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寶寶一天天學習心得本領,我們家長心中充滿了喜悅和驕傲。我們家長陪伴孩子,一是要保障寶寶身體健健康康,另外就是要確保孩子學習和接收正確健康的習慣。3歲前學會這5個好習慣,寶寶一生受益,你教會幾個了?
1、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能力
現(xiàn)在的父母都很忙,但再忙都一定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穿衣、大小便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自己吃飯、洗手、洗臉、穿脫衣服的能力,孩子長大后能獨立、健康的生活。
2.讓寶寶愛上勞動
成為家庭中的小幫手,很多家長都不會讓三歲的寶寶做家務,其實如果在3歲前讓寶寶學會做力所能及的簡單小家務,別幫爸爸媽媽拿點它能拿的動的東西,每個寶寶都會對一些事物充滿好奇都會很喜歡去做,但是都被家長朋友們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當他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們總是這不可以那不安全,總怕傷到孩子其實這樣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影響,有些事情只要他能做到,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就盡量鼓勵他去做!
3、自主的如廁習慣
1歲半到2歲的孩子身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嘗試讓他擺脫尿布了。給孩子準備一個卡通的小馬桶,剛開始要定時引導他到馬桶旁邊,協(xié)助他排便,逐漸培養(yǎng)他用語言提前表達想要大小便。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是會尿褲子,或者尿濕后才表達,父母要有耐心,多鼓勵孩子。當他能控制大小便時,自己也會覺得驕傲。
4、情緒表達合理化
寶寶也有喜怒哀樂,也要有發(fā)泄情緒的渠道和方式。但寶寶掌握的詞匯有限,不足以幫助他們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有的寶寶生氣時打自己的頭,用頭撞門,扯父母的衣服或者咬人,打別人等,都是在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如果寶寶個性很強,動作不恰當,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任其發(fā)展下去,還會給寶寶的身體造成危害。
5、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優(yōu)秀的好孩子,在三歲之前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在父母的幫助和引導之下,他們已經(jīng)擁有看書聽故事等多種興趣愛好,并且渴望知道更多的事情,富有探索欲,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并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來解決一些問題。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和空間,很想跟比自己大的孩子或是大人溝通交流。當然除了這些好習慣,孩子還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等多種有益的好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苦口婆心勸孩子多讀書,但孩子還是經(jīng)常癱在沙發(fā)上玩手機。父母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是影響孩子好習慣養(yǎng)成的最大因素。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是父母用身體力行帶給孩子夢想。好習慣,從模仿好行為開始,你就是孩子的榜樣。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