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差點在家門口被刺殺,皇帝卻沒有什么反應(yīng),不僅如此,查辦案子的時候,皇帝竟然要主審官快點結(jié)案,我算是徹底迷糊了,萬歷究竟安的什么鬼心思?關(guān)乎兒子性命的頭等大事,他擺出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實在太令人不解。不過在解決此疑惑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謎團我想先弄清楚。
咱們接著之前的情況擺。有一個叫王之寀的刑部主事,來到獄中,審訊了刺殺太子的兇手(張五兒),兇手對他爆料了一條驚天消息,說指使他的人,是一位老太監(jiān),但最關(guān)鍵的在于,前幾位主審官審訊兇手的時候,無論用酷刑還是利誘,都沒能問出結(jié)果,王之寀倒好,一來說不給他飯吃,他就招了。
這里面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我是這么想的,王之寀也是。
王之寀把情況的異常上報給了萬歷皇帝,結(jié)果他還是那個態(tài)度——不理睬。
這下真是沒王法了,情急之下,王之寀腦筋一轉(zhuǎn),想到了妖書案,并以此借鑒了一套絕妙策略——運用輿論力量。
王先生連忙吩咐下去,派人手在街頭巷尾散布消息,與此同時,他還加派了幾個人抄好傳本,挨家挨戶地到處分發(fā)。老百姓果然是愛摻和熱鬧的,大家日傳夜傳,輿論力量再次崛起,群眾們合力要求朝廷必須徹查此事,還天下一個太白。本來上面是想壓下來的,但漸漸的,他們發(fā)現(xiàn)壓不了了,明朝百姓個個性子要強,沒辦法,萬歷只得重新召集三法司,重審此案。
重審就重審吧,可重審之前,居然有人跳出來了。
原來是之前的主審官,胡廳長、胡士相。胡廳長找到王之寀,對他說了一句話:“這案子你別再查下去了,打住,就此收手吧!”
我為大家仔細解釋一下,胡士相的意思是在說:“這案子不能再查下去了,不然你我性命都不保啊!”
究竟是什么樣的勢力,能要了京城官員的人命?
我在反復核查了資料后,找到了那個確切的答案。
“胡士相,浙江平湖人,萬歷三十二年進士”,這便是胡廳長的全部資料了。實則卻不然,我在另一份資料上,找到了這么一則信息——這位胡大人,曾經(jīng)加入過一個黨派,黨派老大是叫一位姓沈的浙江人,而且擔任過內(nèi)閣首輔,全名沈一貫。
沈一貫是咱們的老朋友了,參演過“妖書案”的配角,在我的印象中,他十分愛搞斗爭,而且非常自私自利,離職之前還拉了沈鯉(前內(nèi)閣次輔)下水,是位不折不扣的小人。這位沈同志回老家之后,并沒有消停,反而越加變本加厲,仗著自己的名聲,到處拉幫結(jié)派,最后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老鄉(xiāng)會——“浙黨”。
由此可見,胡士相,是沈一貫的人。
“明朝老百姓顧憲成,憑一己之力,創(chuàng)建東林黨,開啟了明末轟轟烈烈的黨爭之風”,這句話是對的,但不全面,與之對應(yīng)的還有一句:“明朝前內(nèi)閣大學士沈一貫,憑一己之力,創(chuàng)建浙黨,與東林黨一起,共同開啟了明末熱熱烈烈的黨爭之風,直至今日?!?/span>
他們兩個人,也算是成功臭名遠揚了。
不過事情說回來,胡士相為什么要講那句話呢?緣由倒也好分析,因為沈一貫賊心不死,還想回朝廷,他讓胡士相阻止王之寀查案,只有一個動機——博取皇帝的歡心。因為沈一貫堅定認為,太子刺殺一案,幕后主謀,就是鄭貴妃!如果幫皇上這個忙,皇上一高興,指不定就會重寫一封詔書,讓沈一貫回到朝廷,復任他的內(nèi)閣首輔,這是沈一貫僅有的機會,他必須好好把握。
想必現(xiàn)在各位知道為什么,萬歷千萬般阻撓,想快點結(jié)案的原因了吧。雖然萬歷也不能完全確定刺殺太子的兇手是誰,但他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準數(shù)——應(yīng)該就是鄭貴妃所為。他最擔心的莫過于,如果查案查到最后,真的落實了鄭貴妃是兇手的結(jié)果,那就徹底玩完了!他喜愛鄭貴妃,已經(jīng)喜愛到了一種病態(tài)的程度,就算這位妃子想殺了他的親兒子,他也能咬一咬牙,把這事忍下去、壓下去。
萬歷皇帝朱翊鈞,不愧是心狠毒辣、狗皇帝一個?。v史也是如此評價)!
我再接著講下面的故事,朋友們便會恍然大悟了。
太子刺殺一案重審,萬歷先是偷偷撤了王之寀的職,隨后請來了另一個人來審訊,這個人的名字,我必須要著重提一提,他叫陸夢龍。
在陸夢龍前去詔獄之前,萬歷對他交代了一句話,大致內(nèi)容是說,這事你不用查,隨便再找個理由把他(兇手)定個死罪就行。
然而萬歷萬萬想不到,陸夢龍不是個省油的燈,他只是表面答應(yīng)。實際上路兄和王之寀應(yīng)該算作一類人,他有著自己的原則底線要堅守,和劉廷元、胡士相、岳駿聲(前幾位主審官)那種人,是必須劃清界限的,不管是查什么案,也必須交還民眾一個真相,哪怕是陛下的命令,也是行不通的。
帶著自己的道義,陸夢龍毅然決然地走進了獄中,找到張五兒,開始了一場只求真相大白的審訊。
“是誰指使你刺殺太子的?”
