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人文/歷史 世界高校排名 上海交大 巴黎礦院 500強 | 分類:中西文化 |
今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的“2007世界大學學術(shù)排名”(參考資料:http://ed.sjtu.edu.cn/rank/2007/ARWU2007_Top100.htm)。按照這個排名,世界排名前10位大學是:1.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 2.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 3.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 California - Berkeley); 4. 劍橋大學(niv Cambridge); 5.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 Tech (MIT)); 6. 加州理工大學(California Inst Tech); 7.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 8.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 9. 芝加哥大學(Univ Chicago); 10. 牛津大學(Univ Oxford)。東京大學是亞洲大學中排名最靠前的,排在第20位。在中國(包括香港、臺灣)高校中,臺灣大學排名最高,排在161位,中國大陸排名最靠前的學校為清華大學,排名167位,北京大學排名228位。其中在中國大陸高校中,清華大學排名最高,排在167位,北京大學排在228位。
上海交大版的“世界大學學術(shù)排名”主要采用國際認可的學術(shù)成果與學術(shù)表現(xiàn)作為主要評比指標,具體包括下列四大類——教育品質(zhì)、教師品質(zhì)、研究成果及機構(gòu)規(guī)模,和六項指標內(nèi)容——畢業(yè)校友及教師獲得Nobel及Fields獎情況、教師論文高度被引用情況、Science和Nature論文發(fā)表情況、SCI與SSCI論文數(shù)以及機構(gòu)規(guī)模。這些都是硬指標,所以排名在后邊的大學也無話可說。“清華”、“北大”(北大人喜歡說“北大”、“清華”)一直被稱作中國的的“最高學府”,但在交大這個排名中,北大與清華相差了61位,而且北大居然排在了南京大學之后。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稱因為工科更容易出論文,偏重文科的大學可能會“吃點虧”。北京大學相關(guān)人士聲稱“對于各種各樣的大學排名,北大一向不發(fā)表任何評論,只想做好自己的事兒”。
不過,交大的排名榜居然在國際上引起了若干負面反響——發(fā)牢騷自然不是占盡了“先機”的美國或者英國,而是最高排名為第39位(巴黎六大)的法國。法國人可不像北大人那么大度,巴黎高等礦業(yè)學院(L'Ecole des Mines de Paris,被上海交大排在305-401之間)耿耿于懷,自己也開發(fā)了一套世界大學排名,在今年9月底張榜公布(PROFESSIONAL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得到法國媒體的廣泛報道。其中法國《論壇報》La Tribune)的報道標題是 Classement des établissements d'enseignement supérieur : l'Ecole des mines riposte à Shanghai(高等院校排名:礦院反擊上海),《世界報》的標題稍微和緩:L'Ecole des mines tente de répondre au classement "Shanghaï" des universités(礦院試圖回應上海的大學排名),但依然點出上海交大叫板。
我們可以想像,法國人的排名提高了法國院校的地位,但是提高到這種程度還是令人驚訝:在前十名中,有5所法國院校。這5所院校分別是:排名第四位的巴黎綜合理工大學(L'Ecole polytechnique )、第五位的巴黎高商(HEC)、第八位的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 第九位的國家行政管理學院(l'ENA)以及排名第十位的巴黎高等礦院(l'Ecole des mines)。其中第5、8、9名根本就沒有進入上海交大排行的前500名。
很顯然,巴黎礦院的排名標準與上海交大不同。那么到底這兩者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呢?根據(jù)巴黎礦院公布的資料,他們的排名與上海交大出發(fā)點不同,主要考慮了世界企業(yè)500強CEO的學位和畢業(yè)學校(包括大學、碩士、博士)。用這樣的方法,巴黎礦院排行榜上的中國院校排名也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浙江大學排名第34位(交大排行榜上在203-304之間),北京郵電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大、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并列89名,清華、北大不見了蹤影。到底是那些中國的CEO使得這些中國院校上了法國人的排名榜呢?根據(jù)法國人提供的資料,這些中國院校的出線是因為:
COFCO (中糧集團,500強第463名)劉福春,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畢業(yè)
China Telecom(中國電信,500強第279名)王曉初,郵電大學畢業(yè)
State Grid (國家電網(wǎng),500強第32名)劉振亞,山東大學畢業(yè)
Shanghai Automotive(上海汽車集團,500強第475名),胡茂元, 上海交大畢業(yè)
China First Automotive Works(中國一汽,500強第470名)竺延風,浙江大學
這樣看來上海交大排名與巴黎礦院排名標準完全不同,結(jié)果自然也不同,一個是中式餃子,一個是法國面包,說可比也不可比,所謂“巴黎反擊上海”不過是個新聞噱頭而已。就我個人而言,看了巴黎礦院的評選標準,多少有一則以喜,一則以愧的感覺。愧的是自己沒有作為,不能讓中國或是法國的母校榜上有名;喜的是,如果把巴黎礦院的排名標準推廣開來,比如考慮中國的財富排行榜上那些富豪們的母校,那說不定咱們的一些中小學都可以上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