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于物質(zhì)的追求,有時候無法理解:為了做一條好看的圍巾,去捕殺一只水貂;為了一款名牌包,去捕殺一頭鱷魚;為了一時的口舌之貪,去捕殺野生果子貍;為了一枝好看的發(fā)飾,去捕殺一只漂亮的翠鳥,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人類為了自己的私欲,偷獵象牙、活體取下犀牛角。
文玩界中三大禁忌:一紅二白三黑中的一紅,紅是指鶴頂紅,白是指象牙,黑是指犀牛角;這三樣?xùn)|西是文玩界的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為了自己的私欲,讓萬千的生物慘遭屠戮是不人道的,象牙、犀牛角相信很多人看過這類的報道,人們?yōu)榱双@取象牙、犀牛角,盜獵者大肆捕殺它們,犀牛已經(jīng)在中國絕種,大象原是非洲大陸隨處可見的物種,而如今除了納米比亞等國外也再難尋覓象群。
除了象牙、犀牛角,我們來說一說“一紅”,事實上這一紅就是指鶴頂紅,很多人聽了可能疑惑,鶴頂紅不是一種毒藥嗎?確實受電視劇影響,鶴頂紅在人們印象里就是穿腸毒藥,無藥可解的,而這里的鶴頂紅,并不是指毒藥,而是指一種鳥的頭蓋骨,這種鳥就是盔犀鳥。
盔犀鳥是所有犀鳥科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體長110-120厘米,雄鳥體重3.1千克,雌鳥體重2.6-2.8千克;盔犀鳥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和其頭蓋骨有關(guān)系,它的頭骨像頭盔,套在突出的喙上面。頭盔凹凸變化,突與顱骨相關(guān)聯(lián),與其他犀鳥不同,頭骨內(nèi)部為實心,構(gòu)成近10%的鳥的總重量,且外紅內(nèi)黃,顏色煞是好看,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征,盔犀鳥的頭蓋骨被制成的各種工藝品被廣為收藏,被稱為鶴頂紅。
盔犀鳥的頭蓋骨,對它來說就是自身自大的武器,在爭奪食物的時候,它們會用頭盔碰撞來決定食物最終歸誰所有;在求偶的時候,雄性盔犀鳥會利用頭盔搏斗,來贏得雌性鳥的青睞;在吸引異性的時候,它們會通過脂腺分泌出紅色的蠟質(zhì)液體,能夠染紅其本是黃色的盔凸,配上黑白相間的羽毛,讓盔犀鳥看起來異常威武,以此達(dá)到異性相吸的目的。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本來盔犀鳥有個“頭盔”是它自己的事情,奈何人類看上了,紅邊黃芯、質(zhì)地堅硬,非常適合雕刻各種工藝,所以盔犀鳥的災(zāi)難降臨了,據(jù)說黑市上的價格,盔犀鳥的頭蓋骨比黃金還要值錢,價格是象牙的10倍之多,所以在利益的驅(qū)使下,偷獵者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會在盔犀鳥活著的時候,活生生取出它的頭蓋骨,取出之后將盔犀鳥直接丟棄,取了頭蓋骨的盔犀鳥只能奄奄一息的等待死亡的降臨。
這種不斷捕殺的情況下,在1950年,新加坡的盔犀鳥就已經(jīng)絕種了,盔犀鳥是華盛頓公約(CITES)一級保護(hù)物種(極其瀕危,禁止其國際貿(mào)易);同時也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就是從原來的“近危”淪為“極?!保?/p>
雌性盔犀鳥是沒有盔凸的,也許你會認(rèn)為她會幸免于難,然而你不知道的是盔犀鳥是實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繁殖期的時候,雌性盔犀鳥只能呆在巢穴中,飲食全部依賴“丈夫”,而一旦雄性盔犀鳥被殺,則其妻兒也不可幸免,可以說謀殺一只雄性盔犀鳥就等于滅了一個盔犀鳥家庭。
盔犀鳥的原產(chǎn)地主要為文萊達(dá)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主要以水果、無花果等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蝸牛、蠕蟲、昆蟲、鼠類和蛇等;常綠或者半常綠低地森林是其主要的棲息場所,然而人類的活動造成其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游影響、道路發(fā)展、外來植物入侵,致使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進(jìn)一步加劇了盔犀鳥的減少。
緬甸、泰國是盔犀鳥的原產(chǎn)地,老撾成了轉(zhuǎn)運點,“金三角”猖獗的走私這各種野生動植物,2016年,中國截獲盔犀鳥頭骨制品1503件;印度尼西亞繳獲1117件制品,野生動物犯罪團(tuán)伙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部試圖交易時被捕,共截獲12件盔犀鳥頭骨,另捕獲手機(jī)、槍支2支;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有上千支獵槍被提供給蘇門答臘北部和南部的盜獵者。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雕刻上菩薩的盔犀鳥頭骨,菩薩也會流淚,我們做不了什么,但是我們可以不買,拒絕一切盔犀鳥視頻,沒了利益、金錢的驅(qū)使,自然盔犀鳥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