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心》楊青古琴 蘇一音樂 來自國學(xué)是活的By曹雅欣 00:00 04:48
好多的感情文都在說要找一個靈魂伴侶。
但要找一個什么樣的人,才是靈魂伴侶呢?
有人這樣說:
靈魂伴侶,就是你們的三觀高度契合,言行默契統(tǒng)一,從來不必吵架,因為你們興趣愛好性格脾氣是那么的一致,會為同樣的燃點激動,能為同一個雷點掀桌……
要是真信,那就呵呵了,就等一輩子那個等不來的人吧。
毒雞湯害死人。哪里有天生就一模一樣的人?哪里有遇見就彼此完美的合拍?就算星座、五行、屬相、血型、身高差年齡差都配對,也可能是王重陽和林朝英,看起來兩人的相似度都能復(fù)制粘貼了,但就是練不成合體技能。
所有的靈魂伴侶,再先天合適,也都是后天磨合出來的。需要在外人看不見的痛里,點滴打磨成彼此合適的狀態(tài),才拼圖成一份靈魂契合的完整。
靈魂伴侶,絕不是兩個人一開始就完全相同,而是在于,我愿意對你認同、愿意為你改變。
為什么“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因為相愛是只管優(yōu)點可愛,相處是要把缺點安放。
在可令人期待的范疇內(nèi),最感人的愛情,并不是瑪麗蘇劇里可生可死的為你送命,那樣的情感需求一般人一輩子也用不上。在日常中真正感人的愛,是肯認同對方,肯改變自己。
別說為你犧牲掉頭了,為你服軟低頭都難,那還談什么愛你,談什么付出?
所有不愿為對方的感受而改變自己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
完全不能因?qū)Ψ降挠^念而改善自己的說愛你,都是假招子。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都在抱怨她/他就是總不在乎你、總招你生氣、總說自己天生就這樣、總是改不了那些惹你炸毛的壞毛病……那你可能是找了一個假的男/女朋友,就別留著過年了,好走不送。
而唐朝時候,朱慶馀寫的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其實是一種很適用于日常相處的情懷。詩中描繪的是新嫁婦問詢丈夫,自己畫的眉形,夫家人能不能喜歡?會不會接受?而朱慶馀自己,是在借此詩問考官,我的才學(xué)行不行?能不能被錄用?
而在當(dāng)今,這句詩演化的,是一種很可貴的心意。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是否還保留有真心問詢對方心意、愿意據(jù)此調(diào)整自己的意愿呢?是否總抱怨為什么不是你來適應(yīng)我?為什么要我來取悅你?但是,讓步并非就等同于取悅和投降,關(guān)照對方才說明真正心疼和在乎。
事實上,在基于感情的二人相處里,沒有投降不投降,只有在乎不在乎。
所有那些看上去令人羨慕的,思想觀念那么投契、行為舉止那么默契、愛好喜惡那么相契的靈魂伴侶,他們都有著肯為對方去調(diào)整、去改善、去修正自我的心意。
這才是好的愛情里最重要的一點。面對異同,姿態(tài)不是強硬的而是柔軟的,感到為難,選擇不是自我的而是為你的。
伴侶間最可貴的靈魂,是體貼柔和的靈魂,而非自私冷漠的靈魂。
靈魂伴侶,不是不爭執(zhí)不吵架,而是能明白爭吵之后,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制造問題,是為了加深感情,不是為了破壞感情。
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不可能永無爭吵,除非是壁壘重重、漠不關(guān)心。
就像金庸《鴛鴦刀》里說:“夫妻若是不打架,那還叫什么夫妻?有道是床頭打架床尾合,你見過不吵嘴不打架的夫妻沒有?”
對于自己的身邊人,但凡會在意、但凡要有意見發(fā)表、但凡產(chǎn)生相互干預(yù)、但凡深深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就總會有看不順眼的地方,總會有感覺不爽的時候,總會有自己心理預(yù)期沒達到的事情。
憋不住火,受不住委屈,就想吵吵一頓怎么辦?
那就吵唄!
