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國家林業(yè)局授予陜西佳縣“中國紅棗名鄉(xiāng)”稱號。
陜西清澗95年被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xiāng)”所產紅棗個大、皮薄、肉厚、核小、甘甜爽口,可溶糖、維生素、淀粉等含量遠遠高于全國各產地。
河南新鄭的“新鄭大棗”,素有 “靈寶蘋果潼關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譽。
陜西綏德棗林坪的“黃河灘棗”:果肉甜軟潤香,素稱“人參果”。
河北行唐大棗,產量占全國第五。行唐縣被中國特產之鄉(xiāng)推薦委員會命名為“中國大棗之鄉(xiāng)”。
山東樂陵,河北滄州的“金絲小棗”: 無核,含糖量高,掰斷可拉出絲;
河北黃驊的“冬棗”: 甜脆適合鮮食,在冬春上市;
山西的“板棗”: 板棗為中國四大名棗之首,品種來源:據《稷山縣志》記載,該品種系明朝由山東引入,栽培歷史400余年。因果形側面較扁,當地方言“扁”音為“板”,故稱“板棗”。果實性狀:果實中等大,扁倒卵形,上窄下寬,側面較扁。平均果重11.2克,最大果重16.2克,大小較整齊。果肩較小,斜圓,梗洼小而淺。環(huán)洼中等大,較深。果頂寬圓,頂洼廣、中等深。果面不很平整,果皮紫褐或紫黑色,中等厚,富光澤。很少裂果。果肉厚,綠白色,質地致密,稍脆,汁液中多,甜味濃,稍具苦味。含可溶性固形物41.7%,含糖量 33.7%,可食率96.3%,品質上等,適宜制干、鮮食和作醉棗。制干率57%,干棗含糖74.5%。核小,核內多無種子。在產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20日開始進入完熟期采收。
栽培習性:樹體較高大,枝條較密,干性弱,發(fā)枝力中等。萌蘗力強,根蘗生長勢強,19年生樹,樹高8.2米,冠徑5.2米。結果早,豐產穩(wěn)產。根蘗苗一般第二年開始結果,少數萌生當年就開花結果,15年后進入盛果期。棗吊平均坐果0.5個左右。 19年生樹,平均株產28.4千克,最高株產37.3千克。盛果期大樹,最高株產達200千克。經濟壽命長,300多年老樹仍能產鮮棗50千克。該品種對氣候適應性強,在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均表現(xiàn)良好。但對土壤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宜選擇肥沃之地集約栽培。果實著色后落果嚴重。干制紅棗,果皮脆硬,沒有皺紋,外表美觀。大肥碩,色澤紅艷,肉厚核小,質地細密,含糖分多,味道甘美,富有彈性,久儲不干,享譽國內外。
稷山板棗為山西十大名棗之首,主要產于稷山縣的城關、化峪、下曲3個鄉(xiāng)鎮(zhèn)。
板棗果實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為扁圓形,略帶上寬下窄狀,故名板棗,成熟后為黑紅色,果肉白綠色,制干后的好棗,皮無皺折,豐滿有彈性,肉淡紅色,即使壓扁仍可復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黃亮絲。含糖量31.33%,含酸量0.1%,每 100克果實中含維生素C499毫克,還含有鉀、鈉、鈣、錳、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為高級補品,藥用價值極高。1982年獲首屆農展會最高獎。1993 年山西農業(yè)博覽會金獎.目前,已開辦工廠加工成金絲蜜棗,大量出口外銷。稷山板棗樹的栽植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素有皮薄、核小、肉厚著稱于世。成為歷代皇室“貢品”。板棗含糖量高,并有鉀.鈉.鈣.鎂.錳.鋅.鐵.磷等多種微量礦物質元素。成熟的鮮棗,含糖量達31.33%,每百克含維生素丙為499.7毫克,制干后含糖量高達71.5%,各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均較鮮棗有所增長,藥用價值極高,對治療肝炎、降血壓、醫(yī)毒瘡、健腦、防癌和健脾強身,具有特殊的效果。稷山板棗,1957年進入國際市場;1961年在全省農博會上摘取116種紅棗桂冠;1970年參加廣交會,并遠銷北美.日本.和東南亞;1982年在全國常州紅棗鑒定會上,名列第一,被列為國宴食品;1986年獲全國首屆農博會最高獎;1994年獲全國林博會金獎;1996年獲北京全國食博會金獎;1999年獲北京國際食博會名牌產品;2000年在山東樂凌全國紅棗交易會上又獲金獎,深受廣大中部地區(qū)喜愛。
浙江的“義烏大棗”。
新疆若羌地區(qū)(塔里木樓蘭絲路)的“若羌栆”中國獨一無二的樹上吊干,冰川融水灌溉,最高溫差28度左右,華夏第一栆。
若羌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與昆侖山脈阿爾金山中間,東與甘肅、青海兩省相連,南與西藏接壤。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國消失,只留下處古城遺跡。樓蘭古城位于東經89°22'22"北緯40°92'55',地處新疆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出。樓蘭國的遠古歷史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時,樓蘭建立了國家,當時樓蘭受月氏統(tǒng)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為匈奴所轄。
若羌紅棗個大美觀,橢圓形,曬干為深紅色,才下果時肉脆棗甜,曬干后肉軟甜潤,吃后余香滿口。每100克紅棗含鈣100毫克、維生素31毫克、可溶性果糖74.88%、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537毫克,可食率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2%,中藥為藥引子。若羌縣雖然降水稀少但光熱源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若羌紅棗的生長。
新疆和田地區(qū)的“和田玉棗”。和田玉棗的營養(yǎng)和保健價值極高。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紅棗營養(yǎng)十分豐富。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含量達0.l-0.6克,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24,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人們贊大棗是“天然的維生素丸”。人們歷來就把紅棗視為極佳的滋補品。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之功效。
冬棗是山東沾化的特產,在秋末冬初成熟,果大脆甜,但不易儲存。
甘肅臨澤小棗:肉質致密,多汁,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維生素C含量高一般為662.7mg/100g,制干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韌性強,極耐貯藏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