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有超過1.4萬輛公交車,近萬名公交車司機,他們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為城市注入生命力。
786條公交線路在城市地圖上畫出了一萬公里蜿蜒的長度,平均每天有超過8萬人,通過公交車,和城市緊密的關聯(lián)起來。
夜17路,開設最早的夜間公交線路之一,由城南徑直向北,經過城中心再折轉向西,全程20公里,在城市西南畫出一道曲線,串聯(lián)著35個居民區(qū)、5個大醫(yī)院、4個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十余所學校以及幾個最繁華的商業(yè)圈。
這條線路共有9個司機,45歲的李芳(化名)資歷最老,是其中唯一的女司機,也是唯一的五星級司機。
在這個男人扎堆的職業(yè),讓李芳稍許從容的,是她十多年的公交車駕駛經驗。
游街串巷十幾年,每年在這條線路上來回500次,李芳沒有出過一場事故,只要坐在駕駛位上,她便時刻保持專注和警惕,一點不敢懈怠。
畢竟,作為公交車司機,手里攥著的,除了方向盤,還有幾十個鮮活的生命。
01
夜幕降臨,當城市陷入沉睡,當一群人在酒吧、ktv、燒烤攤開始豐富多彩的夜生活時,另一群人也開始了特殊的“夜生活”。
夜班公交司機,晝伏夜出的特殊職業(yè),晝夜顛倒是生活常態(tài),入行十多年的李芳,鮮少在公交車里見過城市的白天,她比任何人都更熟悉城市的深夜。
夜班公交的發(fā)車時間,通常是22:30,司機需要提前一個小時到崗。
當家人開始休息,李芳便騎著電動車從家里出發(fā),到公司打卡、換衣服、車前培訓,然后領鑰匙上車,仔細檢查車輛保證一切正常,確認車內幾十個拉手環(huán)和一百多顆螺絲釘,最后整車消毒……
晚上十點,李芳開車準時出發(fā),二十分鐘左右,車到達起始站就位。
起始站臺在一家寫字樓旁,那里有一家國內知名的互聯(lián)網公司,李芳曾經很羨慕在寫字樓工作的白領,在她的印象中,白領意味著舒服輕松的工作環(huán)境,以及非??捎^的薪酬,近幾年來,她的這種印象漸漸消散。
晚上十點半,寫字樓依舊燈火通明,站臺前也擠滿了剛剛下班的白領,李芳開啟車門,人一擁而上,座位幾乎全滿,無一例外的耷拉著腦袋,人雖然不少,但車內還是安靜的出奇,疲憊的靈魂所帶來的壓抑感充斥著整個車廂。
李芳透過反光鏡看到那些上班族一身疲憊的樣子,總會有些心疼,她雖然沒讀過幾年書,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她也明白,偌大的城市里,千千萬的平凡人,誰又能真正輕松的活著呢?
公交車駛出終點站,連續(xù)路過幾個居民區(qū)和商場后,車子幾乎就會被填滿,車上的乘客除了這些加班的上班族,還有飯店服務員、商場營業(yè)員、以及代駕司機,和他們的折疊電動車。
在前半夜,夜班公交的擁擠程度并不亞于白天早晚高峰時候。
久而久之,李芳能夠大致估計每個站臺的人流。
有些站臺的乘客,李芳格外熟悉,偶有人沒趕上,在車后招收,李芳也會為了他們,酌情多停留一分鐘。
小小的公交車內,人來人往,李芳像一個擺渡人,駕駛著夜17路車,迎來送往,將一個又一個夜歸人送到目的地。
02
在深夜的公交車里,李芳見過形形色色的人。
有剛剛結束補習班的學生、加班結束的上班族、穿著“怪異”的精神小伙、一身酒氣的中年人…..
李芳滴酒不沾,幾乎到了一聞就醉的地步,她特別討厭醉酒的人,尤其是醉酒后的乘客,大多是車內的不安定因素。
在酒精的挑動下,人變得興奮不已,千奇百怪,姿態(tài)百出。
有人會在電話里用極大的嗓門破口大罵,有人會在車內大打出手拳腳相向,有人索性吐在車上然后倒在過道呼呼大睡,有人甚至會將火氣發(fā)泄到司機身上。
這么些年,李芳受過數不清的委屈。
夜晚將每一個人的情緒和欲望無限放大,狹小的空間里,擠滿了不安分。
有人埋怨剎車和轉向太急,有人責罵她起步太快,也有人不依不饒的非要她臨時停車。
有一次,在轉向的時候,一個小孩碰到了座椅上,旁邊的女人一刻不停地罵了李芳好幾個站。
盡量不與乘客起沖突,這是公司的規(guī)定,剛入行的李芳總是會被這些人氣到哭,帶她入行的老師傅告訴她,做公交車司機,首先要過情緒這一關!
