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被600人參觀的世界第一油畫《蒙娜麗莎》
該作品經(jīng)過了四個創(chuàng)作階段:第一層,是一幅對未知對象的肖像草稿,從輪廓可以看出,有較大的頭、鼻、雙手和較小的嘴唇;在第二層里,達·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發(fā)飾的肖像畫》覆蓋了最初的草稿。第三層,是1503年創(chuàng)作的《麗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認為這才是蒙娜麗莎的原貌,也是他所認為的“另一幅女人的畫像”。畫中的蒙娜麗莎眼睛看向左邊,面帶微笑,這是當時標準的肖像畫模樣。第四層,是《蒙娜麗莎》油畫作品:臉微微向右轉(zhuǎn)了過來,就連目光也是向右的。
《蒙娜麗莎》創(chuàng)作時間,大約從1503年至1506年。該幅畫創(chuàng)作于達·芬奇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即從服務了17年的米蘭斯佛扎宮廷,回到了佛羅倫斯。很有可能在那段時間里,達·芬奇贏得了政治家馬基維利的支持,他主要從事軍事工程,利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達·芬奇畫完《蒙娜麗莎》之后,便投入到了亞諾河改造計劃。
《蒙娜麗莎》的姿勢,已經(jīng)升華為一種神圣的符號,它不僅僅是藝術(shù)規(guī)律問題,不僅僅是對文藝復興人文思想粗糙大潮的沖擊,而是心靈回歸者、覺醒者心中的一個崇高細致理想的顯現(xiàn)。《蒙娜麗莎》具有另一種難以說明的象征意義,如佛的坐勢、站勢、講道姿勢,菩薩的動勢,基督的幾種象征性姿勢:如兩手攤開,一手持十字,一手指天,這有某種非世俗的意味,不是做作,而是不得不是如此,是最不自然最自然,最不簡單最簡單,最輕松最沉甸甸的樣式,你無法贊美它,又無法挑剔它,它就是這樣,原始的樣子,人們只能沉醉其中,而不能有條理地褒貶它。
一切欺騙與神秘都集中在《蒙娜麗莎》身上,而令人們產(chǎn)生一種畏懼。《蒙娜麗莎》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形象,在該幅作品面前,不能說她是女人肖像,她穿越一切無所不見、又視而不見的空洞目光,想躲避是辦不到的,而想迎接那目光同樣也是枉然。奇異的前額,廣闊得失去了一個平凡人的味道,彌漫在臉上的那種神奇表情,似笑、非笑使人們無法相信這是一張現(xiàn)實的臉,而它的存在,又無法使人們的懷疑進行得徹底?!睹赡塞惿返谋砬?,像東方佛教中佛陀的表情一樣,是非凡人所能做出來的?!懊赡塞惿辈皇且驗榱耸裁炊⑿Γ皇庆o靜地在那,臉上是自然地出現(xiàn)的一種永恒的、無所謂表情的表情。 《蒙娜麗莎》的美學意義,主要在于人物形象煥發(fā)出的人性的光輝;而在這之前,即使是人的形象,也帶有或多或少的宗教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