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人很容易,不需要任何努力,只有歲月這一個因素就足夠了,但做個明白老人,就不這么簡單了。人老了,有時感到不舒心、不快樂,常常不是事情本身有什么不對,而是老年人對一些事還沒看明白。 比如,一些老人常把“娶了媳婦忘了娘”掛在嘴邊。兒子娶了媳婦,有了自己的小家以后,和老爸老媽就不像原先那么親昵了,甚至也不能“?;丶铱纯础?,一些老人常會因此感到傷感和失落。其實,這是老人不大明白,兒子娶了媳婦就應該將夫妻關系擺在第一位,小夫妻恩愛、和睦,咱們當老人的才會開心。老人還應該明白,孩子有了小家,瑣事也會增多,甚至會忙得焦頭爛額,看望爹媽的時間自然就少了許多。如果老人能夠明白這些,就不會責怪孩子了。 做老人的有時還常會感到委屈和不滿,覺得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不如自己為他們付出的多,都說“敬老如敬子”,能拿出“敬子”的一半來“敬老”,就算不錯了。其實,這種委屈是老年人還不大明白,人的情感常常是向下傾斜的,咱們年輕時不也是這樣嘛,哪個家長不把孩子當寶貝呢?想明白了,心里也就舒暢了。 人老了還應該明白,老伴兒才是咱最親、最離不開的人,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另一半。 我認為做個明白老人,要寬容、理性、豁達、睿智、慈愛、祥和。這樣,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快樂,給子女帶來幸福,還會使家庭更加溫馨與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