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加班,吃得也放縱,重油重辣不忌口,這幾天下來,說話的聲音都變了。
隔壁桌小姐姐聽我扯著“公鴨嗓”開會、打電話,給我遞來一杯“加料水”,味道微咸微酸,還有一股柑橘清香。
嗯,是咸柑桔吧。
咸柑桔
小時候我喉嚨不舒服,菜媽都會給我泡一杯,確實是護(hù)嗓秘方。
只不過這“咸柑桔”怎么有點(diǎn)變樣?個頭大了許多,顏色也更棕黃。
小姐姐笑嘻嘻地說,當(dāng)然不一樣,這可是我們廣西人的傳家寶,腌制了好幾年的陳年咸檸檬!
廣西人愛吃酸,之前在南寧探店(←戳藍(lán)字跳轉(zhuǎn))已經(jīng)帶大家領(lǐng)略過滿大街的酸嘢。
這咸檸檬,也是不少人家都會腌制的。
腌制方法很簡單,用到的材料只有鹽、水和青檸檬,講究在時間,就像酒,越陳越香,放上數(shù)十年也不怕。
腌好的檸檬,除了平日里泡水,廣西人還會拿它來做菜,最有名的,就是檸檬鴨。
鴨子在各種酸料浸潤下,酸酸辣辣,濃香開胃。
第一次吃到它,我足足配了三大碗米飯,到最后連骨頭都嘬一遍!
今天得了小姐姐的“杯水之恩”,正好煮個檸檬鴨來回報她。
做檸檬鴨,講究料足味正。配料備齊,這菜就成功了一半。
咸檸檬是C位主打,此外還需要山黃皮、酸蕎頭、酸梅、酸姜、酸辣椒。(嗯,報完這一串名字,我又咽了一下口水·····)
別看配料多,其實都是廣西人家腌菜缸子里常見的。
咱們外地的小可愛沒有也不用慌,某寶搜“檸檬鴨配料”都能買到,而且還按分量配好,用密封袋裝著,一次一包,用著也方便。
秋冬也正是吃鴨子的季節(jié),這時候的鴨子不僅肥美,還滋補(bǔ)養(yǎng)生。
嫌鴨肉腥臊的小可愛,可要注意看了,跟著菜菜的法子做,保管你愛上。
鴨肉先冷水入鍋,煮出血沫;然后大火翻炒,逼出油脂和香氣,這樣處理完的鴨子,臊味會大大減輕。
酸料下鍋炒香,同鴨肉一起文火燜煮,浸透了酸香的鴨子,細(xì)膩入味,香氣撲鼻!
對了,你們一定要記得最后再放咸檸檬!否則容易發(fā)苦。
只需翻炒片刻,香氣立馬飄散整個廚房,檸檬鴨也就大功告成了。
那酸香,真是聞著就止不住口水!
- 檸檬鴨 -
[ 食材 ]
麻鴨1kg 酸茭頭10個 酸梅3-5顆 咸檸檬1個 山黃皮10顆 酸辣椒2個 生姜4片 酸姜3片 蒜3粒 紅椒1根 蔥2根 料酒1大勺 生抽3大勺 蠔油1小勺 老抽1小勺 糖1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鴨肉洗凈切塊,下鍋,加入沒過鴨肉的清水、2片姜、1大勺料酒,煮出血沫后撈出,用冷水沖洗干凈瀝干,待用
2.酸姜切粗絲,大蒜、酸茭頭對半切開,酸辣椒切圈,酸梅、咸檸檬去籽剁碎,紅椒切小塊,蔥切段
咸檸檬的核帶有苦味,不能入菜
3.碗中加入3大勺生抽、1小勺蠔油、1小勺老抽、1大勺白糖攪拌均勻
4.起鍋熱油,下入酸茭頭、酸姜、酸辣椒炒香后盛出
5.另起一鍋熱油,下姜絲、蒜小火爆香后,轉(zhuǎn)大火加鴨肉翻炒出油
6.加入山黃皮、酸梅和調(diào)好的醬汁,翻炒出香味
7.倒入炒好的酸料翻炒2-3分鐘后,加入沒過鴨肉一大半的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中火,蓋上蓋子燜半小時
8.加入咸檸檬、紅椒塊、蔥段,翻炒片刻便可出鍋
咸檸檬煮久了會發(fā)苦,所以要最后放
剛出鍋的鴨肉冒著油汁,閃著光。
香氣更是誘人,檸檬香與鴨肉香交織,一份清新,一份濃厚,格外搭。
鴨肉吃起來,細(xì)膩、入味、有嚼頭,連骨頭都是香的!酸中帶點(diǎn)辣,再仔細(xì)一辨,還能嘗到幾分梅子的甜。
配這肉,我還專門煮了一碗米粉,來貫徹廣西風(fēng)味。
把混合著酸料的肉汁澆上去,拌一拌,然后嗦一大口,簡直爽飛!
小姐姐也說,是家的味道沒錯!
餐后,如果還有多的咸檸檬,可以搗碎,加入七喜中,做一杯清爽解膩的咸檸七。
小姐姐家傳的咸檸檬,讓我想起古人“傳家”的傳統(tǒng),家里的好東西,會一代代珍重傳下去。
其實,能傳家的不一定非得是金銀珠寶,還有味覺記憶。
奶奶的腌泡菜,外婆的釀米酒,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冬天吃肉補(bǔ)身,最怕燥熱,溫補(bǔ)的鴨子正是好選擇。
今天除了給你們安排這道檸檬鴨,我還給你們準(zhǔn)備了一款熱一熱就能吃的泉州姜母鴨。
鴨肉肉質(zhì)細(xì)嫩多汁,咸香帶甜,滿口回香。
現(xiàn)在拼團(tuán)價:68元/半只(430g),用和泉州當(dāng)?shù)匾粯拥膬r格,在家就能輕松吃到~
今天第五條推文有詳細(xì)介紹,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哦。
點(diǎn)擊圖片即可購買
咸柑桔泡水,是菜菜從小喝到大的護(hù)嗓秘方。
懂養(yǎng)生的廣東人,幾乎每家必備它,用來“看門口”!
喉嚨痛、有痰、咳嗽的時候,混著溫水或者蜂蜜當(dāng)飲料喝,嗓子立馬就能舒服不少,建議大家可以囤一瓶在家~
點(diǎn)擊圖片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