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上次跟大家分享《閱讀要指讀嗎?出聲不?……》(點擊文字查看)之后,收到很多讀者朋友的留言,有朋友問:看過很多的閱讀策略,有說指讀的,有說不能指讀的,怎么辦?
其實,指讀是一個階段,不是所有孩子都必經(jīng)的,但大多數(shù)孩子需要。只要孩子沒有增漏字、跳行,就不用了,開啟默讀挺好的。
還有一個問得比較多的問題:什么時候可以開始默讀?怎么練習(xí)?
我結(jié)合大大的學(xué)習(xí)實踐,以及一些老師和媽媽們的建議,給大家聊聊默讀訓(xùn)練三步曲,也歡迎各位爸爸媽媽留言討論:)
大大二年級半期后沒多久,有天回家跟我說:“我要開始練習(xí)默讀啦!”
我忙問:“這么快?”
她頭也沒抬:“媽媽,你趕緊忙完,然后我告訴你怎么做?!?/p>
那一瞬間,我怔住了,嗯嗯,你是老大。
關(guān)于默讀,我也算研究好一陣子了:默讀要在朗讀基礎(chǔ)上進行,朗讀流利、正確、有情感了,開啟默讀練習(xí)才更有效。
按大多數(shù)孩子的閱讀情況來說,一、二年級朗讀練習(xí)會多一些,然后逐級開始默讀過渡。如果按照文體而言,常識性文章適合默讀,而文藝類作品則需要朗讀多一些……Anyway,先朗讀、再默讀,一來可以為孩子的閱讀技能打好基礎(chǔ),二來可以促進孩子閱讀理解之類的思考。
理論我是懂了,實操還在搗鼓中,就且聽著這小大人兒的吧!
按大大要求:
我要先給她讀一遍,呃……中篇故事吧,16頁;
然后,她自己再默讀。
她書的擺放很隨意,一會兒平放在桌子上,一會兒又立在桌子上。
“???這么簡單?!孩子,你別蒙我呀!”
“真的,我們老師就是這么說的?!?/p>
好吧~~她們的朗讀打卡已經(jīng)變成默讀打卡了??赡x是不出聲的,大人看不出、聽不到,這分怎么評?有一回,閑得無聊去翻看群里的家長評分。有媽媽評價:
默讀評分?我聽都聽不到,怎么評?
笑瘋!但就是這個道理啊~~這個閱讀法,大人無法判斷,確實不知道有沒有效。
逼慌了,去約聊大大的語文老師,又趁著周末去找朋友們?nèi)〗?jīng),受益匪淺!
到底什么是默讀?
默讀是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不發(fā)聲地讀書。
解讀更細的話,可以有下面4點:
1)不動嘴。凡是動嘴的叫“默”朗讀,都不是“真”默讀。
好拗口吧?就是這個理兒?!澳崩首x的速度和質(zhì)量都是跟不上默讀的。
2)思考同步。孩子邊默讀邊思考,在默讀中質(zhì)疑、提問、欣賞,可以促進默讀深入。
3)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朗讀時的“標(biāo)、讀、圈、讀”中也有“圈”在里面。
默讀也得動筆圈圈、寫寫,將重點詞、句圈出來,提高思考質(zhì)量。
4)速度要求。
我們先看看《語文新課標(biāo)》:
老師強調(diào):默讀對速度的要求,有可能從5年級往前提了。要孩子既會精讀,“咬文嚼字”,又要會速讀,“一目十行”。
要求不低對不對?怎么練習(xí)呢?
接下來看看我們的默讀訓(xùn)練三步曲。
簡單易行的默讀訓(xùn)練三步曲
默讀訓(xùn)練主要有三個步驟,分別是聽讀、看讀和立讀。
這些自創(chuàng)名詞,我細細想來,覺得不能比這仨更生動,于是直接將“原詞”分析開來。
STEP1:聽讀
需要爸爸媽媽配合:家長先為孩子“朗讀”。
要求:孩子指著,不動唇、不出聲。
這簡單的一步,富含深意。
首先,“聽朗讀”能訓(xùn)練孩子的聽力,而且家長“讀”與孩子“聽”的過程,是最好的親子交流機會。布什總統(tǒng)家的祖?zhèn)髅卦E就是家庭朗讀活動。
父母給孩子朗讀,能建立孩子必備的知識體系,引導(dǎo)他們踏上優(yōu)秀的閱讀之路。
需要提醒的是,一開始要選擇孩子喜歡的書,因為過度急著教孩子閱讀,將產(chǎn)生負面影響。
第二點,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因為家長朗讀時的語意停頓,孩子會更容易理解書的意思。
大大的好朋友D,學(xué)前班就可以獨立閱讀了。D媽跟我分享: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路上,一直堅持親子朗讀。如今,D在二年級上期就開啟默讀了,而且語文閱讀理解在班里很拔尖。有了這一過程,真的不用擔(dān)心孩子讀不明白了。
STEP2:看讀
這是孩子的個人行為。
要求:書放在桌面,用手指著、不動唇、不出聲——這便是“指讀不出聲”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默讀有速度要求、是跳躍式學(xué)習(xí)過程,孩子在讀書時不可能一字一句地讀、字字入眼。如果一開始不“指著”,就容易陷入“囫圇吞棗”式默讀,有可能漏掉重點詞,就得不償失啦。
默讀初學(xué)者,最好用“指著”的方式,以“讀懂”為前提,如果沒看清、沒懂的,可以“回看”;慢慢適當(dāng)?shù)丶涌焖俣取?/p>
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這些練習(xí)都是朗讀OK 之后開啟的。如果忽略這一步,孩子往往在默讀后毫無收獲,讀不懂文字的意思,品不出語言的味道。
STEP3:立讀
要求:孩子立起書來,不指著,讀出聲,即“出聲不指讀”階段。
需要爸爸媽媽在旁邊留意觀察,如果孩子“立讀”,可以不增漏字、跳行,恭喜寶貝!可以開啟默讀模式啦!
