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相對于同齡人來講,算是比較懂事、愛學習的乖小孩。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覺得這是與自己從小開始的家長教育引導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下面就談?wù)勎业囊恍┚唧w教育方法。
一、培養(yǎng)小孩的良好習慣。
作為學生應該有正確的時間觀念,所以我教育我的小孩要能自己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一開始是我?guī)退才?,但要盡可能提供多種選擇,并提出相應的要求。例如,放學回來,幾時與小朋友一起運動玩耍?幾時可以看一些動畫片?幾時做作業(yè)?首先我特意做一些小孩可能不喜歡的安排,如必須先做完作業(yè),才能出去玩或看動畫片,他肯定心里不高興,或說:“等做完作業(yè)都天黑不能玩了或是已經(jīng)放完自己愛看的動畫片了”,這時,我會說“那你想怎么樣安排呢?你能保證玩完(或看完動畫片)之后認真做作業(yè),進行學習嗎?如果又有小朋友來找你玩,你應該怎做?當他回答到我滿意了之后,我說想按你的安排也不是不行,只是如果你不能自覺按質(zhì)按量按要求進行學習的話,將取消你自由安排的權(quán)利,并且要嚴格按我的安排去做,還要進行處罰。”這樣監(jiān)督幾個星期之后我就省心了,當然并不是不管,也還要暗中留意他的行為,不定期抽查,偶爾還要說說他今天做了什么。他心里會想“我做什么媽媽都會知道的”,他也就更會自律自覺了。周六日我也是大概這樣引導教育的。注意要經(jīng)常表揚他表現(xiàn)好的時候,指出他做的不夠好需要更好的表現(xiàn)的地方。
二、培養(yǎng)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們家長要上班、還要做家務(wù)應酬等等,有時真的很忙,若能逐步培養(yǎng)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但對小孩今后的成長有益,還可以幫助家長自己減輕不少負擔。我有個朋友是在北京新東方教少兒呢,他是這樣教他家孩子的晚上自己拿衣服沖涼,睡覺前收拾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早上要穿的衣服,早上自己聽鬧鐘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臉,吃完早餐后戴好紅領(lǐng)巾(或隊徽)、裝好飲用水、穿好襪子鞋子等等。把這些事情程序化分幾步讓孩子掌握記牢。第一個星期我盡量代勞,但講給他聽這些步驟和基本方法,同時告訴他這些都是以后要他自己獨立完成的。然后開始逐步放手,①我講他照做并幫忙,②我問他做并提醒和指點幫忙,③我看他做并提醒和指點,④他做我完檢查。最后當然是可以完全放手了。還有如掃地、收拾桌子、洗碗、煮飯、蒸雞蛋等簡單家務(wù)也可以這樣逐步培養(yǎng)。每一步根據(jù)他的理解與接受程度來確定逐步的重復次數(shù),并要不斷鼓勵和夸獎他的努力與進步,家長很快就會如愿以償,達到目的。我學過來的還真的不錯,但一定要記得教育孩子注意用電、用煤氣的安全??!
三、家長的及時正確引導與教育。
每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因為周邊的環(huán)境影響而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的小孩也不例外。如上幼兒園時,迷上了“超人”,我先按他的意愿買了一兩本超人書,和一些超人玩具與他一起看和玩,問他:“這些是什么超人,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你能讀給我聽嗎?”“他有什么本事?你能區(qū)分他們有什么不同嗎?”“你能認(讀、寫、畫)他們出來嗎?”就這樣,我沒有直接反對他,而是利用他這點,不但讓他學會了認很多生字和寫出這些生字,學會了認真觀察,畫畫也進步了,并且讓他很信任我,像好朋友一樣什么都和我講。同時我也告訴他,世上沒有超人,只有平常人。平常人中有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天天向上提高自己能力的人,那就是我們可以做的“超人”。后來他又迷上了“四驅(qū)車、小汽車、陀螺、變形金剛、…”等等,在我的朋友式、參與式的及時引導下,他認識和會寫了更多的生字,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細心觀察的能力、分辨色彩畫畫能力也都在玩樂中有了提高;還學會了使用電腦程序附件中的“畫圖”工具畫畫,學會了用“百度”、“ google”等搜索、下載、保存圖片、復制、粘貼圖片,學會了拼音打字等電腦基本操作;會應用“在線字典”查字詞等。所以作為家長,發(fā)現(xiàn)問題時的及時引導與教育很重要,把不良的苗頭變成有益的教育。當然他也學會了打電腦小游戲,新的教育與引導又要開始了,游戲也有優(yōu)點,就是鍛煉大腦的反應與手指的靈活,及它們之間的配合。這里我教育兒子的觀點是不強禁止,不多談?wù)?,?jīng)常拿電視上的上網(wǎng)成癮范例來教育引導,語氣平和…但有時間限制,若做不到,就會剝奪自由開電腦的權(quán)利,和強行禁止打游戲。這里一定要有耐心??!
四、言傳,更要注重身教。
我們家長教育小孩千萬要注意“身教”的作用與意義,以身作則,否則“言傳”再多,也白費口舌,起不到相應的教育作用。例如家長自己沒有時間觀念(或觀念不強),不守時,做事拖拉,許諾過的事經(jīng)常做不到,欺騙說謊,沒有責任感、成天搓麻將、賭博、不務(wù)正業(yè)…等等,實際上所有孩子的學習觀察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自然也會不由自主地染上一些不良的習慣,或者認為那就是對的好的,因為父母也這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所以再多的“言傳”不如切實的“身教”影響力大。舉具體的例子,比如遲到,家長說晚點就晚點沒什么,那小孩肯定會經(jīng)常遲到;而我會說“快點,否則要遲到了!”并幫助用一切方法近早趕到,相信在小孩的心里就種下了守時的種子。再比如值日,我會說“一定要早去,你值日了嗎?做了什么?”并且在自己對待工作時也這樣做,有意讓兒子看見自己的行為與態(tài)度,增強小孩的責任感!別小看這些小事,它可以切切實實地影響小孩的行為。
總而言之,教育小孩要因人而異,沒有萬能的方法,更不可能一勞永逸,需要我們的愛心、耐心、信心,和堅持的毅力加適合的方法。
以上是我教育兒子的一些個人做法與觀點,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若有更好的建議和意見也歡迎大家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