啊。
你怎么這么內(nèi)向?這樣會影響社交能力啊。
父母心心念念關注著孩子的每一個短板,竭盡所能地想把孩子的短板拉長,給孩子一個看得見的錦繡未來。
遺憾的是,我們以為的好,在孩子看來,其實是無法接納的“愛”。
武志紅老師有個“安全島”的概念:
父母無條件接納和積極關注是孩子至關重要的成長因素。
當內(nèi)在得到滿足,孩子心中就會形成一個安全島,可以自信去探索世界,去建立關系,不懼怕受到傷害。
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安全感會成為一種潛意識,決定整個人生的質(zhì)量。
當然,父母的無條件接納,并不只是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
而是說,我們愛孩子就是愛他本來的樣子,以及在此基礎上鼓勵他做更好的自己。
神奇之處就在于,當父母無條件接納孩子時,孩子的表現(xiàn)反而會令人驚喜。
因為他相信:
父母愛我只是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學習好、懂禮貌”這些附加條件。
當親子關系順暢時,很多要求就不再是父母提出的,而變成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內(nèi)驅(qū)力”。
04溫柔而堅定,理解和回應
早教專家小七老師說:
“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溫柔而堅定,理解和回應?!?/p>
就像爸爸那件衣服,之所以神奇,不過在于,它讓孩子感受到:
我哭了,爸爸回應我了。
我害怕了,爸爸給我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了。
不管我怎么哭,爸爸都接納我,告訴我:“沒關系,爸爸在?!?/p>
回應,穩(wěn)定,接納,孩子也就在父母這樣的安全感構建中,厚積薄發(fā)出闖蕩世界的鎧甲。
養(yǎng)孩子
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這樣細膩而堅定的愛,
也像是對待曾經(jīng)那個幼小的自己
好好呵護這個可愛的小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