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長沙人最普遍的10大不良生活習慣公布 熬夜排第3

稿源:長沙晚報
2019-05-07 4:32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科學技術進步,工作節(jié)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我們正經歷的一切,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3月18日起,長沙晚報推出“最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網絡有獎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3855份。調查結果顯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久坐不動、運動不足和經常熬夜,成為長沙人最普遍的不良生活習慣。

  5月11日,長沙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將和長沙晚報聯合啟動長沙首屆健康生活節(jié),向市民宣傳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健康意識,倡導每個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共建共享健康長沙。

  1 問卷結果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成最普遍的不良生活習慣

  此次調查問卷涉及了20個對健康影響較大的不良生活習慣。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中,被提及最多的前10位依次是: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73.83%),久坐不動、運動不足(61.74%),經常熬夜(46.98%),輕視定期體檢(40.94%),喝水不足(36.24%),與家人缺少交流(30.87%),喜歡高油、高鹽或高糖飲食(23.49%),不吃早餐、飲食無規(guī)律(22.15%),抽煙(14.77%),經常吃外賣(11.41%)。此外,以下5種不良生活習慣也比較常見:經常吃夜宵(10.07%)、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9.4%)、嚴重挑食(7.38%)、過量飲酒(6.71%)、大量嚼檳榔(5.37%)。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yī)師王曉華分析,排名前幾位的不良生活習慣,都和電子產品的普及、工作壓力加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等關系密切,而且這些習慣之間相互影響。

  此外,愛抽煙、大量嚼檳榔仍然是一些人難改的壞習慣,被調查者本人或其家人每天至少抽一包煙的占31.55%,每天至少嚼一包檳榔的占18.45%。長沙夜生活豐富,“夜貓子”的一天常常在吃完夜宵后才結束,22.15%的被調查者每周吃一兩次夜宵,8.06%的人每周吃夜宵3次以上,有的甚至天天吃。不少長沙人的飲食習慣偏愛重口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少于6克,被調查者中能堅持做到的只有20.81%,38.26%的人對此從沒注意過,4.7%的人經常超量,還有36.24%的人注意了烹調時的食鹽用量,卻沒注意醬菜、腌菜等過咸食品的攝入量。

  “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各種慢性病日益年輕化,但市民對體檢的重視程度非常不夠。”王曉華指出,從調查數據看,僅55.7%的人能做到每年一次體檢,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體檢只是走過場,對體檢結果不重視。此外,36.91%的被調查者要到不舒服的時候才去醫(yī)院,7.38%的人從來沒有參加過體檢。

  專家指出,即使做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仍有一些疾病難以完全預防,而且多數慢性病尤其是癌癥,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定期體檢、科學篩查非常重要。以高發(fā)的肺癌為例,在沒有肺癌篩查之前,我國肺癌確診時有將近80%的患者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機會,5年生存率僅為16%左右;如果早期發(fā)現,這個數字可以提高到70%以上。

  2 健康提醒

  這些方法或能幫你改掉“時髦病”

  5分鐘不打開一次手機,就覺得渾身難受;從事“坐家”的工作,忙得沒時間健身;白天疲勞犯困,一到晚上就興奮睡不著……這些長沙人最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是現代人的“時髦病”。記者請有關專家給出一些“可行的”建議幫你改掉它——

  A 戒掉“電子產品依賴”,試試延遲的、有節(jié)制的滿足

  本次調查中,69.23%的男性被調查者認為自己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而女性被調查者中這一比例高達76.29%。69.13%的被調查者每天使用手機、電腦超過4小時,其中使用4~8小時的占38.26%,8~12小時的占24.16%,還有6.71%的人群每天面對電子屏幕12小時以上。很多被調查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今的孩子還沒學會說話就先學會了玩手機,很多退休老人也成了智能手機的重度用戶。

  湖南省腦科醫(yī)院酒癮網癮中心主任、成癮醫(yī)學博士周旭輝表示,對電子產品成癮,不僅會讓人在心理上產生依賴,還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社會功能等帶來不利影響。電子產品占據了原本用于睡眠、健身、聚會、陪伴家人的時間,讓人的精力、視野、人際互動大打折扣,視力下降、睡眠障礙、頸椎病、腱鞘炎等疾病也會不期而至。

  在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今天,怎么避免對其過度依賴?周旭輝建議,首先要有健康意識,對電子產品可能帶來的成癮有所防范,限制業(yè)余時間對手機、電腦的使用,回家后將手機放在視野以外的地方,做一些不用手機的事情,如家務、鍛煉、和家人聊天等。其次,要主動地、有意識地管理電子產品的使用,如設置鬧鈴,提醒自己1小時以后才能看一次手機。這樣延遲的、有節(jié)制的滿足,也有利于降低對電子屏幕的依賴。第三,要建立新的健康的興奮點,如健身、閱讀、烹飪等新的興趣愛好,空虛、無聊的時間少了,對手機的依賴自然會減少。

  周旭輝特別提醒,兒童、青少年自控能力差,是屏幕依賴的嚴重受害者。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減少兒童、青少年與屏幕親近的機會,增加陪伴孩子閱讀、游戲、運動的時間。

