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要色、香、味俱全,在餐廳食指大動之前,最能夠令你提起食欲的,是一張張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照。拍出好的美食照,廚師當然必不可少,但錦上添花可是攝影師的功勞。
但我們拍出來的照片卻往往黯淡無光,好機友攝影今天就和您好好聊一聊美食應該怎么拍。
目錄
一.美食攝影拍攝角度
二.美食攝影構圖
三.美食攝影用光
四.拍攝注意事項
五.美食攝影的小技巧
六.了解職業(yè)美食攝影的日常
一.美食攝影的拍攝角度
美食攝影屬于靜物攝影的一種,我們可以從需要的任意角度進行拍攝。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拍攝角度,但大致歸類來看,可分為低角度、45度、俯視三種。
1、低角度
用于展示有高度、厚實的、層層分明的食物,或是能夠凸顯背景環(huán)境的美食照片。例如常見的層次感擺盤,細節(jié)精致的甜點等。
當然,也適用于飲料、塔狀的甜點,低角度帶入一些背景,甚至以接近0度左右的角度由下往上拍攝。
低角度納入背景,不僅可以拍攝食物,更有就餐環(huán)境帶來的氛圍感。
如果是鏡面的桌子,低角度甚至還能拍出明顯的倒影。不過要注意,低角度拍攝的命門是帶邊緣的碟子,會遮擋住食物的底部細節(jié)。
2、45度
45度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角度,正因為如此,它適用性也最廣。既能展示食物的立體空間感,也能拍到桌面上主要餐點的前后關系,還可以借此加入人的元素。
利用廣角鏡頭搭配45度角,不僅有食物,還能展示部分的桌面以及桌邊的椅子,加上墻壁空間感,這其實是最貼近人眼觀察的習慣。
如果想學習更全面的攝影技巧,推薦您閱讀雷波老師主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攝影入門輕松拍出好照片》一書。
廣角鏡頭可以容納更多的細節(jié),但缺點是如果畫面有直立的物體,它可能無法保持垂直,靠近畫面邊緣的食物或餐具也會變形。
3、俯拍
如果你玩Instagram,你會經(jīng)常見到這樣的構圖。它帶給人一種新奇的視角,還具有某種和諧的整齊感,所有立體的食物餐盤都被抽象成一個個平面幾何元素。
俯視有趣的地方是,如果你保持了絕對垂直,那照片在后期可以切成正方形任意旋轉,無論哪個角度都不會有違和感。唯一可能搗亂的因素大概就是影子了,控制絕對垂直,控制影子,這兩點是俯視角度構圖的關鍵。
50mm、85mm這樣的焦距,但凡只要有些微的傾斜,就會讓畫面歪斜,增加后期修正的時間。廣角鏡頭的容錯性更高,且可收納更大的畫面,方便剪裁,但缺點是容易產(chǎn)生邊緣畸變。無論是哪種焦段,最好一開始就鍛煉保持水平。
俯視非常適合展示餐桌上滿滿的餐點,或是很多人圍繞在一起用餐的感覺。如上圖,在桌面四周的杯子,因透視的關系會產(chǎn)生透視變形,為了避免這一點,可以將杯子盡量放在畫面中間。拍攝餐點制作的過程,俯視角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的擺盤餐具很好看,不妨用俯視角更突出這一點。
不看說明書,快速玩轉相機出大片!匹配47款相機、5380分鐘原創(chuàng)視頻
淘寶搜索“好機友攝影”或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將桌面當成畫布,提煉出食物的顏色、形狀,組合作畫。
4、結論
沒有最好的角度,只有更適合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習慣,重點在于多去嘗試,才會有新的進步。
練習時,試著基于同一個菜品創(chuàng)作出多種不同角度的構圖。告別單一視角,你離稱霸朋友圈又近了一步!趕快拿起相機去試試吧!
