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姑且抒發(fā)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擎著蒼鷹,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孫權(quán)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fā)白,(但)
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lǐng)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quán)。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fā)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jié)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
This old man is wild with adolescent bravado,
A leashed brown dog in the left hand,
And an eagle perched on the right.
Fitted out wi
本節(jié)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wù)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1.這首詞是蘇軾豪放詞中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冬,當時蘇軾任密州知州。據(jù)《東坡紀年錄》:“乙卯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蘇軾有《祭常山回小獵》詩云:“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赝自粕鋷t,歸來紅葉滿征衣。圣明若用西涼簿,白
本節(jié)內(nèi)容整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wù)郵箱:service@gushiwen.org
蘇軾因此詞有別于“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
出獵對于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愿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當時西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3637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