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蔥,是一種受大眾喜愛的農(nóng)作物。我們不光能在一碗香噴噴的面條上面看到白白綠綠的蔥花;更能從各種美味鮮湯中看到它漂浮的身影。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調(diào)味料,它的種植價值很高,同時也是一種適應(yīng)性強、較好栽培的作物。那么,小香蔥要想做到無公害的全年栽培,就要步步為營,直取豐產(chǎn)。
①選好種植環(huán)境:首先我們要知道,小香蔥是一種溫度適應(yīng)性較強的作物,所以四季皆可種植;但它在20°左右的溫度環(huán)境下的生長溫度是最為適宜的。種植選地,最好是選擇地勢高、較干燥的沙性土質(zhì),并做高畦苗床,在種植前深翻晾曬。它對水分的需求較小,但卻不耐干旱;它對光照的需求適中,過強光照容易致使老化。播種前,應(yīng)對苗床澆水;并在播種完成后,播種處需覆蓋一層薄薄的細土,然后澆水。畦面上應(yīng)做相應(yīng)的遮陽措施,可采取遮陽網(wǎng)、鋪稻草等方式起一定遮陰作用;在長出葉子前,如土壤干掉,應(yīng)適當澆小水以保證土壤的濕潤。
②做好品種選擇:推薦的品種有四川小香蔥、魯蔥1號、四季米蔥等,或者也可根據(jù)各地長期種植的較好品種做好因地制宜的選擇。小香蔥的播種時間大多處于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播前要用溫水浸種,浸種完成后晾干再播種。
③做好肥水工作:應(yīng)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需要注意的是,香蔥是一種根系不發(fā)達的作物,它的吸水能力較弱。所以要注意觀察土壤濕度,做到小水勤澆。
④做好定植細節(jié):幼苗的病殘都是不能要的,所以在栽前要做好篩選。篩選完成后,剪去選出來的幼苗的須根先端,留兩至三厘米促進其新根發(fā)育。可適當稀植,不宜種植過密,定植不宜過深,以3-5厘米為宜,目的在于把控蔥白長度,提高產(chǎn)量。栽后要及時澆一次定植水。
⑤做好田間管理:田間管理主要是追肥和追水、排水。定植緩苗后,要結(jié)合澆水每隔兩個星期施用一次尿素,直到收獲前半個月。同時還可以使用葉面肥補充植株所需,促進香蔥嫩綠。澆水要做到小水勤澆,前文也說了,小香蔥不耐澇但更不耐旱;所以也要做好及時排水,特別是下雨天過后。
⑥做好病蟲防治:發(fā)生于小香蔥身上的常見病蟲害有疫病、霜霉病、灰霉病、潛葉蠅、蔥蛆、薊馬等,防治的時候,要有綜合規(guī)劃,進行綜合防治,切不可純粹用藥。注意辨別缺素與病蟲害的區(qū)別,以生物防治為主,藥物為輔,增施有機肥,不要偏施氮肥。
⑦及時收獲上市:收割時間要選擇天氣晴朗的清晨或傍晚,一般來說,從返青到第一刀需要一個月多一個星期左右;第二刀一個月,第三刀3個星期多兩三天。收割時,刀口距土壤表面兩至三厘米,最好做到刀口整齊劃一。收割后,要進行耙地;并在傷口愈合后、新葉將出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