吵架,也是交流方式的一種。
關(guān)鍵在于,吵架之中不能語出傷人,吵架之后記得達成共識。
北宋大詞人歐陽修有一首《玉樓春》,活靈活現(xiàn)地記錄了夫妻倆拌嘴吵架的樣子。歐陽修并沒說是寫的是他自己,但是詞里那細節(jié)、那詳實、那源于生活而并沒有高于生活的本真講述,讀完總讓人感覺好像知道了什么:
“夜來枕上爭閑事。推倒屏山褰(qiān)繡被。盡人求守不應(yīng)人,走向碧紗窗下睡。
直到起來由自殢(tì)。向道夜來真?zhèn)€醉。大家惡發(fā)大家休,畢竟到頭誰不是?!?/span>
啊,原來你是這樣的歐陽修?。ㄗ髡咦约翰⒉怀姓J)
他講的是:一天夜里,夫妻倆躺在床上扯閑篇兒,扯得都快睡著了,也不知道丈夫說了句什么嘴欠的話,氣得媳婦掀了被子就走人,一邊走一邊還氣憤地說,你自己睡吧,我上窗戶底下睡去!你以后就自己一個人過吧!嚇得丈夫趕緊跟過來一個勁兒地賠不是,結(jié)果還是被氣頭上的媳婦給“滾滾滾”地轟走了。
第二天一早,睡得迷迷糊糊的丈夫一睜開眼,爬起來就接著去賠禮道歉,說都怪我昨晚上喝多了胡說八道,好老婆大人大量,就原諒我這一回吧!當(dāng)妻子的呢,也聰明得很,就坡下驢地說,哎呀誰都有不是,那都是說的氣話,算了算了,看你下回還敢不敢。
就這樣,一場夫妻夜話引發(fā)的口舌之爭,在一個服軟、一個讓步的笑鬧里,就這么過去了。
歐陽修拿此事來填詞的行為透露出的信息量好大,最起碼是:
這兩口子,不僅沒有因為這次吵架而記仇,反而感覺溫馨和甜蜜,所以喜滋滋地寫下來唱出來,歌頌他那吵不散打不斷的美好姻緣。
所以靈魂伴侶的塑造,可能正是一次又一次吵出來的,是為了真正解決矛盾,為了彼此不能將就的分歧而爭執(zhí)。
但良性的吵架,能是智慧而有效的溝通。爭執(zhí)過后,取得共識,避免再次爭端,寫就更多順合。
靈魂伴侶,不是興趣性格都完全一樣,而是我能欣賞你的喜好,你能補充我的性情,我們彼此理解和尊重,甚至互相學(xué)習(xí)和助益。
胡斐好武,苗若蘭反戰(zhàn),兩人在人生最主要的愛好上完全迥異,他們不是依然相互吸引嗎?并不影響胡斐欣賞苗若蘭的知書達理,苗若蘭珍惜胡斐的豪情大氣。
郭靖憨直,黃蓉狡黠,兩人的性格情緒和行為做派完全不同,他們不是依然相處和諧嗎?郭靖的心胸也開闊了黃蓉,黃蓉的靈活也提升了郭靖。
好的搭配,不是絕對雷同的兩個人重復(fù)累加,而是都帶著各自的精神世界,加入了對方的原有世界,讓兩人的世界都更廣闊、更豐富、更立體。
好的感情,是有興趣來了解和學(xué)習(xí)對方,也有能力去擴充和幫助對方。
好的伴侶,是因為有了你,我也成為了更好的我。
就像舒婷《致橡樹》里寫的相依相伴的愛情樣子: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dān)寒潮、風(fēng)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靈魂伴侶的兩個人,不是要一模一樣的生命形態(tài),而是能各有各的精彩,卻能互相扶持提升,共同成長進步。
兩個人能成為靈魂伴侶,是愿意付出和奉獻,是懂得守護和珍惜,所以有心靈的全然交付,有靈魂的彼此歸依。
像沈從文說他珍愛的張兆和:“我行過很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shù)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dāng)最好年齡的人。”
像錢鐘書和楊絳的相知:“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jié)婚,遇見你,結(jié)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像沈復(fù)回憶與蕓娘此生不夠、再盼來世的夫妻生活:“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矣?!?/span>
你的靈魂在哪里漂泊?你的靈魂愿與誰相依?當(dāng)兩個靈魂終于遇見,請記得,也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安歇,而是彼此珍重的一生修葺。
國學(xué)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