二.美食攝影構圖
構圖以白話來說,指食物的擺放,其中又包含了比例、近距離、裁切。
1、比例 / 畫面平衡
比例跟平衡有個密不可分的關系,因為比例正確、畫面平衡,整體感覺會讓人很舒服。畫面的比例不單單指擺設或位置,畫面裝飾(食器、背景、道具等等)跟食物的比例也很重要。
你應該不會希望配角比主角還要來得搶鏡。一開始,可以從上次提到的,完全干凈的背景開始(如圖)。
再進階到開始豐富背景的擺設。如果不知道要從何開始,可以將要拍攝的主角放置在畫面的正中央,然后以它為正中心往畫面的四周慢慢加入要擺設的道具。
除了主角跟擺設道具之間的平衡,食材之間的色彩搭配也要好。想象衣服穿搭概念,但食物的顏色搭配可以比衣服來的跳tone一點和鮮艷一點!
衣服除了圣誕節(jié)可以接受紅配綠,可是套用在食物搭配上就非常吸睛。例如色拉擺盤,一定要顏色豐富,綠色的生菜配上紅色的西紅柿、黃色的玉米、紫色的高麗菜和白色的蛋白質(eg.雞肉、雞蛋)等才會讓人有食欲(衣服千萬別這樣穿呀….),如果你喜歡大地色系的穿搭,千萬止于衣服就好,在食材配色上可以大膽一點。
2、近距離
:單一的食物拍出氣勢感 & 也適合料理的過程照。在美食攝影界有句玩笑話說:如果你感覺照片不夠美,表示你拍得不夠近!之前談及整個餐桌或是整體的拍攝,可是有時候近距離拍攝食物的細節(jié)或局部特寫是可以很誘人的。
尤其是拍攝單一食材,或是搭配簡單的食物,這樣的拍攝主題時可以將畫面塞得滿滿的,讓觀眾聯(lián)想自己手中捧著滿滿的食材的回憶。例如圖片中的意大利面。
拍攝食物的局部還有個好處,因為只有看到部分畫面,基本上沒有擺盤考量,滿適合拍攝料理的過程中(work in progress),食物還沒辦法擺盤,或著是桌面太凌亂不適合入鏡的時機點。
3、裁切
去蕪存菁!讓主題更突出!一開始會覺得說,如果構圖一次搞定,為什么還要裁切呢?其實有時候適當?shù)娜サ粢恍┍尘?,或是多出的空間,可以讓整張照片看起來更和諧。
裁切可成為構圖的助力。有時候構圖本身不差,可是去除多余的部分可以讓主題更突出、照片更完美。
裁切的時候也要注意切除點。不要太過于專注在中心點而忽略了周圍,好比裁切后的餐盤在中心點,手卻被切掉一半,讓整個畫面有點不對勁,或是拿著叉子的手被裁掉,像叉子浮在半空中一般。
4、利用構圖增添故事性
如果覺得單純拍攝食物太單調無聊或是整個畫面沒有活力,又想要在自然情境下生活化照片,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完全免費的道具—雙手。
當然,手在照片里面還是配角,它在畫面里是要有意義的(拿著三明治、刀叉、酒杯、MENU等等),而不是隨便加入來搗亂。
手擺放的位子也要注意,例如不能占整個畫面的比例太大。如果整張照片里,手就占了一半,那到底誰是主角呢?可不能讓手搶了食物的風頭,而且手的比例太大也容易讓看得分心。
如果拍攝的主體比較單一或體積比較?。ㄈ纾核?、果干、點心),可以采雙手捧住或集中在碗里來拍攝。這樣不僅可以幫忙看的人聚焦,也可以展現(xiàn)出食物的實際比例。而且也有人家把食物端在你面前邀請你試吃的氛圍。
然而,不是每次拍攝的時候擺盤或是食物本身是在最好的狀態(tài)。最后一種(也是我最近蠻愛拍的)的拍攝手法就是營造出「正在吃」或是「即將開動」的感覺,讓看照片的人有種期待的氣氛。
