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美女,通曉琴棋書畫;17歲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寡居。卓家祖居趙國,趙國的邯鄲是當(dāng)時著名的冶鐵中心,卓家因之以冶鐵致富。等到秦始皇滅趙國統(tǒng)一全國之際,卓家輾轉(zhuǎn)遷到蜀地的邊僻小邑臨邛定居,仍以冶鐵為業(yè)。到漢代文景之治,卓家傳到卓王孫這一代,由于社會安定,經(jīng)營得法,已成巨富。蜀中山明水秀,地靈人杰,孕育了不少文人雅士,司馬相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相如因傾慕戰(zhàn)國時代趙國藺相如的為人行事,便以“相如”作為自己的名字。相如曾投奔梁王,謀求政治出路。由于梁王短命去世,賓客星散,不得不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此時已是父母雙亡,徒有四壁。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著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dān)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卓文君就是在司馬相如窮困潦倒的時候,憑著司馬相如在她家彈奏的一曲“鳳求凰”,便于當(dāng)夜私奔到司馬相如所住的客舍,更于第二天索性與相如雙雙馳歸成都相如老家。聞知此事,卓王孫大怒,認為女兒夤夜私奔,敗壞門風(fēng),使卓家丟盡臉面,于是發(fā)誓與之?dāng)嘟^來往。司馬相如攜卓文君回到成都老家后,豪情不減地典衣沽酒暢飲,卓文君也以釧換糧,以維持生計。幾個月后,他們又賣掉車馬,干脆回到臨邛開了一間小酒店。卓文君淡裝素抹,當(dāng)壚沽灑,司馬相如則滌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擔(dān)任跑堂工作。一時之間,成為臨邛市一件天大新聞,遠近轟動,小酒店頓時門庭若市,熱鬧非凡。最后,卓王孫經(jīng)不起親朋好友的疏通勸解,迫不得已分給相如夫婦童仆百人,錢百萬緡,并厚備妝奩,接納了司馬相如這位把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的女婿。西漢武帝即位,對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十分贊賞。于是司馬相如再次來到京師,得到武帝召見;更竭盡才智寫了一篇《上林賦》。武帝一見之下,即拜相如為郎官,繼而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jié)出使西南邊陲地區(qū),對蠻夷進行宣慰。他擁旌旗,飾輿衛(wèi),聲勢顯赫地回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后,一路朝西南進發(fā)。西南諸夷經(jīng)過司馬相如的宣慰,都奉表稱臣。按理說,司馬相如功在漢室,應(yīng)該受到封賞,然而由于他上書諫止?jié)h武帝狩獵,引起了漢武帝的不快,結(jié)果只給了他一個雖然名位清高,卻并無實權(quán)的閑散的官職,但富貴生活是不成問題的。司馬相如衣食豐足之后,遂起納妾之心。文君忍無可忍,作了一首《白頭吟》相勸。詩云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并附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隨后又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讀了《白頭吟》和《訣別書》,司馬相如大為感動,想到當(dāng)年的患難相隨、柔情蜜意,幡然悔悟,于是斷絕了納妾的想法。兩人從此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的美艷,當(dāng)壚賣酒,白頭興怨,都已傳為千古佳話?;蛟S有人會說一向重視禮教的古代,大家閨秀夤夜私奔,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事實上漢唐時代豪放女子所在多有。深居閨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即使宋代以后,這樣的情事也被視為佳話,從中也可以看出禮教中國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