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博有個熱搜話題是 #有錢人為什么上班?#,高贊回答集中在“不上班炫富給誰看”、“為了良好的生活作息”等。這也許是大多數(shù)普通上班族對“有錢人”的一種想象和調侃。
在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想要財務自由。幾乎每一位想要財務自由的人,都有著在財務自由后想要實現(xiàn)的東西。而那個東西本身,才是最最重要的。財務自由不是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前提條件。
回到文章標題本身,為什么那些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的人,都說自己不愛錢?
因為他們也在追求比財富更高一層的目標,他們不是單純被財富所驅動,而是被真實的人生愿景或使命所驅動。財務自由反倒成為了這種追求的“副產(chǎn)品”。比如,很多優(yōu)秀的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都是在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后,投入到了創(chuàng)業(yè)之中。祝你也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以下,Enjoy:
1
越想財務自由,
就越難財務自由
這個標題看似殘酷,但卻說出了大實話。
為什么?
因為這個“急著想要財務自由”的想法,會讓你在不知不覺間迷失在三個泥沼,爬不出來。
第一個迷失:顛倒了手段和目的
在做事時,我們要先想清楚: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
很多人都說自己的人生愿景就是財務自由,而財務自由則是為了去實現(xiàn)做自己熱愛之事的目標。
假如拋開財務自由這個前提,還有什么方式能夠讓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其實,我遇到的幾乎每一位想要財務自由的人,他都有著在財務自由后想要實現(xiàn)的東西。而那個東西對他來說,才是最最重要的。
有人想要的是財務自由后的工作地點自由,有人想要的是財務自由后可以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這些東西,才是隱藏在財務自由背后的真正“目的”,而財務自由只是實現(xiàn)這個“目的”的手段。假如你把它們的關系弄顛倒了,就很容易被財務自由的“手段”綁架,從而忽視了自己真正想要實現(xiàn)的“目的”。
第二個迷失:顛倒了“本”與“末”
當一個人天天都在想著如何才能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時候,財務自由恰恰是最難被實現(xiàn)的。
相反,只有當一個人整天琢磨的都是:“我要用我的……天賦優(yōu)勢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真正做到的時候,他才可能真的擁有財務自由?!?/span>
為什么?
前者是“舍本逐末”,后者是“舍末逐本”。
一個天天處在焦慮中,急迫著想要實現(xiàn)財務目標的人,還能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當下的事情,做好產(chǎn)品、服務和品牌嗎?
顯然不可能。
正如知名制藥公司默克的創(chuàng)始人喬治·默克說過的那句話:“我們應當永遠銘記,藥物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潤會隨之而來。”
好的藥物、有價值的藥物是“本”,利潤是“末”;當我們在追逐“本”的時候,“末”會隨之而來;相反,當我們在追逐“末”的時候,“本”反而會失之交臂。
當你去追求“本”,也就是你究竟能給你的客戶提供哪些有價值的東西的時候,你的創(chuàng)業(yè)是可能成功的;但假如你天天琢磨著怎么賺錢怎么財務自由的時候,就算你一時賺到了錢,實現(xiàn)了你心心念念的財務自由,總有一日你的客戶也會離你而去,財富也會煙消云散,因為你從來不曾在給客戶提供的價值上好好努力過。
正如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曾再三叮囑他學生的那段話:
這段話也可以稍加改編后送給以“財務自由”為人生目標的人們:
“不要只想著財務自由,你越想財務自由,就越難賺錢。賺錢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chǎn)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于某一偉大的事業(yè)時產(chǎn)生的衍生品,或者是在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天賦熱情之后的副產(chǎn)品。正是由于這種不關注,也許有一天,某種程度上的‘財務自由’反倒可能會降臨在你的身上?!?/span>
第三個迷失:只關注未來,不關注當下
當一個人太過關注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尤其是特別著急想要盡快實現(xiàn)目標的時候,他是沒有辦法沉浸下來去做其他任何事的,哪怕這件事真是他的熱情所在。
因為他在做的時候,會忍不住去想“這事它能幫我實現(xiàn)財務自由嗎?”一旦想到?jīng)]啥作用,就會覺得索然無味。
所以,假如你的人生目標是財務自由,而且還非常迫切地想去實現(xiàn)它,那你肯定會失去當下過程的很多快樂與喜悅。
而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其實都是在過程中發(fā)生的,如果你拋下了過程,只看著目標,就等于是舍棄了人生中最有意義和價值的部分。
這樣,豈不可惜?