張五兒顫顫巍巍,沒膽子抬頭直視,“我不敢說。”
如同王之寀一樣,陸夢龍支走了旁邊的獄守,還對他打了個保證,“如果你道出真相,我一定盡最大能力洗清你的冤屈,免除你的罪過,讓你不受死刑之苦。”
于是張五兒好生猶豫了一番,講出了這段陸夢攏到死都忘不了的話。
“那天先帶我進大宅院的公公,叫劉成,之后我在大宅院里面見到的公公,叫龐保,就是龐公公帶我進入皇宮的。當時我們走到太子宮前的時候,龐公公給了我一根木棍,讓我沖進去,誰也不要管,把太子打死,任務(wù)就算完成了。事成之后,他們承諾會給我三十畝地和白銀數(shù)千,哪怕我被抓起來也不要緊,他們自有辦法保我出去?!?/span>
張五兒啊張五兒,你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劉成,龐保,這兩人宮里都認識,因為他們的身份,是鄭貴妃的內(nèi)侍(貼身太監(jiān))。
徹底水落石出了。
不過這些消息陸夢龍是沒有對外公布的,也就是說,當時除了他自己,誰也不知道真相。
至于陸夢龍為什么不公布真相,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許他明白主謀是鄭貴妃后,便知道一切已經(jīng)無力回天。大家說他是奸人也好,說他不守承諾也罷,有那么一瞬間,我似乎能理解他,如果消息捅出去了,他很可能會丟掉性命,而且事情依然會不了了之,因為這件案子背后最大的保護傘,是萬歷皇帝,扳不動的。
有些時候,證據(jù)改變不了事實。
總之,這件疑案,不能結(jié),只能永遠封存在歷史的大海中,所以它成了一件迷案,至今未解。雖然妖書案我沒有十足的把握認定是顧憲成干的,但這件事情,我敢鐵了心的篤定,就是鄭貴妃搞出來的,絕對錯不了!況且,單憑動機也能分析出來,太子死了,最大的受益者,便是鄭貴妃(福王能夠順利即位)。
我還有個故事,不妨講給大伙兒聽聽。萬歷年間,在大興區(qū)(北京大興區(qū)),有一幫天天見誰打誰的的惡徒,他們燒殺搶掠、霸占民田、偷糧奪財,拐賣婦女,無惡不作!人稱“紅封教”,也就是咱們現(xiàn)在所謂的黑社會。這幫黑社會呢,在京城為非作歹了很長一段時間,百姓報官地報官,喊冤地喊冤,但誰也治不了他們,說準確點,是壓根沒人敢管他們,因為這群人全是鄭貴妃的親戚(也就是說,后臺是萬歷皇帝),這下真是沒天理了!關(guān)鍵在于,這群人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就叫作張五兒。
沒錯,正是那位刺客。
直到萬歷去世,太子朱常洛登基,這幫法外之徒才被抓了起來,徹底禍禍不了了。
說回正題,按照約定,幾天后,張五兒被押赴刑場,執(zhí)行死刑,太子刺殺一案落下帷幕,史稱“梃擊案”。
然而最奇怪的事情來了,就在張五兒死后不久,他和陸夢龍在獄中的對話突然傳遍大街小巷、人盡皆知,據(jù)我所預料,應(yīng)該是王之寀散布出去的。在陸夢龍審訊完的那一個晚上,他翻來覆去,怎樣也睡不著,于是他去拜訪了好朋友王之寀,至于他們說了什么、聊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估摸著,就是那些對話了。
可關(guān)乎人命(陸夢龍)的大事,王之寀為何會把消息捅出去呢?難道說,他也是個卑鄙小人?不應(yīng)該?。?/span>
原來到底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通過不斷地搜查,我在《東林點將錄》(魏忠賢著)上,竟然看到了王之寀的名字,換而言之,王之寀,是東林黨人。
王之寀之所以把對話內(nèi)容捅出去,原因很簡單——受顧憲成的旨意。因為東林黨人是太子一派,把這種消息散布出去,只會對皇上和鄭貴妃不利、對太子有利,同樣還有一點——只要這件案子還在繼續(xù)鬧,沈一貫就回不了朝廷(沒有機會回)。既然沈一貫不能通過這件事情得利,回不了朝廷、復任不了首輔,東林黨在朝廷便能獨當一面(浙黨和東林黨是死對頭)。
為什么東林黨要支持太子呢,因為一旦把太子成功扶持上位,新皇帝第一批優(yōu)待的,就會是他們,這是盤大棋??!畢竟沒有人會做只虧本的買賣。
所以你說,顧憲成這人,恐不恐怖?
真相大白了,事情鬧大了。
消息一出,全城再次嘩然,輿論的力量再度掀起洶涌波濤,大家紛紛力求宮中給個說法,這下看來,朝廷又要翻天了,梃擊案,還沒算完。
全文總結(jié):太子刺殺案重審,陸夢龍?zhí)釋?,并得知了真相,是鄭貴妃所為,張五兒被處死后,陸夢龍和張五兒的對話傳遍京城,梃擊案再起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