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避妻兒沖突的先生
有一位眩暈的男士,他沒有辦法起床,只要起來就頭暈。出了什么問題?他家里的問題就是孩子已經(jīng)高中畢業(yè)了,妻子希望小孩繼續(xù)上大學,孩子不同意。
媽媽說:兒子你必須要繼續(xù)上學。
兒子說:不,我要去工作,不要繼續(xù)上學。
然后媽媽就逼他,說:你必須要上。
兒子:我就是不上。
于是,母子矛盾就激化了。父親其實不在意孩子上不上大學,他說孩子健康快樂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媽媽那么地堅持。他開始兩邊勸架,勸兒子理解媽媽,兒子不聽;勸媽媽理解兒子,媽媽也不聽。母子矛盾升級,不斷地鬧矛盾。
這個時候怎么辦?爸爸生病了,病得很厲害,暈得起不來,只能躺下來,這是要命的病!怎么辦?母子兩個不吵了、不鬧了,全部都來關注爸爸,沖突沒有了,孩子和妻子都說:算了、算了,我們不吵了,也不鬧了。
這是他解決問題的出口,他是無意識中下的決定,上升到他的意識層面之后,他放下了自己不能為之事,接受母子倆的命就好了。這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他過好自己就行了,這個時候他就可以起來了,而且好得非常快。
父母經(jīng)常吵架的家庭,小孩也容易生病。前兩天我接待了一個女孩,低燒。她父母也是吵架,孩子怎么辦?她沒有辦法說:父母你們不要吵了。她說了也沒用,是不是?這種情況下小孩就會開始生病,比如說低燒、感冒。不論誰感冒,心理原因就是失落。為一些事情有失落感,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感冒。
如果父母經(jīng)常吵架,在父母吵架之下長大的小孩,還容易骨頭出問題,要么骨頭骨裂了,要么骨折了,要么脫臼了。
父母太剛了,兩個人全部很剛強,媽媽吵爸爸,爸爸吵媽媽,誰都不服誰,這個時候孩子的骨骼會出問題。不是說你對孩子怎么樣,這是孩子的策略。他在想:你們老吵架是不是我的問題?于是,他通過生病來吸引你的關注。
“不要吵了,我都生病了?!焙⒆酉胝f的是這句話。
所以,如果你家里的孩子骨頭經(jīng)常出問題,就需要檢視你們夫妻有沒有老吵架。如果小孩子經(jīng)常生病,就要想想你們夫妻之間的關系。所以,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家庭問題的縮影。
2|孩子如何面對父母的沖突?
面對家人的爭執(zhí),孩子怎么辦?放下自己的執(zhí)著,那是父母的事兒,你接受他們的命運就好了。
如果你是一個小孩子,你今天聽了老師的課,你要了解父母吵架是父母的事情,跟你沒有關系,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你承擔起家族的使命去光宗耀祖,你承擔起社會的使命,承擔起世界的使命,為人類做點事情,為國家做點事情,這個是你可以做到的,你可以努力去完成的。
如果你認為父母吵架是因為你,這個是錯的。他們吵架不一定是因為你。也許你會告訴老師:老師,明明是因為我上學的原因。那不是你上學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理念不一樣,他們的執(zhí)念不一樣。你上學上哪都行,關鍵還是你自己決定,你想上哪?你很真誠地告訴父母說:我想上這個學。而且你給父母保證能夠完成你的使命,你的責任感出來,父母也就平息了。所以實際上父母吵架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理念不同。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放下自己的執(zhí)著。
對于父母來說,也要放下執(zhí)著。如果你的孩子選擇說:我覺得體制學校蠻好,我不想上新教育學校。你就讓他上體制學校,這是他的選擇。
所以,執(zhí)著會產(chǎn)生痛苦,執(zhí)著會產(chǎn)生矛盾。前面我們說的母子兩個不就是這樣嗎?媽媽要那樣,兒子要這樣,才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
對方的需求你要很清晰。比如說,媽媽為什么要讓孩子上大學?她有原因的,她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現(xiàn)象。媽媽覺得上大學是一個很有面子的事情,媽媽沒有上過大學,所以希望孩子上大學,這樣不管是在親戚還是同事之間都覺得有面子。
你知道媽媽是為這個原因,你就跟媽媽說:“媽媽,你想要兒子出息,顯得你更有面子,對不對?”
