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古時指進士,唐代人極看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引申為尚未發(fā)跡的讀書人。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據(jù)此分析:“序進士”也有對尚未發(fā)跡的才能之人褒稱之意。
按照他的才學做個進士綽綽有余。這個“序進士”有可能是家譜編輯者自己給人家加上的。
家譜編撰出版時為這個寫序的人添加的,敬重之意。
原序文署名可能是“姻晚張綸翰頓首拜撰”
再有【謬庠進士】樅陽家譜館館長陳老師:謬是謙詞,謬列也。庠進士,和序進士應該意思相近。從商衍鎏著述看,明清進士皆為定稱。序進士應是一種美稱,不是真正的一進士。序指庠序,即國子監(jiān)一類的學校。進士只是取鄭玄所說的“進受爵祿”之意。
感謝大家參與,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回答問題之前,必先對張綸翰其人有所了解。查閱手頭文史資料和網(wǎng)絡資料,都沒有張綸翰的單列詞條,僅可見網(wǎng)絡上晚清詩選因一首《登山》詩附錄的簡介和桐城名人中同樣的簡介:
張綸翰 字墨村,號西園,又號悔齋,桐城人,貢生。作品有《西園詩鈔》。
我們知道,在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yōu)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jiān)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從級別上,貢生低于舉人一級低于進士二級。
按常識理解,“序進士姻晩張綸翰頓首拜撰”即序文為進士姻侄張綸翰叩頭拜寫。那么,一個貢生怎么會自稱為進士呢?只能作如下解釋:
序,秩序,引申為“依次序排列”,特指“評定功勛或才能高低”(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 崇德序功?!? 序進士,可理解為按才學應為進士。如此,“序進士姻晩張綸翰頓首拜撰”可理解為: 應為進士的姻侄張綸翰叩頭拜寫。當然,后半句謙恭,前半句有點傲氣了。這很符合封建時代一個地方高級階層知識人士的心態(tài)。這樣,序進士就好理解了。
如有不妥,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