例如湯匙已經(jīng)挖了一口或是刀叉呈現(xiàn)正在切的情況。(例如圖中手正要把披薩切開來故意營造一種“即將要發(fā)生”的實時感)
要注意的是,被享用過的食物要注意它的切面。大部份的情況都可以接受,除了不太好看的齒痕或是完全毀了食物的完整性。營造隨便感之余,還是很多細節(jié)是要特別注意的。
三.美食攝影用光
1、光線是構成照片的要素之一
拍攝食物,光線是激發(fā)食欲的最好條件,一般拍攝食物主要需要的是順光和側逆光。然而順光相較于側光而言則趨于平淡,缺乏一些畫面的層次感。
如能恰當?shù)厥褂煤眠@些塑形光,就能使得被攝物體產(chǎn)生立體效果,使其勾勒出精致的輪廓,食物的質感也會因此提升,令人產(chǎn)生賞心悅目垂涎欲滴之感。
2、光線的溫度把握
掌握光線的溫度變化也會使被攝物體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耙蝗罩嬙谟诔俊?,清晨的陽光總是讓人感到元氣十足,溫暖和煦的陽光照射在物體之上,一切都是充滿著希望的模樣。
而傍晚的夕陽灑落下的余暉打進窗戶時,食物本身會反映出柔和自然的曲線,給勞累一天的疲憊身心聊以慰藉。
要知道,早晚的光照角度最容易構成明麗簡約的光線線條,側逆光最為常見。選擇一個光線充足的拍攝場景,比如窗前或陽臺,若光線不足或曝光過度可手動使用手機自帶編輯器調節(jié)光線、曝光度和陰影高光等。
3、不要使用閃光燈
我們在美食攝影中,第一個要牢記遵守的守則就是低調,引申過來就是不要使用閃光燈?,F(xiàn)在有很多餐廳都比較強調一種安靜悠閑的氛圍,如果在這種靜謐的環(huán)境下使用閃光燈,無疑會給旁邊一同用餐的顧客帶來很大的困擾。
沒錯,有些餐廳的照明條件的確不太理想,整體環(huán)境很黑,但正是這個原因,所以你更加不應該用閃光燈。而且如果你用的是隨身攜帶的智能手機加閃光燈的器材組合,則更會把食物拍的不盡如人意。
那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們應該怎么做?使用單反相機的話就推薦采用最大光圈,也別害怕調高 ISO,損失一點畫質總比讓人吐槽“沒素質”的好。如果不想損失畫質,帶一個可以放在桌子上的小型三腳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用手機拍照,就可以試試不少智能手機拍照功能中內(nèi)置的 HDR 模式,因為理論上食物不會活動,應該會有較好的效果。
四.拍攝注意事項
1、不要連拍
作為攝影師,你會喜歡聽到快門的聲音,但坐在旁邊的其他客人并不一定相同。如果別人在你吃飯的時候一陣猛按快門,有不少人會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在動物園進食的動物吧?
吃飯時聽到機關槍一樣的快門聲會讓絕大多數(shù)人都感到煩惱,不僅破壞了人家安靜的用餐環(huán)境,還有可能牽扯到個人的肖像權問題。
釋放照片美感,將照片變成為作品!300個案例、5950分鐘原創(chuàng)視頻
淘寶搜索“好機友攝影”或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所以我們在拍攝美食的時候,需要把手中的相機調至成靜音快門模式,而且同一畫面拍攝兩張就夠了,不用一直拍。因為食物不會跑掉,而且燈光也不見得會一邊拍一邊轉變吧?