經歷的多了,李芳也就看淡很多,不爭也不辯解。
晚上十一點左右,車子駛過城中心,然后接連路過好幾個醫(yī)院,除了寫字樓和商業(yè)圈,醫(yī)院站臺的人也不少。
在醫(yī)院附近上車的人,有半夜去看急診的,有下夜班的醫(yī)護人員,有陪床的家屬,還有專程從外地趕來看病的人。
夜晚,讓人褪去一身防備,也會把失意者的無助放大。
李芳曾遇到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在醫(yī)院門口上車,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李芳一路開到了終點站,男人依然一動未動,李芳走過去提醒他下車,這才注意到他早已哭的不成人樣。
父親住進ICU,母親臥病在床,這足以擊垮一個中年人,男人連續(xù)幾晚照顧父母,趁著父母睡下,這才出來透口氣,可在車窗外的浮光掠影中,在安靜的車內,突然就崩潰了。
有過類似經歷的李芳感同身受,她拿了水和紙巾遞給男人:
“走,送你回去”。
李芳見過很多在公交車上哭的人,他們大都不動聲色,或埋著頭,或靠著窗,車上人來人往,沒有人會注意,也沒有人會在意。
03
相對白班,李芳更喜歡夜班。
安靜,不堵車,剎車踩的不多,開起車來也就沒有那么累。
但是,夜間行車,安全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晚上行車視野有限,某些路段路燈較暗,要尤其注意突然出現的行人和沒有打燈的車輛。
李芳的十幾年的駕駛生涯中,有一次經歷,堪稱驚魂時刻。
2016年,城市大力修建地鐵,很多路邊都被圍起來,路邊的人行道被占,原本的六車道也只剩一半,哪怕是深夜,偶爾還會堵車,自行車、摩托車、行人、機動車全部擠進雙車道里,更讓無數司機頭疼的是有些岔道也被圍墻遮住。
一個晚上,李芳開車經過一個岔道,突然一輛渣土車飛馳而出,李芳迅速反應,但剎車已然來不及,幾乎在一瞬間,拉手剎、踩剎車、向左轉,一氣呵成,渣土車也嚇壞似的急剎,輪胎在路面摩擦發(fā)出刺耳的聲音,兩車幾乎平行的橫在路中間,車內幾個乘客在短暫的驚恐之后發(fā)出了贊嘆聲。
所幸,一場事故在李芳專業(yè)果斷的處理下化于無形,除了兩顆急速跳動的心臟外,其他相安無事。
每一個司機或許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危急之下,人的本能總會向左轉,而經過訓練公交車司機則需要根據乘客的位置做出判斷,將可能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時車內的乘客大多集中在車子左側和后部,李芳向左轉,將車的右前部置于前方,即使兩車相撞,幾乎沒有乘客的右前部分可以緩沖大部分的沖擊力,從而盡可能保全車內乘客的生命安全。
夜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并不少,大多是因為司機犯困造成的,李芳聽說濃茶醒神,每次上班總會泡上一大杯濃茶。
可時間一久,李芳發(fā)現沒有那杯茶,她也能保持清醒。
04
凌晨兩點,起始站的寫字樓里幾乎沒有了燈火,街旁沒有絢麗霓虹的加持,這個城市似乎更接近李芳記憶中的樣子。
到了下半夜,乘客幾乎只剩下收工的代駕司機。
從前些年酒駕入刑開始,代駕司機就成為了夜班公交上最多的一群人。
這群人里,李芳有好幾個熟面孔,有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白天干中介,晚上干代駕,每次上車都會叫一聲李姐。
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喜歡坐在車門口的位置,李芳和她聊過幾次天,但從來不拉家常,女人出來干代駕,大多是家里遇到什么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代駕司機們會在車上互相打聽收入,偶爾也會吐槽一些奇葩的客人。
當最后一波乘客陸續(xù)下車,李芳也快到交班的時候了。
凌晨四點半,夜17路末班車在靜寂的街上滑行。
雖然沒有乘客,但李芳還是把車速控制的剛剛好,按點到站,停車,起步,循環(huán)往復。
李芳像是開著一輛觀光車,欣賞著這個生活幾十年的城市。
五點左右,天空破曉,街邊的攤販開始忙碌,沿路上車除了上早班的打工族,便只有晨練的大爺大媽。
有些老兩口,在一個地方上車,卻不去同一個地方,一個練太極,一個舞劍,各有各的地盤,各有各的團兒。
當車子駛回起始站臺,東邊最遠處的天邊已經泛出了紅色,路上汽車的喇叭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密。
早晨五點半,夜班的末班車,接上了白班的早班車。
這座城市緩緩醒來,而李芳則想著盡快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