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古代,有四位美人,當然第一位的要算是西施了!很多人知道西施的美麗,但真正能用筆寫西施的美有幾人寫的好呢?這里我要說一位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寫的頌揚西施的詩,我覺得最主要的是頌揚西施的大無畏的,勇敢的,可貴的獻身精神而寫的!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yún)顷P。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這首詩的譯文是這樣的:西施是越國溪邊的一個女子,出身自苧蘿山。她的魅力過去今天都在流傳,荷花見了她也會害羞。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撥動綠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樣悠閑。確實很少能見她笑起來露出潔白的牙齒,一直像在碧云間沉吟。越王勾踐征集全國絕色,西施揚起娥眉就到吳國去了。她深受吳王寵愛,被安置在館娃宮里,渺茫不可覲見。等到吳國被打敗之后,竟然千年也沒有回來。
從背景和過程上可以這么說:話說公元前494年,兩國交兵后,一國失敗了,義和成功了,而勝利的一國要打敗的一國國君到其身邊侍候著他們。這就是那時的吳越之戰(zhàn)。越國敗了,退守會稽。越國大夫范蠡施計,讓越王暫時忍辱受屈,向吳國求和。吳越議和后,勾踐立志報仇雪恥、興邦復國。他每天吃飯時都要嘗嘗懸掛著的一顆苦膽,晚上在柴草堆上枕戈而臥,苦心焦思,不忘國恥,這就是著名的“臥薪嘗膽”的故事。
越王深知自己的處境,并也知道吳王最喜歡美女的,所以令范蠡到民間尋訪美女,送去吳宮,以消磨吳王的心志。范蠡訪遍越中,最后在浦陽江邊找到了一位秀媚出眾,又懷愛國之心的西施。經(jīng)過三年的相當于現(xiàn)在的特工培訓后,帶著特殊使命,來到吳國后深受吳王寵愛,可西施亡國之恥刻在心中。通過她細心觀察姑蘇城的地形和軍事設施,畫好一張地圖,派人送回越國。越王收到地圖后,立即制訂作戰(zhàn)計劃,兵分兩路出擊,一舉攻克姑蘇,滅掉了吳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