2
重新認識財務自由
其實,財務自由與我們大多數(shù)人心里想的都不一樣,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它。
1、財務自由不是你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前提條件
大家都愛這么說:“等我財務自由了,就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可我現(xiàn)在還不能?!?/span>
如果說沒有實現(xiàn)財務自由,就不能選擇想要的人生,那么這個世界上就會少了很多非常有趣且有獨特貢獻的人。
假如你的最終目標就是去做自己真心熱愛的事,那么請相信我,你從現(xiàn)在起就可以去做了。
第一種路徑:齊頭并進型
“齊頭并進型”的路徑意味著:你得在工作時間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在業(yè)余時間去做能夠滿足你熱情的事,二者齊頭并進,直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可以獲得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了。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原本他與妻子經(jīng)營著一家酒吧,后來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于是就開始一面經(jīng)營酒吧一面寫小說,直到三年多以后,他才決定出讓酒吧,成為一名專業(yè)的小說家。
第二種路徑:理想型
“理想型”路徑說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熱情、足夠的定力、明確的愿景,就可以先做你真正熱愛的事,等將它做到非常好時,就會有人來主動給你錢,這就是“守得云開見月明”的理想型。
比如: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最初,她是沖著她的人生愿景和熱情去了非洲,也因此放棄了物質方面的要求。最后,因為她的成就與貢獻,物質和經(jīng)濟的保障卻悄悄降臨在了她的身上。
這就是“理想型”的路徑。
從上面兩種路徑可以看出,財務自由并不是做自己所愛之事的必要條件。
的確,有了“財務自由”,我們去做自己熱愛之事的可能性和隨意性會增加,我們的內心負擔會減少,我們會感到更輕松,選擇也會更多;但這并不是說,只有獲得了“財務自由”,我們才能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2、財務自由并不等于真正的自由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心靈自由”才是終極的自由以及真正的自由。
財務自由的人,未必心靈自由;而心靈自由的人,其實并不需要財務自由,就能感受時時刻刻的自由。
什么是心靈自由?
心靈自由就意味著:無論你身處什么樣的環(huán)境,身處什么樣的境遇,順境或逆境、富有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兒女成群或孤獨一人,你都始終擁有選擇自己態(tài)度、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的自由。
關于心靈自由,有兩位特別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哲學家莊子,一位是心理學家弗蘭克爾。
莊子很窮,平日總是穿著打了補丁的粗布衣服,踏著麻繩綁住的破布鞋。但是,他的內心卻很自由,他說:“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
意思是:不要因為榮華富貴而放縱懈怠,也不要因為一時窮困而隨波逐流,無論富貴還是貧窮,其實內心的快樂都是一樣的,總是無憂無慮的。
他還說:“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意思是: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贊美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責怪他,他也不會因此而難過。他能清楚地認定外物和內心的分別,能分辨出榮譽恥辱的界線,內心不會受外界環(huán)境一絲一毫的影響,一切不過如此罷了。
這些話代表的其實都是內心的自由,這種自由既不因富有或貧困而改變,也不因贊美或責備而改變。這就是最高形式的自由,是人世間我們所能獲得的終極的自由。
心理學家弗蘭克爾,也是一位活出了內心自由的人。
納粹時期,弗蘭克爾與他的家人都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最后,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在了毒氣室里,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在整個過程中,他被剝奪了一切自由,身體的自由、交談的自由、閱讀的自由,更別提什么財務的自由。
但他卻在書中告訴我們: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那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它是不能被剝奪的。
所以,他選擇了他的人生態(tài)度,在肉體和心靈飽受摧殘、家人被迫害致死的情況下,依然選擇成為一個樂觀且有目標的人。
他也是真正活出了“心靈自由”的人。
可以說,心靈的自由是人類所能達到自由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說,“心靈自由”就意味著人生的開悟。
而“心靈自由”的基礎,并不是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財務自由”。否則,莊子和弗蘭克爾又是如何實現(xiàn)“心靈自由”的呢?
3、財務自由是永遠都無法實現(xiàn)的
為什么說財務自由是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因為“財務自由”的定義永遠都在變,也許是一千萬、也許是一個億、也許是兩個億。
為什么很多人不會對私人飛機動心?因為目前不可能買得起。但為什么會對去馬爾代夫動心?因為跳一跳能夠著。只要這個世界上,一直有跳一跳能夠得著的東西,錢就是永遠不夠花的,財務永遠也無法自由。無論這個錢來自于勞動收入,還是投資收入。
只要你一直都有跳一跳就能到達的東西,你就會一直想著那個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所以,不論現(xiàn)在的你已擁有多少,你都不會覺得知足,你永遠都會覺得匱乏。
正如,很多人調侃的那個“財務自由”層級圖,你有的也許是牛肉面的財務自由、也許是房子的財務自由,也許是旅行的財務自由。
然而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當滿足了牛肉面的財務自由后,你就會想再上一層樓;然后,等你達到了上一層級的財務自由后,就會想再上一層;等你滿足了旅行的財務自由后,你還會想要奢華旅行的財務自由,你可能還會想著要去火星上兜一圈。
可見,財務自由是永遠都沒有止境的,它是你永遠都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最后,讓我們回歸這篇文章的標題——為什么那些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的人,都說自己不愛錢?
因為這些人都是在追求比財富更高一層的目標,他們不是單純被財富所驅動,而是被真實的人生愿景或使命所驅動。
而那時,財務自由反倒成為了這種追求的“副產(chǎn)品”。
祝你也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