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人如其名,
在諸如詩仙、詩圣的光環(huán)下,
同為唐朝人的他便顯得有些低調(diào)。
提起李商隱,
你最先想起的是哪句詩呢?
是不是那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我們常用這句詩來贊美老師們的付出。
可你知道它的全詩《無題》,
其實是一首情詩嗎?
沒 錯!
李商隱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
以寫愛情詩出名的大大!
李商隱,晚唐年間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生于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與著名詩人杜牧合稱“小李杜”,又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
他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shù)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幼時便天資聰穎、才華橫溢,“五歲誦經(jīng)書,七歲弄筆硯”,在家鄉(xiāng)頗有文名。大約十六歲時,李商隱移家洛陽,也是在這里他結(jié)識了白居易、令狐楚這些文人。
那時,白居易已到暮年,讀了李商隱的詩后對他的才華大為感嘆,甚至還說下輩子要當他的兒子!可見李商隱的文采之精妙。
《唐才子傳·卷七》
時白樂天老退,極喜商隱文章,曰:“我死后,得為爾兒足矣?!卑姿罃?shù)年,生子,遂以“白老”名之。
然而晚唐時,官員之間結(jié)黨營私的風氣濃厚,李商隱的才華并沒有給他帶來一官半職。失意的他去了王屋山學道,在玉陽山靈都觀他愛上了一個叫宋華陽的女道姑,也從此開始寫下那些流傳千古、纏綿悱惻的愛情詩。
《無題》
白道縈回入暮霞,斑騅嘶斷七香車。
春風自共何人笑,枉破陽城十萬家。
兩人也許相遇在日暮時分的一條小道上,彩霞漫天,遠遠駛來一輛七香車,春風吹動羅帷,露出一張秀麗的笑臉。這一笑,就勾去了李商隱的魂魄,從此情根深種。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
偷桃竊藥事難兼,
十二城中鎖彩蟾。
應共三英同夜賞,
玉樓仍是水晶簾。
李商隱學道的道觀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出道修行之地。他多方打聽才知那日遇見的女子是玉真公主的貼身婢女,陪同公主在此修行。按理,不該對道姑產(chǎn)生愛意,更何況還是公主的婢女,可李商隱卻不是甘于守著這些世俗禮法的人。
《無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一句“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道出了詩人的癡情與他的愛情態(tài)度??商觳凰烊嗽福娙伺c宋華陽的愛情終于到了暴露的那一天。歷史記載的空白讓我們無法得知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可以知道的只有李商隱最后被趕出了道觀,而宋華陽不知所蹤。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無題訴說了李商隱愛而不得、思之不見的痛苦。而其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并不是我們?nèi)缃癯S玫囊馑?,而是說:我愛你,如同春蠶和蠟燭一樣,至死不渝。
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有始無終,這給了李商隱很大的打擊。直到在涇州認識了自己的妻子王氏,他沉寂許久的心才再次悸動起來。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作為一句傳情的話,不僅流傳千年,時至今日也常常有人使用。
王氏是王元茂的女兒,王元茂屬于“李黨”,而提攜過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卻屬于“牛黨”。李商隱后來為官時,曾夾在“牛李之爭”中郁郁寡歡??稍栏干矸輲淼膶擂螀s絲毫沒有影響他與妻子的感情。二人聚少離多,李商隱也對王氏充滿了思念。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經(jīng)典古詩兒歌精選
雅樂詩唱
00:00/02:57
沒有辭藻華麗的情話,只有對共剪窗燭的懷念,平淡中蘊含溫馨。
可生活很快又對李商隱顯露了惡意,王氏不到30歲就病逝了,留下李商隱一人獨自面對幼年喪父、中年喪妻的悲慘人生。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guān)遇雪》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散關(guān)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家中再也沒有等候他的人,再也沒有人會給他寄衣服,跟他噓寒問暖。
悲傷的李商隱有次看見妻子曾經(jīng)的琴,睹物思人,愁緒翻涌,不由提筆寫下了《錦瑟》一詩。
錦瑟
經(jīng)典古詩兒歌精選
雅樂詩唱
00:00/02:06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睗M滿都是道不盡的惆悵,如果什么時候你讀懂了,你也就成了一個有故事的人。
《無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縱觀李商隱留下的詩歌,大都是《無題》,這些詩也都有一個特點——朦朧。為什么沒有題目,為什么又朦朧曖昧、撲朔迷離,也許是因為詩人下筆時自己也如夢似幻,剪不斷,理還亂,無法將自己的心情說個明白吧。
在這位詩人的筆下,有沒有哪一首戳中你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