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吐出了新芽,水鳥掠過湖面,大雁翱翔藍天,油菜花盛開,蜜蜂忙碌著采蜜,蝴蝶也開始活躍了,春天的味道愈來愈濃了。
農民朋友開始鋤地播種,有的蔬菜可以收了,夏天的菜現(xiàn)在該種了,澆了水很快會發(fā)芽,小麥生長速度加快,過不了多久就會長出麥穗啦!
釣魚愛好者等待魚兒上鉤,曬著暖陽悠閑自在。這是王家崖水庫,渭河支流千河上的一座攔河大壩,屬于寶雞峽水利樞紐的附屬工程。
王家崖水庫東邊的臺塬是鳳翔縣,古代稱雍城,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都城,雍城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都是關中的第二政治中心,地位僅次于長安。
王家崖水庫和西邊的寶雞峽是同時修建的,1958年開工,后來又中斷了幾年,1971年建成,主要作用是為橫穿關中平原的引渭渠補充水源。
寶雞峽水利樞紐的總干渠灌溉八百里秦川,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利民工程,干渠從水庫壩頂通過,既可以跨過千河,又可以調濟灌區(qū)用水。
灌溉土地面積比河南的紅旗渠要大很多,除了抽水補充寶雞峽灌區(qū)用水不足外,還可以向流經的灌區(qū)自流供水,引渭渠建在渭北臺塬下部,比關中平原的耕地面都要高一些,所以可以直接通過分渠流入灌溉。
據統(tǒng)計王家崖水庫每年平均灌溉土地達一百多萬畝。王家崖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壩頂干渠、溢洪道、干渠渡槽及放水洞組成,并建有渠水入庫進水道、抽水站及壩東引水渠等附屬工程。
王家崖水庫還是陜西省體委的為水上運動員培訓基地和陜西省水上運動中心,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運動人才。水庫向南八公里處千河匯入渭河,從水庫到兩河交匯處建成了“千渭之匯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