為什么STEP2和STEP3,書的擺放會不一樣呢?
老師回答:因為立起書是讓孩子在用“平視”的方式,可以看得多、看得快,更利于“一目十行”。如同我們看電腦,屏幕在前方,而不是下方。再者,孩子低頭低久了,也很累的。
教孩子多了,細節(jié)里全是經(jīng)驗。
會默讀,就一勞永逸啦?
養(yǎng)娃路上,我總幻想,孩子學(xué)成的每項技能、讀的每個故事、背的每首詩,以及養(yǎng)成的好習(xí)慣,都以疊加的方式節(jié)節(jié)攀升。
如果事情這么順利,該有多好?
都說幻想了,總是要破滅的~~
大大的默讀打卡叫停啦!全班叫停!
她讓我去問為什么,得到回復(fù):
讓學(xué)生邊讀邊想,讓他們找重點詞、句,做必要的圈點時,發(fā)現(xiàn)默讀檢查很不理想。
問起如何檢測默讀效果?老師超有耐心:
在課堂上用的招會多一些,比如讓孩子默讀完后,回答問題、分段、概括段意和歸納中心;讓娃們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有表情地朗讀,以及復(fù)述課文…都可以防止學(xué)生默讀時的不求甚解,培養(yǎng)他們邊默讀邊分析思考的習(xí)慣,提高默讀質(zhì)量。
同時,也建議爸爸媽媽們,在家進行一些簡單的訓(xùn)練和檢測。
在默讀訓(xùn)練中,重點抓“給娃聽讀――訓(xùn)練孩子看讀、立讀――讀后檢測”幾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孩子有質(zhì)疑是最好啦。
但要注意:每次讀后檢測提出的要求和問題不宜過多,別超過三項。
打個比方:
因為這篇文章短,我沒給先朗讀,讓大大自己默讀。
她讀挺快,提出質(zhì)疑:“媽媽,為什么藏了朱德扁擔(dān),還說心疼人家呀?”
“因為這樣,朱德就不用挑糧食了呀。”
仍是困惑的眼神:“那樣,他不還得找扁擔(dān)嗎?”
我和她爹笑慘了,不過也恰好說明,她邊默讀邊思考,讀進去了。
但是……即便孩子能提出質(zhì)疑,檢測答案也全對,對于默讀的偶爾測試是必須的!孩子起伏跌宕,我們要隨時觀察。
艾蔻碎碎念:
在練習(xí)默讀的路上,真心謝謝大大的語文老師,還有身邊超多idea又樂于分享的爸爸媽媽們。
大大的默讀說OK還為時過早,只能說練習(xí)路上看起來還行。
我是先從她喜歡的書籍入手的,如《西游記》、《鯉魚跳龍門》、《三國演義》的一些節(jié)選故事,頁碼蠻多,我先朗讀一部分,給制造點兒懸念,弄得她心癢癢,然后引導(dǎo)她默讀剩余部分。我超喜歡跟她“聊書”,依偎在被窩里,分享各自的想法,抑或覺得書里的“不足”。如果做成話劇、拍成電影,那必須成為周末的重要節(jié)目。
對了,D媽給分享了一個小訣竅。在孩子默讀時,拿著不認識的字問你,我們需要告訴孩子:或者跳過,或者去“蒙”和“猜”,但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文。因為,這恰恰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有家長問:為什么我們小時候不講究指讀、默讀,仍然讀蠻多書,速度也不慢?
回頭想想,那時能有大把大把時間閱讀的我們,是多么幸福。如今,孩子們的時間已經(jīng)被各類學(xué)科知識、補習(xí)班、特長興趣分得七零八落,也是慘。
如果我們有招有式,又能順應(yīng)孩子興趣,干點兒有效率的事兒,何樂而不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