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化系統(tǒng)類
1、胃脘痛(慢性胃炎、胃潰瘍):
處方:三七、白及、連翹、沉香、蒲公英 各1袋,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 袋。
2、胃脹(慢性肥厚性胃炎、胃動力不足):
處方:丹參、枳殼、沉香、厚樸 各1袋。
3、胃緩(胃下垂、胃無力):
處方:人參、白術(shù)、升麻、枳殼 各1袋、黃芪2袋。
4、反流性食道炎:
處方:柴胡、厚樸、白芍、甘草、延胡索、夏枯草 各1袋。
5、呃逆(膈肌痙攣、胃神經(jīng)官能癥久治不愈):
處方:甘草、白芍 各2袋,沉香、厚樸各1袋。
6、厭食(神經(jīng)性厭食、未嘗神經(jīng)官能癥):
處方:靈芝、人參、麥冬、莪術(shù)、檳榔、雞內(nèi)金 各1袋。
7、久瀉(慢性腸炎):
處方:黃連1袋、益智仁2袋、補(bǔ)骨脂3袋。每天一次合泡,分三次喝完。
8、大遐瀉(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
處方:三七、赤芍、沉香各1袋、苦參2袋。
9、氣腹痛(胃炎痙攣):
處方:枳殼、香附、烏藥、紫蘇各1袋、白芍2袋。
10、脾約(習(xí)慣性便秘):
處方:甘草、白芍 各4袋。
11、肝癖(脂肪肝):
處方:三七、山楂、澤瀉、決明子 各1袋。
12、肝著(肝脹、慢性肝炎):
處方:五味子、三七、靈芝、虎杖 各1袋、苦參2袋。
13、肝積(肝硬化):
處方:三七、靈芝、白術(shù)、虎杖、穿山甲 各1袋。
14、肝癌:
處方:三七、靈芝、人參、鱉甲、穿山甲、白花蛇舌草 各1袋。
15、降酶特效方(五羚丹):
處方:丹參、羚羊角 各2袋、五味子4袋。
16、膽癉(急性膽囊炎):
處方:甘草、柴胡、枳殼、大黃、延胡索 各1袋、白芍、廣金錢草各2袋。
17、膽脹(慢性膽囊炎、膽石癥):
處方:甘草、柴胡、郁金、延胡索、金錢草 各1袋、白芍2袋。
18、鼓脹(肝硬化腹水):
處方:三七、黃芪、山藥、白術(shù)、豬苓、茯苓、澤瀉 各1袋。
以上(1—18)病癥療程:2個(gè)月一療程,1--3療程。
19、難治性慢性結(jié)腸炎
組成:白術(shù)、黃連、三七、補(bǔ)骨脂各1袋。
應(yīng)用:用于以脾腎陽虛夾有濕熱久治不愈的結(jié)腸炎患者。
療程:2個(gè)月一療程,1--3療程。
20、乙型肝炎
處方:當(dāng)歸、丹參、茯苓、虎杖、山楂、連翹、郁金 各1袋,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苦參各2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21、轉(zhuǎn)氨酶升高
處方:丹參、羚羊角 各2袋,五味子4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22、慢性胃炎
處方:三七、沉香、連翹、延胡索 各1袋。胃酸過高加海螵蛸1袋,潰瘍加白及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23、慢性結(jié)腸炎
處方:三七、白芍、沉香、火炭母 各1袋,苦參、仙鶴草各2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24、氣腹癥
處方:烏藥、枳殼、白芍、香附、紫蘇葉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25、慢性腹瀉
處方:黃連、益智仁、西洋參 各1袋,補(bǔ)骨脂2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26、慢性結(jié)腸炎
處方:三七、赤芍、沉香 各1袋,苦參2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飯前10分鐘服。連續(xù)服用3個(gè)月以上。
27、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胰腺炎、手術(shù)后腸粘連
處方:三七1袋、連翹、沉香、蒲公英各2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飯前10分鐘服。連續(xù)服用3個(gè)月以上。
28、痔瘡感染出血
處方:三七、苦參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飯前10分鐘服。
29、便秘專科方
(1)、便秘(風(fēng)秘、血秘)
處方一:當(dāng)歸、羌活、大黃、桃仁、火麻仁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主治:風(fēng)秘(由于風(fēng)搏于肺臟,傳于大腸,而致大腸津液干燥,大便燥結(jié),排便艱難,稱風(fēng)秘癥),血秘(即由亡血血虛,津液不足而致大腸秘結(jié))癥見大便秘澀,不思飲食等以及脾胃有伏火之便秘。
處方二、枳實(shí)、大黃、厚樸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主治:傷寒陽明腑實(shí)癥。譫語潮熱,大便秘結(jié),胸腹痞滿,舌苔黃,脈滑數(shù),痢疾初起腹中癘痛,或脘腹脹滿,里急后重者。
(2)、老人便秘(采用補(bǔ)中益氣及養(yǎng)陰潤燥)
處方:黃芪、肉蓯蓉、黑芝麻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主治:具有補(bǔ)氣、滋腎、潤燥作用。
(3)、熱秘
處方一:火麻仁、苦杏仁、白芍、枳實(shí)、大黃、厚樸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功能: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腸胃燥熱,津液不足,用于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
注意:氣虛年老者,體弱而大便搪泄者,孕婦、產(chǎn)婦忌服。忌食辛辣、油膩等物。
處方二:蓮子心2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功能:清心火,瀉肝熱。
主治:心火熾盛引起的便秘,心胸?zé)?,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尿黃便干,舌尖紅絳,口舌生瘡,脈數(shù)有力等。
注意:虛寒類便秘或脾胃虛寒者則不宜服用。
(4)、冷秘
處方:當(dāng)歸、牛膝、澤瀉、升麻、枳殼、肉蓯蓉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功能: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老年腎虛。腎陽虛弱,津液不足癥。大便秘結(jié),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舌淡苔白,脈沉遲。(本方常用于習(xí)慣性便秘、老年便秘、產(chǎn)后便秘等屬于腎虛精虧腸燥者)
注意:凡熱邪傷津及陰虛者忌用。虛甚者不必用 枳殼。
(5)、氣秘
處方一:檳榔、沉香、木香、烏藥、大黃、枳殼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主治:治氣泄腹急,大便秘澀。
處方二:枳實(shí)、肉蓯蓉、制何首烏、萊菔子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主治:治療氣秘(即 不打屁)
(6)、氣虛便秘
處方:黃芪、人參、白芍、山麥冬、天冬、甘草、茯苓、熟地黃、南五味子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功能:補(bǔ)氣通便。
主治:治心中煩躁,不生津液,不思飲食。
(7)、血虛便秘
處方:當(dāng)歸、桃仁、羌活、大黃、火麻仁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主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澀或干燥不通。
(8)、陰虛便秘
處方:山藥、茯苓、山麥冬、澤瀉、玄參、生地、肉桂、熟地、山茱萸、牡丹皮、蓮子心 各1袋。
用法:每日一劑,分兩次開水泡服。
功能:增液潤燥。
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癥。大便秘結(jié),口渴,舌干紅,脈細(xì)數(shù)或沉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