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警匪片、槍戰(zhàn)片是708090整整三代人都非常喜歡看的影視作品題材,其中的巔峰《無間道》《古惑仔》等影片過去了二三十年也依舊被人們津津樂道。在這種同類型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總是會聽到別人稱叛徒為二五仔,這個稱呼是怎么來的呢?
二五仔是廣東沿海地區(qū)的俚語,關(guān)于二五仔的起源一共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二五仔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有梁五、嬖五兩個偷奸?;男∪?,被敵國利誘之后殺害了自己國家的太子申生,從此二五仔就等于背叛者。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二五仔是清朝時侯廣東沿海地區(qū)黑幫洪門一個堂口中的黑話,專指那些吃里扒外的小人。
總之二五仔在電影中的下場基本都是不得好死,而國人受到儒家忠君愛國,禮義誠信思想的影響,對于這些背叛者也都是非??床黄鸬摹@缛龂鴷r期蜀國的后勤官糜芳就在交戰(zhàn)的時候打開城門投降,害的虎將關(guān)羽被東吳所殺。做出這種反叛之舉之后糜芳就逃到了東吳想要得到孫權(quán)的庇護,當(dāng)時東吳的官員虞翻就嘲笑到:“失忠與信,何以事君?”糜芳其實不算什么,我國歷史上有三名叛將才是如雷貫耳。
吳三桂
吳三桂是明朝崇禎皇帝在位時期的著名官員,曾經(jīng)在科舉考試中中了武舉人,又憑借著父親是錦州總兵吳襄的關(guān)系,進入官場之后沒多久就當(dāng)上了都督,被崇禎皇帝派去當(dāng)山海關(guān)的軍事總長,可謂是位極人臣??墒潜幻鞒灾厝蔚膮侨饏s在清朝順治帝帶領(lǐng)騎兵南下進攻大明的時候投降,可以說是清朝順利攻滅明朝的大功臣。
之后吳三桂在康熙繼位的第一年誅殺了明朝余孽永歷皇帝,憑借這一系列的功績被封為了平西王。被封為王爺之后的吳三桂并沒有罷休,因為康熙年幼,吳三桂就和另外的兩人一同反叛,也就是歷史上的三藩之亂,而吳三桂集團在之后不久便被康熙平叛。
英布
英布是楚漢相爭時期項羽麾下的一名勇將,因為在反抗秦朝暴政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多功勞,所以被項羽封為了九江王。英布雖然是個武將,但是當(dāng)時乃是大爭之世,他身為男兒自然也不甘屈居人下。劉邦也是看中了這一點便將英布籠絡(luò)過來,里應(yīng)外合一同對抗項羽。劉邦建立漢朝之后英布被封為了淮南王,但是之后英布又不滿足仰劉邦的鼻息,毅然反叛卻兵敗被殺。
呂布
呂布被認為是整個魏蜀吳三國時期武藝最強的武將,是可以以一人之力對抗劉關(guān)張三人的猛將,一桿方天畫戟打得敵軍聞風(fēng)喪膽,能力遠不止“萬人敵”。但是人們對于呂布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他高深的武藝,而是呂布喜怒無常、優(yōu)柔寡斷、見風(fēng)使舵的性格。他一共有丁原、董卓、司徒王允三位主公,卻總是聽信別人的謠言反叛。呂布和西楚霸王項羽也被認為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典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