退一步說,美食攝影是常見,但又較為難拍的題材之一。主要是因為食物往往只在剛剛烹飪好的時刻才達到完美狀態(tài),而維持這一狀態(tài)的時間只有幾分鐘甚至只有幾秒鐘之短。
一旦錯過了最開始的黃金時間段,拍的再多也很難達到那種剛上桌時最完美的狀態(tài)了。拍的時間越長,拍的數(shù)量越多,反而效果會越來越差。所以,連拍模式在拍攝美食時還是別用了。
2、只分享得意之作
自打進入自媒體時代以來,大家都開始熱衷于頻繁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雖然這無可厚非,但是對于美食攝影來說,如果想跟別人分享,還是謹慎一點才好。
你也許會在一家餐廳吃到了一款美味佳肴,并且也拍攝了下來,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拍攝下的這張照片有沒有準確表現(xiàn)出這道菜的風格特點并為之加分呢?
現(xiàn)在有些餐廳會禁止客人在用餐時拍攝,正是因為客人拍的照片實在太爛,昏暗的燈光加上不濟的技術,這種組合下拍攝出的照片實在很難讓人產(chǎn)生食欲。
一張不太成功或者比較平庸的美食題材攝影作品,與其說是宣傳或者記錄,不如說它更像是吐槽來的貼切一點。
如果再加上攝影師的后期水平不靈光或者干脆因為懶而沒有進行后期調整,那這樣一張照片簡直就是災難。想把美味的食物紀錄下來是人之常情,但實在沒有必要把每一張照片都放上互聯(lián)網(wǎng)與朋友分享。如果要分享,那就請拿出來幾張得意之作吧。
3、拍攝要趁早
絕大多數(shù)美食攝影的最佳拍攝時機都是在剛擺上餐桌的時候,因此需要盡快思考構圖并拍攝,尤其是澆汁兒類的美食,在汁水流動時要盡快進行抓拍。
五.美食攝影技巧
1、為畫面帶入紋理和線條
在木質桌面上拍攝食物是一種十分討巧的方式。這個時候,照片中所有的元素看起來都是質樸而又真實的。如果你所拍攝的食物并不像大餐廳所做的那么精美,而只是在家里手工制作的,那么搭配這種舊木頭的背景可以增加照片的質感。
2、即便是超廣角變焦,也可堪大用
還記得拍這張照片的時候,為了獲得更大的角度,我不得不站在欄桿上,搖搖晃晃,而且只能通過猜測來確定取景的大致位置。
不過現(xiàn)在好了,LCD實時取景的出現(xiàn),使得事情不再那么復雜。雖然使用超廣角鏡頭的代價是,我必須要在后期矯正畸變,但是如果沒有這種鏡頭,要想將整個桌面呈現(xiàn)出來是十分困難的。
3、考慮天氣,把握時間
我最喜歡的拍攝時間是在下午晚些時候,同時最好是多云的天氣。與人像攝影有些類似的是,柔和的白色光線是最適合拍攝食物的。
一扇不那么干凈的窗戶可以起到漫反射板的作用,讓光線均勻的灑在食物表面,所以如果你正坐在窗邊,那就把你的桌子移的更近一些吧。
4、制造景深往往效果驚人
如果我們是垂直向下拍攝,那么景深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無論是較大還是較小的光圈拍攝,整個餐桌都會是清晰的。
但當我們從一定的角度進行拍攝時,畫面就會產(chǎn)生縱深變化,利用淺景深拍攝可以使畫面更有層次感。
5、注重食材顏色的挑選和顏色的點綴
畫面當中的食物如果顏色鮮艷而不繁雜,那么一定是會讓人感到非常美味的,仿佛美食就擺在自己眼前。
6、利用好你身邊的小道具和食物器皿
一張好看的美食大頭像不僅取決于它本身的外貌程度,通常還需要小道具的襯托。
淡雅素凈的桌布、簡潔大方的餐巾,一束漂亮的鮮花,最近一直風靡的仿大理石紋餐盤等等的簡單食器,或是腦洞大開的你把他們通通放在白色床單之上,一盆可愛的草莓pancake加之你的電腦和波點咖啡杯,還有“擺拍神器”kinfolk雜志,簡直把簡約風發(fā)揮到了極致...