  B 不當“坐家”,做家務也能增加運動量

  本次調查中,78.52%的被調查者每天坐著的時間超過4小時,其中4~8小時的占51.01%,8~12小時的占26.17%,還有1.34%的人每天久坐12小時以上。調查還顯示,能每周堅持3次以上運動的人不足30%,每周一次、兩次運動者分別占22.82%和17.45%,幾乎從來不運動者超過30%。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病亞??浦魅蝿⑦\海教授表示,久坐不動對身體的傷害遠不止肩頸、腰椎疾病,還會影響心臟血液循環(huán)。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人老覺得渾身沒勁,久坐導致的體重增加,還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的風險。長期久坐還會使人體的免疫因子變得遲鈍、無能,增加患其他重病的可能性。

  劉運海建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讓運動不再成為負擔。充分利用上下班、午休、工作間隙等“零散”時間運動,比如改開車為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上下班,公交車可以少坐幾站,步行一二十分鐘。在工作時建議設一個鬧鐘,每坐40分鐘起身運動10分鐘,如果不方便運動,也應經常站起來做些伸展活動。

  “很多人都知道每天步行6000步的重要性,但很多忙碌的上班族難以做到。”劉運海建議上班族通過家務勞動來增加運動量。他舉例說,以下家務勞動可分別折算為1000步的運動量:洗碗、熨燙衣物15分鐘,做飯或準備食物13分鐘,擦窗戶11分鐘,手洗衣服9分鐘,掃地、拖地板8分鐘等。

  C 每天定時關手機,可根治強迫性晚睡

  本次調查顯示,38.25%的被調查者每周至少熬夜3天以上,其中19.46%的人幾乎天天熬夜。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中,熬夜被歸為2A類致癌物。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副主任楊放如副教授建議,想改掉強迫性晚睡的習慣,建議首先要限制自己深夜玩手機、追劇的行為,在每天22時主動關掉手機,形成到點就睡的條件反射。如果經常因加班被迫晚睡,應該學會更好地安排時間,解決拖延問題,盡量不把工作拖到晚上。如果晚睡習慣已經養(yǎng)成,建議把早上的鬧鐘定得比平時早一個小時,這樣到了晚上,身體的疲憊感自然就會襲來,就更容易早睡。多參加運動,讓身體和心理同時渴望睡眠,也是逐漸養(yǎng)成早睡習慣的好方法。

  3 專家分析 健康知識尚難轉化為健康行為

  長沙市疾控中心健康促進科科長周婧瑜分析,當前,互聯網自媒體逐漸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但是網上一些存在誤區(qū)和盲區(qū)的健康信息,很容易誤導受眾。長沙疾控部門近年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讓真正權威、靠譜的健康知識深入人心。

  從近年長沙市居民健康素養(yǎng)調查情況看,隨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的加強,居民健康素養(yǎng)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依然存在城鄉(xiāng)地區(qū)和人群間發(fā)展不均衡,市民對各類健康問題的認識水平不均衡。總的來說,居民基本健康知識與理念素養(yǎng)相對較高,但健康知識尚不能有效轉化為健康行為。

  健康素養(yǎng)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等三方面。根據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論,行為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和形成行為三個過程。健康知識的獲取相對容易,但由知識轉化為信念,進而轉化為健康行為,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受內因、外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4 健康倡導  每個人都應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推動“以治病為中心”的治療觀念向“以健康為中心”的管護理念轉變,迫切需要提升公眾的健康素養(yǎng)。當每個人真正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才能變被動醫(yī)療為主動管理,落實大衛(wèi)生、大健康觀念。

  近年,長沙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衛(wèi)生與健康方針,不斷完善公共衛(wèi)生應急平臺和體系建設,人均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經費標準從2009年的15元提高到目前的55元,實施14大類55項國家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率先實施了“城市癌癥篩查干預”“腦卒中篩查干預”“口腔疾病篩查干預”等國家項目近10項。全市已創(chuàng)建健康小屋、健康騎道、健康步道、健康公園、健康餐廳、健康社區(qū)等各類健康支持性設施400余處。在新一周期城鄉(xiāng)居民健康促進行動中,從健康教育、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服務等方面和環(huán)節(jié),實現衛(wèi)生和健康工作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建設健康長沙不是把醫(yī)院越蓋越多,更不是醫(yī)療費用越來越高,而要努力做到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長沙市衛(wèi)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周敏表示,推進健康城市建設,衛(wèi)生健康職能部門、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要成為市民健康的教育者和守護者,引導每一位市民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成為健康生活的踐行者、傳播者。

【作者:全媒體記者 彭放】 【編輯:譚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睡眠時間如何調整過來?
疾病離我很遠?圖樣圖森破!
減肥的第一步:戒掉4個發(fā)胖“惡習”,讓你慢慢瘦下來
為什么我國糖尿病患者上億?因為這些生活習慣很多人都有。1.暴飲暴食、大魚大肉2.熬夜晚睡3.久坐少運...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傷腎?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