媽媽:“是,你說的對?!?/p>
媽媽自己不會這樣想,但你這樣一說就說對。
你就告訴媽媽說:“我做別的同樣會讓你有面子?!?/p>
這樣你就給媽媽吃了定心丸,她就不跟你吵了。
作為母親,這時孩子已經(jīng)長大,將近二十歲了,他可以這樣跟媽媽說。如果孩子小一點的話,媽媽就要了解孩子的需求。比如說剛才的“明慧醫(yī)案28”中的透明膠事件,孩子要的是尊重,你要很清晰。
3|看清家庭沖突的根源
每一個人執(zhí)著的實際上是自己大腦里面的想法。比如說吵架的夫妻,實際上你們根本就沒吵到點上,要不你怎么老吵呢?你沒有理解對方想要什么,對方也沒有理解你想要什么,你們才會吵架,你們都在做夢。
劉老師經(jīng)常說的是——你在做夢。你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未來的路線。這個路線是過去的投射,是你對過去的修補。過去我這樣做是錯的,或者我聽了別人這樣做是錯的,那么我的未來要那樣,那樣會更好。
你的未來,來自于過去。
你過去想:我這次跟孩子吵了一架,未來我不要跟孩子吵架了,我用另外一種方式跟孩子溝通,是不是一樣的東西?你并沒有變化,所以你的未來沒有啥變化,因為你的過去沒有變化,你的未來當然也不會變化。
為什么沒有變化?因為你無法走出你的夢境,因為你做夢都是做已知的夢,你不會做未知的夢。就算你躺下來睡覺,做的夢也是已知的,也是你潛意識里面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
你說:老師,我覺得這是一個提示,可能我預知到了未來。當然是有可能的,但也是你潛意識里面已經(jīng)有過的,你只是重新去經(jīng)歷它而已。
因此你只要在夢中,不管是過去的還是未來的,你所經(jīng)歷的全部都是舊的東西。你以為的未來,全是基于過去的思維所發(fā)展出來的東西,它不是新鮮的。
我們怎么辦?要引導對方走出夢幻。
怎么樣引導?當你跟丈夫吵架的時候,不要再吵了,轉移話題?!拔覀円黄鹑ネ?,我們一起去看場電影,我們跟孩子玩一下,我們打一下羽毛球。”你發(fā)現(xiàn)在這個問題上,你們吵不贏,沒有辦法吵。
行動,你就可以從夢幻當中走出來。當你打羽毛球的時候,如果你不專注,你就打不住了。走路你可以邊走邊想,但是你去打球,你去做運動,做這種技巧性的運動,你沒有辦法想。你去跳舞也可以,你完全跟音樂合一。
假定你們夫妻都聽了我的課,你們倆就去跳一場舞。音樂響起來之后,整個氛圍就改變了。音樂是有能量的,它可以給家庭帶來能量,或者是你們?nèi)プ鲆恍﹦e的事情,也可以走出夢幻。
4|找到平衡家庭沖突的支點
再一個非常重要的,你看對方眼睛?!安灰沉?,看看我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是我嗎?”好,他也就算了。所以,老師一直在教你們,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你要學會。
再一個,找到雙方的初心。你們的初心是什么?那位媽媽想要兒子考大學的初心,第一個為了面子,第二個愛孩子,希望孩子更加優(yōu)秀,認為學校能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她目標就是愛孩子,那么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去?因為孩子覺得真的沒有必要,才會這樣。
媽媽找到初心,原來我就是為愛孩子,你是可以換一種方式做的。愛孩子可以給孩子更多的自由,難道不是這樣嗎?
夫妻兩個吵架的初心是什么?如果是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你是因為愛孩子才會吵。如果不愛孩子,你吵它干什么?如果是因為家里其他的問題,家里的房子買多大吵架,你是為了這個家。所以,你吵架的時候,會忘記你的初心。
如果你記得你的初心是因為愛,因為愛家,愛孩子,因為想要家庭更溫馨,因為想要建設家園,把家庭建設得更好。這個時候你就吵不起來了,原來我們家都是這樣子的。
找到雙方的初心之后,平衡點就出來了。實際上就是找平衡,你每天都在極端當中,要么恨,要么愛,要么怨,要么憤怒。
如果初心找到了,平衡點就找到,這就是你的平靜所在之地,這就是中道。平衡點就是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