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勤政為民、剛正不阿、執(zhí)法公正,而且清正廉潔,更重要的是他是從自己做起,處處以身作則。就拿清朝的官員退位退職退休后是不安排住房這件事說吧,鄭板橋在濰縣知縣任上,其弟弟告訴他,家中的房屋破舊了,要改建一下。本屬正常,但鄭板橋卻擔心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勸告其弟暫不改建。
鄭板橋為官,不光自己清清白白,還特別痛恨別的官員貪污腐敗,為官不正。每遇貪官污吏敲詐勒索,他便毫不客氣地予以“回敬”,并引以為戒。
某欽差大臣到山東視察工作,已在各地撈了不少好處。到濰縣,雖知鄭板橋為官清廉,但仍不知足,百般暗示,欲從鄭板橋這里撈“外快”。鄭板橋心領神會,待欽差要離開濰縣時,差人送一大禮盒給了欽差。欽差見禮盒很沉,料定不少白銀。送禮人走后,興高采烈地打開禮盒一看,立即傻了眼!原來,禮盒里裝的不是銀子,而是濰縣特產(chǎn)大蘿卜!還附一首詩:“東北人參鳳陽梨,難及濰縣蘿卜皮。今日厚禮送欽差,能驅魔道兼順氣。”欽差看了又氣又恨,立即想報復鄭板橋,但又苦于一時抓不到把柄,只得啞巴吃黃連,把一腔怒氣憋在心里,灰溜溜地返回京都。
鄭板橋為官則關心民疾,撫民救災,抑富濟貧;持家則安于清貧,不事聚財;做人則不仰高門鼻息,不為斗米折腰。他的廉潔自律雖然受到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嫉恨、排斥、打擊,受到高官貴胄、富紳巨賈之嫉恨,使他最終丟官,但他卻深得民心,得到眾多百姓的愛戴和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