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投資也快兩年了,系統(tǒng)的整理一下投資的原則和一些基本理念。
在現今的經濟社會中,我們喜歡用貨幣作為衡量的財富的標準,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在金本位時代結束之后,貨幣的超發(fā)就是常態(tài),在下一種貨幣系統(tǒng)出現前,貨幣將會持續(xù)貶值下去,這絲毫沒有懸念。作為存在于經濟社會中的個體,你無法抵擋這貨幣貶值的大趨勢,因此,如何合理的配置資產來抵御貨幣貶值,是必須要加以思考和實行的。貨幣的無限量供應和資產的相對有限屬性可以清楚的確定我們長期應該持有的資產絕對不應該是貨幣,這是根本原則!
普通人可以持有的資產種類大致分為:房產,股權,貴金屬,商品,藝術品等,考慮到商品價格的波動和藝術品價值判斷和變現的難度,剔除在外,那么可配置資產僅僅只有房產,股權和貴金屬。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年輕的時候風險承受能力強,根據三類資產的風險特性,因此,我的股權配置比例上限為(100-年齡)%,剩下的配置絕大部分是房產和少量的現金,貴金屬由于其不產生現金流,在和平年代配置完全沒有必要,當然也要看總資產的多少而定。如果總資產超過一定規(guī)模,那么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就會提到首要位置。
因此,進行股權投資是必須在資產配置的框架下進行的,對于我而言,無法參與PE,因此,公開的股市就是唯一的參與方式,當然,我必須要以PE的標準來衡量每一次的投入,對于未來,此公司必須要能提供符合我目標收益率的被動收益率!股票對于我,不是一個符號或者代碼,我享有的是股權,分享的是公司的一部分,因此,我必須以合伙人來對待我的每一次投資。
衡量投資的標準是長期收益率,如何確認此長期的目標的收益率是因而非果,這是前提,因為一切的投資活動都以此標準。這個目標的設定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1.投資一個公司獲得的收益長期而言不會超過這個公司本身的長期收益,而股市中最優(yōu)秀的上市公司群體其長期ROE都穩(wěn)定在15%-20%,考慮到風險概率,設定在15%比較合理。
2.巴菲特的長期收益率是20%+(還是使用了保險浮存金的杠桿后獲得的)就是投資領域最偉大的,長期而言,我能超過他嗎?呵呵,我有自知之明的,打個折,15%合理。
3.15%看起來很少,至少對于股市中活躍的那群人來說,一個半漲停板而已,但人們往往錯誤的高估了自己短期獲利能力而低估了自己的長期獲利能力,15%就意味著10年4倍,20年16倍,30年64倍,這還不夠嗎?至少我很滿足于此收益水平。
因此,我的長期目標收益率是15%。這是完全合理的,相信通過努力我也是可以達到的。
實現此長期15%的目標收益率,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以PB1買入長期ROE為15%的公司股權,如果這個公司在未來仍然維持15%的ROE,那么你的目標收益率是可以實現的。公式如下(按照市場極度低迷時PB估值)
投資總收益=投資期間紅利總收入+期末凈資產*期末PB-期初凈資產*期初PB(投入)
因此,對于任何一個投資,我只關心以下幾個方面:
1. 是否有永續(xù)經營的能力;
2.分紅不是必須的,但必須具有分紅的能力,原則上,保持高ROE的標的,合理分紅(不超過30%)為好。過高的分紅影響其凈資產的增速;
3.凈資產的增速,如果凈資產收益率小于15%,那么想完成目標收益率,只能期待有人愿意以極高的PB將股票買去,這顯然是不可控制的,因此,凈資產收益率小于15%的標的原則上不予考慮;
4.買入的PB是關鍵,如果以歷史最低的PB買入,而公司保持其ROE,那么即使未來以此PB賣出,你照樣可以完成你的目標收益率,無需看市場眼色。
因此,滿足以上幾個方面,能完成我目標收益率的標的,一旦機會出現,隨時可買(熊市只是表象,是大量的標的同時滿足了此條件而已),更為重要的是,買入后,繼續(xù)下跌更佳,例如一個PB1,15%的標的,從PB1下跌到PB0.5,那么按照5年投資周期來計算,此周期的收益率就是30%,而不是15%。但低估恢復到正常估值的獲利是單利而不是復利,以10年投資周期計算,PB1到PB0.5的投入的差異在10年的周期中,復合年化只增加7.2%,而5年周期增加的是15%,因此,投資中起決定作用,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公司的凈資產增長能力,也就是其ROE的高低。
所以,投資標的的選擇核心是
在永續(xù)經營的前提下,選擇高ROE的標的(至少大于15%),以盡可能低的PB買入。
衡量基準是ROE=15%,PB=1。
因ROE是影響目標收益率最核心的因素,如果ROE高于15%,視其盈利模式和穩(wěn)定程度,可非線性調高其買入PB。
簡單而言,一個好的投資,必須是“勝而后戰(zhàn)”,低PB買入高ROE標的,不依靠市場波動而盈利!上之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