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quán)圖片 | 陳卓 攝
隨是《周易》第17卦。其意是隨順外部氣候變化,改變自己的行為。
譬如天冷了要保暖,到了夜里要按時作息。可以說,隨最初指養(yǎng)生。后來逐漸變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修行境界。
隨和,就是隨外界條件,不強求,不奢求。因此也不會有煩惱和痛苦。
宋代易學(xué)大師邵雍說:隨從機運,不能專橫。隨和就是隨順外界條件,不專橫,不任性。
記得我小時候看一個電視劇,已經(jīng)到了非常癡迷的狀態(tài)。后來電視劇演完了,自己還哭著喊著要看。這就是小孩子的心態(tài)。
一個成熟的人,應(yīng)該懂得隨和。不要對外界,對別人提出無理的要求。比如,你去朋友家里做客,要隨著主人吃住,不要覺得這不舒服,那不舒服,指指點點。
很多人的很多煩惱,都是源于自己的不隨和。不隨和的人,總會覺得別人跟自己作對,覺得處處不順心。
隨和,簡簡單單兩個字,卻囊括了人的大部分高尚的修養(yǎng):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斤斤計較,待人寬容,懂得換位思考。
隨和,就是懂得變化。眾所周知,動物只遵循先天的法則,兔子不吃肉,不會使用工具。只有人,才能打破先天的限制,隨和應(yīng)世,所以生存能力才最強。
所以,隨和,猶如吃飯上的不挑食,處世中的不挑刺。在無人相處的時候,隨和的人自然能為別人考慮,讓別人感到舒服舒適。
隨和,不是沒有選擇地迎合。一味地迎合別人,有損于自身人格。
因此,隨和的前提是貞固自持,就是堅持自我、堅持自性。
過度迎合別人,反而消解甚至消除自我,最終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所以,愛情中,太過迎合對方,會讓自己沒主見,久而久之,就會被對方輕視甚至無視。結(jié)果受傷的還是自己。
看看楊絳先生吧。錢鐘書一門心思只做學(xué)問,生活能力很差,基本什么家務(wù)都不會干。
隨和的楊絳默默承受了所有家務(wù),甚至男人的體力活。把一個家庭維持的相當體面,也給錢鐘書創(chuàng)造了溫馨、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助他走上學(xué)術(shù)的巔峰。
這期間,錢鐘書寫出了鴻篇巨制《管錐編》,被學(xué)界譽為文化昆侖。而楊絳的隨和,也沒有失去自我,她也在默默耕耘中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最有名的就是自學(xué)西班牙語,從西班牙原文直接翻譯了世界名著《唐吉訶德》,前無古人。
隨和是一種福氣,無論到哪里,都會被溫柔以待。
一個人越隨和,生活的道路就越寬闊,世界也就越豐富多彩,人際關(guān)系也就越和諧。但隨和絕不是隨便,絕不是抹殺自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