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之所以選擇招安,沒有自己當皇帝,那是因為宋江是根據(jù)實際情況所做出的選擇。若是宋江不接受朝廷的招安,那什么朝廷勢必將其剿滅,宋江沒有那個實力與朝廷對抗。宋江一貫都是以忠義來教導梁上好漢,這也是宋江無法當皇帝的重要原因。宋江本身就是朝廷的官吏,只是因為他犯了官司,所以才被迫成為寇的。
其實在梁山的時候,宋江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有要接受朝廷招安的信號了。從改變忠義牌匾,去京城見宋徽宗,一直到最后接受朝廷的招安,這一次又一次的親近朝廷,無不反映出了宋江對朝廷的忠義觀念。像這樣衷心于朝廷的人,怎么可能會去自己稱帝呢?
在宋江的108將中,大多數(shù)都是原來朝廷中的降將,若是宋江稱帝的話,這些人肯定不服的。梁山好漢中的大部分也都是原朝廷的官吏,之所以會跟著宋江,那是因為宋江有最初歸順朝廷的誓言。若是宋江稱帝的話,那么他在梁山上也就毫無威信了。所以說宋江不會拿著自己的頭領(lǐng)頭銜去冒險稱帝的。
梁山本身的實力其實也決定了沒有稱帝的可能性,宋江所能領(lǐng)導的梁山義軍只能控制住梁山泊一腳,與朝廷的實力對比,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不足為懼。而且梁山的108將大多數(shù)也都是來充數(shù)的,真正能在沙場上建功者是非常少的。就依靠這樣的軍隊去與朝廷抗衡,肯定是沒有獲勝希望的,與其等待著朝廷來剿滅,還不如主動去歸順朝廷。這是宋江基于梁山的全局考慮的最好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