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玉人,到了商代中、晚期,玉人大量出現(xiàn),主要以殷墟出土的玉人為代表。另外在傳世玉人首中,有些作品同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銅人頭型近似,應(yīng)屬三星堆文化遺留。
1.商代玉人類型
商代玉人主要有五種,圓雕全身人,圓雕人首,片狀全身人,片狀人首,帶有玉人裝飾的其它玉件。
商代 羽冠人形玉飾
圓雕全身玉人僅見于殷墟,人的頭頂部有兩個相通的小孔,用于穿系繩,因而這種玉人能用做人身佩飾。據(jù)專家分析,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一件圓雕玉人可能是婦好本身的雕像。
商代 跽坐人形玉佩
片狀玉人亦發(fā)現(xiàn)于殷墟,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傳世片狀玉人, 是用柄形器改制而成,應(yīng)屬商晚期殷墟文化的作品。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片狀玉人,頭頂附有角形裝飾,軀干較小,四肢發(fā)達,身上帶有雙陰線刻裝飾紋樣,這件玉人,從一面看為男性,從另一面看則為女性。商代還有一種人形片狀玉璜,在弧形玉片上以剪影的方式雕出側(cè)面人形,然后用陰線勾畫人體,這種玉人皆為團身,膝屈腹前,抱肘于胸,頭部冠以極華麗的冠狀裝飾。
商代 雙面玉人
片狀玉人頭在傳世玉器中較常見,殷墟也有出土。一般來看,殷墟玉人多為大鼻、闊嘴,頭部似有一道箍,箍上方有密集的細陰線短發(fā)。那種長型臉、長脖,頭戴方市、尖鼻的玉人可能為西南地區(qū)的玉器。
商代 跽坐人形玉佩
2.商代玉人含義
商代玉人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寫照,它表現(xiàn)出人的不同身份,帶有華冠并身著錦衣的玉人表現(xiàn)的是貴族人物。短發(fā)、無冠、面無表情的人頭則是殉葬奴隸的表現(xiàn)。商代盛行鳥崇拜,巨鷹是一種與祖先或民族相關(guān)聯(lián)的崇拜物,人頭則是犧牲品,這件作品是商代人殉,人犧制度的形象表現(xiàn)。
商代 人形玉飾
商代玉器中對于龍與鳥的神化與崇拜是顯而易見的,但這種崇拜是原始崇拜的遺存與演變,它從屬于對人的崇拜。這在商代玉器上表現(xiàn)得很明顯。商代的部分玉人是貴族本人的雕像,在一些象征權(quán)力和地位的玉器上刻有玉器所有者的爵號。商代對于人的崇拜是否到了神的程度,玉人中有沒有人格神,從商代玉人上看,存在著有的可能。婦好墓中既然有婦好本人的跪像,它就表明商代人的意識中存在著人世轉(zhuǎn)化的觀念,人去世后不會完全消失,而是進入另一種境界,這種人依然保留著在世時的權(quán)威或更高的權(quán)力。 這種對于已故之人的神化和崇拜同嚴密的氏族組織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商周宗法制和極為隆重的祖先崇拜。另外,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件商代的玉雕飛女像,人的頭頂有雙鳥,胸以下雕成井狀方格,這不僅是藝術(shù)夸張,也是當時一種把人神化的方式。
商代 玉羽人
商代的跪人與立人,哪一種姿式更顯貴?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玉人看,跪人數(shù)量多于立人,且跪人多為錦衣華冠,尤其是那種璜形團身跪人,人頭上的裝飾與帶有“廳”字的玉鳥頭飾相同,而這種玉鳥肯定是一種神化崇拜物,因而團身跪人也是一種崇拜。由此看,跪姿應(yīng)是一種顯貴的姿式,并非后世的屈尊下跪。
商代 綠松石人
最后,關(guān)于帶角玉人所表現(xiàn)的是娛樂舞人還是巫祝,或是人的一種神化方式等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
商代 人首鳥身形玉佩
商代 人首形玉飾
微信搜索【公眾號】(cangjia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