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媒體報道稱教育部發(fā)出通知,從2018年9月起,開始推行新的減負政策,即小學生推遲上課時間至8.30,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點整。雖然這一通知尚未在全國全面實行,但關于中小學生減負問題,一直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目前,浙江、黑龍江已經率先實施這一減負政策,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于在小學施行早上推遲上學工作的指導意見》,黑龍江省教育廳印發(fā)《關于推后全省中小學生早晨到校時間的通知》。其他省市也計劃實行。此舉目的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
為什么要在小學施行早上推遲上學改革?
1、推遲上學可確保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
推遲上學的立足點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腦科學研究表明,睡飽、吃好對這一階段孩子的大腦發(fā)育至關重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明確“家校配合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睡眠時間”。推遲上學時間,可以讓孩子們多睡一會,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使他們更有精神、情緒更好,為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提供積極保障。
2、推遲上學可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早餐時間
早餐是人一天中十分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餐,或者早餐的質和量不夠,容易引起能量和營養(yǎng)素的不足,降低上午的學習效率。推遲上學時間,可以讓孩子們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吃飽、吃好早餐,家長們也有機會為孩子準備品種豐富、營養(yǎng)全面的早餐,從而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3、推遲上學可使幼小銜接更為自然
推遲上學,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自由上學模式轉入小學的制度化模式,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有一段過渡適應期。推遲上學時間,一年級學生與幼兒園上學時間基本一致,可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幼小銜接環(huán)境。
這本該是一條好消息,學校推遲了上課時間,讓中小學生能夠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早餐時間,卻沒想到也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焦慮與質疑。家長群里有不同的聲音,教育工作者圈里也有各異的看法。
上學推遲孩子就能睡飽嗎?
從現階段看,延遲上學時間可能會成一大趨勢。但在實踐中,這是否真能有效增加學生的睡眠時間,不少人也表達了擔憂。
“學生睡覺時間實際是由作業(yè)時間決定的。”一位教育界的業(yè)內人士說,現在放學后的時間,也被作業(yè)填滿。這些功課占用的時間越來越長,學生休息、自由掌握的時間越來越少,睡眠時間自然會不足,這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周而復始。
這位人士表示,推遲上學的改革固然好,但如果不和其他改革同步推進,恐怕無法從根本保障孩子充足的休息。
家長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學時間沖突
很多家長表示:學校既然推遲了上課時間,那就意味著上午本該有的4節(jié)課縮減為了3節(jié),讓學生的上課時間大大減少,到時候學習成績下降了找誰負責去?
還有一些家長也擔心,學生上學可以推遲,但負責接送孩子的家長上班時間并未調整。其中的時間真空,恐怕又會催生出各類“早托班”。
大多數二線城市的上班族是8:00或8:30上班,現在教育部規(guī)定,中小學生到校的時間不能早于8:00,上課時間不能早于8:30,這就與眾多家長上班時間發(fā)生了沖突。
送了孩子再去上班,保準遲到,以前孩子早到校,還可以送完孩子,不耽誤上班,如果家里沒有老人幫忙接送,這個問題就很難解決。
現在上學時間延遲了,該把孩子放到哪里去?就差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左右,這段時間誰來看管孩子也成了問題。
學習時間減少,壓力反而更大?
盡管學校和老師也希望孩子們能有個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童年,但在分數決定一切的大前提下,高考就擺在那里,推遲上學時間等規(guī)定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就容易被打折扣。
推遲早上上學勢必將會對教師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吧蠈W時間往后推,孩子們在校讀書的時間也會相應地減少,這種情況下,老師的教學質量要保證,效率就要提高?!币晃恍W校長說,“若真的推遲上學時間,課時量也不可能變少,學生依舊要參加中高考,學校依然有升學率的問題,依然要評比。即使學生減少了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回家還是要繼續(xù)學,因為那些要求掌握的知識一點兒也不會變少?!?/p>
在家長眼里,天大地大沒孩子成績大。孩子推遲上課,意味著孩子學習時間少了。不少家長焦慮:“孩子不用早起,可早晨是孩子最佳讀書時間。學習減負了,孩子成績落后了,誰來負責?”
推遲半小時上課,家長的發(fā)愁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沒有考慮到孩子和家長的實際情況。政策實施之后,對家庭和孩子都會有短期的影響。不過任何政策都具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很難兩全其美。家長和孩子還是要盡快地適應政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