7、找一個簡潔的背景
木紋的餐桌,家里的白墻,戶外的純色墻壁都可以作為拍攝美食的背景。簡單的背景可以讓觀者的注意力第一時間鎖定在食物上。
六.了解職業(yè)美食攝影師
很多攝友可能會發(fā)現(xiàn),即便已經(jīng)了解應該怎么去構圖、用光、尋找拍攝角度,但依舊拍不出美食廣告那樣的畫面。
事實上,職業(yè)美食攝影和我們業(yè)余愛好者拍攝美食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甚至有些用來供職業(yè)攝影師拍攝的美食是不可以吃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職業(yè)美食攝影的基本情況吧!
1、8 小時的拍攝非常常見
大家別以為只有法國大餐才會慢慢上菜的邊食邊等數(shù)小時,原來普普通通的美食拍攝至少也是數(shù)小時。
拍攝食物用上 8 小時已經(jīng)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在拍攝的過程中會涉及不同的單位(例如:廚師、美術、客戶、食材的新鮮度),純以攝影的角度,燈光、構圖、顏色配搭,以至是食物道具的擺位,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好仔細,并非是廚師煮好菜式上碟后用手機按下快門就叫完成。
而作為專業(yè)攝影師,更需要多點時間作出鋪排來展現(xiàn)食物本身的最佳狀態(tài)。
2、接受食物攝影的落差感
近年常常有網(wǎng)友 Po 照片,指在餐廳看到的食物照片跟實物完全是天堂與地獄的之別。縱使餐廳會以「圖片只供參考」避免觸犯商品說明條例,但對于食客的心理就尤如過山車一樣。
作為職業(yè)攝影師又會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呢?「其實作為一個美食攝影師,我的責任就是把照片拍好,將食物的最佳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至于食物真正出餐時候的樣子,實非攝影師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攝影師要把照片拍靚,廚師要把菜做好吃?!惯@是各自角色的責任。
3、拍食物其實是非常講究的細活
在攝影方面,一般來說西餐會容易處理過中餐,拍攝酒店的食物又會容易處理過快餐,而每樣食物都會有麻煩和難處理的地方,例如:意粉要纏繞得漂亮都不容易,就算一碗白粥、一碗白飯,如果要「造型靚」,都不那么簡單。這些亦非廚師可以完全兼顧得來,需要專門美食攝影師幫手。
有時候拍攝的難處是在于時間性,例如:湯、粉、面等等,粉面會因為加了湯后而很快使面身發(fā)漲,要把握時間去拍攝;還有咖喱和芝士,除了時間,亦要講求運氣,焗完出鍋馬上拍是其一外,若焗出來的隨機效果不好也是徒然。
另外,「醬汁」和「流心」的食物會令 攝影師 有點「怕怕」,因為液體形態(tài)要好看,份量及時間都要拿捏得確,機會可一不可再,所以每次遇到這兩種食物,都會非常留心和小心。
4、嚴格到拍雞翅都得分左右
拍攝人像,攝影師會跟對方溝通,借以得到更佳的拍攝效果。拍攝食物的話,又應如何「溝通」呢?
其實每次拍攝之前,都會首先到廚房與廚師溝通一下,讓廚師預覽怎樣拍攝,然后會再向廚師了解煮食方法、流程及吃法,以便預算時間同食物的外觀狀態(tài),看看食物可否附合餐具大小和拍攝的燈光方向等。
「始終,我們幻想的食物樣子,都可能與真實有距離,就像看自拍和見到『真人』的感覺。很多時候,食物本身的方向同形態(tài)、燈光,以至道具、畫面構圖都要互相遷就,例如雞翅都有分左右!」
當然,有些情況下,攝影師沒有機會與廚師預先溝通,就會出現(xiàn)某些問題,例如:食物可能因為太早準備以至過了最佳拍攝狀態(tài);又或者食物的座向與預先設定的燈光不吻合等等。
相信通過此文,一定對美食攝影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那么就從今天開始,試著拍一拍自己所品嘗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