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忽然腿抽筋,往往容易叫人從夢中驚醒。中醫(yī)認為,腿抽筋的時候不妨試試穴位按摩。緩解疼痛的同時,還可以活血消腫、疏肝利膽。
此穴具有疏經(jīng)通絡(luò)、散瘀活血、清熱解毒等等作用。常用于治療下肢萎弱、偏枯、酸楚腫痛、小腿拘急痙攣等等。
位置:位于腘窩正中,腘橫紋中點。
按摩方法:用兩首拇指端按壓兩側(cè)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一次,連做10~20次。
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重要穴位之一,常用來治療小腿肚抽筋、腳部勞累、膝蓋勞累、腰背痛、腰腿痛、便秘、脫肛、痔瘡等等。
位置: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當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時。肌肉分成人形,承山穴就在人字凹陷處中間。
按摩方法:按壓穴位時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穴位,從外側(cè)按壓約2分鐘。
飛揚穴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為膀胱經(jīng)跗陽至陰,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的在本穴位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
位置:位于小腿后外側(cè),承山穴外下方1橫指處。
按摩方法:正坐,垂足,分別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揉左右兩側(cè)穴位,每次按揉1~3分鐘。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
它具有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luò)、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效。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贏瘦。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外膝眼下四指寬,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按摩方法:端坐凳上,四指彎曲按放在小腿外側(cè),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里穴處正確位置作點按活動,一按一松,連做36次。兩側(cè)交換進行。注意!按摩需要在飯后一小時后進行為宜。
好了,小伙伴們,今天就給你們介紹這幾個穴位,回去試一試,喜歡別忘了點贊加關(guān)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