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謂“按欲入木”
所謂按欲入木,是指彈琴時,左手按弦要方正堅實。對這一點,大多琴家們是共許的。
對于琴者來說,“按欲入木”是起碼的要求。彈琴之時,要一絲不茍,先要注意音位準確,然后要體味“堅實”之訣。所謂“堅實”,按弦時“必一指卓立于弦中,重如山岳,動如風發(fā),清響如擊金石,而始至音出焉,至音出,則堅實之功到矣?!?nbsp;
然而所謂“堅實”,并非是粗重笨拙、膠而不靈,所以在按弦時,非常忌諱中指幫名指、食指幫大指等現(xiàn)象。所以,體味“按欲入木”,也不能不體味一個“滑”字。澀而不滑,也就不是真正的堅實了。
滑與堅實,相輔相成?!鞍聪姨摳?,指必柔懦,勢難于滑?!币虼?,按弦必要堅實。而只知按弦牢重,滯而不滑,也不是真的堅實。所以,若要體會“按欲入木”,“堅”與“滑”都是要仔細體會的。
(二)什么是“彈欲斷弦”
所謂“彈欲斷弦”,一般可理解為右手彈弦剛健有力。
有一些人認為,彈欲斷弦作為用力彈弦的強力度,只適合用于《廣陵散》等慷慨激昂之曲,而不適合用于一般琴曲。這種認識就有一定的片面性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把“彈欲斷弦”僅僅解釋為右手用力彈弦的強力度,就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西麓堂琴統(tǒng)》說:“凡按則入木彈則弦絕,左手重按右手輕彈之,左手輕按(泛聲也)右手重彈之?!边@里在說按則入木彈則弦絕時,與左手重按右手輕彈之并言,可見彈欲斷弦并非為右手“強力度”彈弦之意。
就字意而言,“彈欲斷弦”確有剛健有力之意。所以,將“彈欲斷弦”解釋為剛鍵有力,確是有道理的。而“彈欲斷弦”的關鍵在于用力之道。琴之一道,其剛健有力,妙在用力而不覺。若只知一味用力,以使指勢太猛,則露剛暴殺伐之氣,如此則只是浮躁粗戾之人彈琴罷了。若更甚者,只求用力之強聲,發(fā)音不清不潔不和,則去道遠矣。
《溪山琴況》說:“'彈欲斷弦,按如入木’此專言用力也,但妙在用力而不覺耳。夫彈琴至于力,又至于不覺,則指下雖重如擊石,而毫無剛暴殺伐之疚?!?nbsp;
《琴學叢書》說:“彈琴至得心應手,左右指下,望之不覺其用力,實則進退抹挑,聲聲具有擊鼓撞鐘之勢,然彈者聽者非至精不足語,信乎琴之難也?!?nbsp;
什么才是“彈欲斷弦”?不是一味用力而使聲音大而強烈,關鍵是要使聲音清脆、干凈、充分、飽滿。用力而不覺,下指清健脆亮,才是“彈欲斷弦”之要。彈琴之時,必力透甲尖,用力而不覺,干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發(fā)清洌之聲,有如金石,音斷而意不絕,從中自得非凡意境。
而清健脆亮之功,是操琴之大要,適用于各種曲目。而用力不覺,也自是琴學之用力要則,同樣適用于各種曲目。即使是纏綿抒情之曲,其中也同樣有力度要求,只是力用不同罷了。
所以,不管是參研何種琴曲,仔細體會“按欲入木,彈欲斷弦”這句琴訣,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