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鞠說非遺的
第 932 天
國畫術語 來自非遺美學 00:00 04:12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
聊一聊那些出現(xiàn)在
中國畫的專業(yè)術語
【道釋畫】
道釋畫常被誤會成是道教的畫,但其實它是以道教和佛教為內(nèi)容的繪畫,而釋教是佛教在中國的別稱,其中不僅包含人,還包含高僧大德、神和鬼怪。顧愷之、展子虔、吳道子、金農(nóng)、張大千都是道釋題材的繪畫高手。
【仕女畫】
仕女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有的也可以寫作“士女畫”。原來是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后來在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題材的一個分目。再到現(xiàn)在,概念已經(jīng)拓寬到指一切以女性為主題的國畫作品。
【山水畫】
王維的水墨山水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是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fā)展,但仍附屬于人物畫,主要作為背景的居多;到隋唐,開始獨立,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山水畫,留存最早的是展子虔的《游春圖》,其次還有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
王洽的潑墨山水
至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李成、米芾、米友仁等人的水墨山水,以及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sù]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而到了元代,山水畫則趨向于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chuàng)新風;明清及近代,續(xù)有發(fā)展,亦出新貌。傳統(tǒng)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青綠山水】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漢宮圖》
青綠山水是山水畫的一種,主要用礦物質(zhì)石青、石綠作為主色。中國的山水畫,先有設色,后有水墨。所以說青綠山水出現(xiàn)的時間比水墨山水更早。
【金碧山水】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習慣上我們把用泥金、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顏料的山水畫,稱為“金碧山水”,而金碧山水是青綠山水中最輝煌的一種。存世最早的山水畫是展子虔的《游春圖》,它是青綠山水,更是金碧山水。
到了近現(xiàn)代
還有大家熟悉的張大千的《華山云海圖》
【折枝】
折枝是花卉畫法的一種。畫花卉不寫全株,只畫從樹干上折下來的部分花枝,故而得名。宋元雖在花鳥畫中已有畫折枝的構圖,但盛行卻是在明清之際。扇頁之類的小品花卉畫,往往以簡單折枝經(jīng)營構圖,彌覺雋雅。好了這期的中國畫專業(yè)術語就分享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