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有一位楊大爺,今年82歲,從16歲開始喝酒,足足喝了66年,比很多酒廠的時間還久。
針對酒廠的宣傳,以及酒友們對于喝酒的認識,楊大爺憑借66年的酒齡,總結(jié)出喝酒的幾個誤區(qū),你以為是對的,其實都是錯的,可謂是大實話,一起來看一下吧。
喝完酒之后的感覺,先是興奮,接下來就是抑郁,有些人睡眠不好,就會借著酒勁兒上床睡覺,喝點兒酒好睡覺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
喝完酒睡覺,其實你的大腦神經(jīng)還是在繼續(xù)工作的,雖然睡著了,但是人沒有整體放松,第二天起床反而會感覺很累。
大冷天喝一口白酒,不僅從喉嚨到胃里都是火辣辣的,過一會兒感覺手腳也要暖和很多,尤其是北方人,天冷了都有喝酒取暖的習(xí)慣,其實喝酒取暖只是表面上的一種假象,不可取。
醬香酒跟清香酒,在原料、工藝、風(fēng)格、口感上確實有著非常大的差別,但是這種差別不能用好壞來形容,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fēng)格而已。
從60年代到90年代,清香酒是老百姓消費的主流,從90年代到現(xiàn)在,逐漸又成為濃香酒的市場,而最近這幾年醬香酒越為流行,但是我們不能否定濃香酒跟清香酒。
有人喝過醬香酒,有人沒喝過,醬香酒的風(fēng)格和特點到底是什么呢?比如說這款標準的大曲坤沙醬酒“三君臺珍藏酒”,原料同樣都是高粱,但是選用的高粱,只能是茅臺鎮(zhèn)本地獨有的一種高原糯高粱。
這種高粱跟平原或者北方高粱的不同之處,就是顆粒小,但是皮很厚,需要經(jīng)過反復(fù)多次的深度發(fā)酵,才能將高粱中的成分充分的提取出來,因此劉香的濃郁度、醇厚度和層次感,都要比清香酒厚重很多。
因為醬香酒的成分過于復(fù)雜,因此新酒所體現(xiàn)出的風(fēng)格有失平衡,需要較長時間的陳釀,才會逐漸變得更為柔和、香醇,而“三君臺珍藏酒”的窖藏更達到了六年,正是因為醬香酒整體成本和定位比較高,才會給消費者醬香酒比清香酒更好的一種錯覺,如果你知道“三君臺珍藏酒”只有100元多一瓶的時候,你就會明白,兩種酒只是風(fēng)格不同而已。
濃茶和咖啡不僅不能解酒,反而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dān),尤其是在喝醉之后,體內(nèi)的酒精已經(jīng)滿負荷了,就不要再喝濃茶、咖啡增加負擔(dān)了。
如果酒后感覺口干,可以喝一些果汁、白水、菊花水等容易吸收、消化的,盡量不要喝咖啡和濃茶。
有人愛喝啤酒,有人愛喝白酒,酒桌上經(jīng)常有一瓶啤酒等于一杯白酒的說法,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沒計算過。
平時大家喝酒的酒杯都在二兩左右,也就是100ml,如果是50度的白酒剛好有一半是酒精,也就是50ml。
一瓶啤酒多數(shù)是500ml,常見的青島、雪花酒精度都是3度左右,一瓶啤酒所含酒精就是15ml,才是一杯白酒的三分之一,如果有人用瓶啤酒跟你喝二兩白酒,那你可就虧大了。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如果你還有哪些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