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縣,因城北隅徽山下
有徽山驛而得縣名
這里美麗、古老
神奇、富庶
魅力而又多情
是一方物華天寶的熱土
更是一片鐘靈毓秀的寶地
關(guān)于徽縣:
徽縣古稱河池,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東鄰秦川,南通巴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yù)。這里四季分明,冷暖適度,植被良好,是西北內(nèi)陸少有的“綠色之鄉(xiāng)”和“天然氧吧”。
一起走進(jìn)徽縣,感受徽縣的美
▲徽縣泰湖晚霞 攝影/黃兆奎
靈秀的山水,旖旎的風(fēng)光
徽縣地貌奇特
旅游資源豐富獨特
自然風(fēng)光集北國之雄奇
與南國之靈秀于一體
▲碧水映三灘
▲嘉陵江風(fēng)光
▲鐵山
▲駱駝峰
▲月亮峽
▲文池
▲田河古銀杏樹群落
悠久的歷史,厚重的人文
徽縣以元代的徽山驛為名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置河池縣,屬武都郡
十六國屬仇池國地,北魏設(shè)廣化縣
隋改為河池縣,南宋置南鳳州
元至元元年(1264)改為徽州
清雍正七年(1729)降州為徽縣
1958年與成縣、兩當(dāng)合并為徽成縣
1961年恢復(fù)徽縣,至今沿用
境內(nèi)有全省、全國著名的
歷史文物遺跡十多處
▲青泥嶺
北鎖秦隴,南控巴蜀,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歷史文化名嶺。
▲仙人關(guān)
南宋名將吳玠、吳璘憑仙人關(guān)及鐵山棧道抗金數(shù)十載,并以三萬人大破金十萬鐵騎。
▲吳山吳玠碑
宋故將軍吳階之墓及“宋故開府吳忠烈墓志銘碑”就座落在這里。
▲《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石刻
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六日鐫刻,是仁宗慶歷二年(1042), 校書郎、秦州觀察判官雷簡夫撰文并書。
▲栗川郇莊白塔
這是徽縣唯一保存較完整的磚塔,考證為宋代建筑,先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國家級文物保護(hù)單位。
豐饒的物產(chǎn),流光溢彩的土地
徽縣自古物華天寶
溫潤的氣候,充沛的雨量
孕育了豐富的特色資源
▲苗木產(chǎn)業(yè)
▲徽縣甜蜜與危險并存的青泥嶺老巢蜜、樹巢蜜
▲徽縣富饒的農(nóng)特產(chǎn)品
▲徽縣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
▲“綠色工廠”——金徽礦業(yè)
▲金徽酒業(yè)
美麗的城鄉(xiāng),淳樸勤勞的人民
山美、水美、村美
房美、路美,人更美
在金徽大地行走
一個個獨具魅力的美麗鄉(xiāng)村
最是讓人流連忘返
▲“村在林中、房在景中”的青泥村
▲煥發(fā)出全新活力的三泉村
▲新晉“網(wǎng)紅”——嘉陵鎮(zhèn)稻坪村
流光溢彩,萬物競秀
隨時歡迎您的到來!
圖文來源|徽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