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在神游太虛幻境的時候,有看到薄命司內(nèi)的金陵十二釵判詞,其中元春的判詞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p>
自古以來,石榴就有著多子多福的寓意,元春判詞里的“榴花開處照宮闈”毫無疑問是在說元春曾經(jīng)懷孕過,但是元春到底是在什么時候懷孕的呢?
元春在紅樓夢里出場不多,但是留下的懸疑一點不比其他人少。當(dāng)初冷子興說她因為品德出眾被選入宮中做女史,絲毫沒有提及她在宮中的變遷,但是秦可卿一死,元春一躍成為皇妃了。但是,在后文里,元春又多次被稱為貴妃。元春到底是普通的皇妃還是貴妃,實在是難以說清楚。
在第十六回的時候,秦可卿葬禮剛過,賈政過生日,兩府都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就在這個時候,宮中的太監(jiān)突然過來傳旨,當(dāng)時賈赦、賈政都被嚇到了,連忙換好衣服進宮面圣。后來賴大就回來跟賈母報喜,他是這樣說的。
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里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來還是夏太監(jiān)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后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lǐng)著太太們?nèi)ブx恩?!?/p>
根據(jù)賴大的說法,元春是妃子,封號是“賢德”。在后文里,也有幾處寫元春是妃子品階。
元春省親當(dāng)天,作者以統(tǒng)領(lǐng)者的角度稱元春為賈妃或者元妃。比如,元春剛進大觀園的時候,作者寫“賈妃在轎內(nèi)看此園內(nèi)外如此豪華,因默默嘆息奢華過費”。后面賈政提到園中匾額都是賈寶玉擬定的時候,作者寫“元妃聽了寶玉能題......”。
但是,作者又多次在其它場合寫元春其實是貴妃。
元春封妃后不久,圣上又大開方便之恩,允許那些有重宇別院之家接皇妃回家省親。賈府里本來就有錢,這種能為臉上貼金的事自然不肯錯過,于是要就開始籌謀修建省親別墅了。
在第十七章里,省親別墅修好之際,賈珍等人陪著賈政驗收工程,修改那些不如意之處,也好早日題匾額對聯(lián)。
賈政聽了,沉思一回,說道:“這匾額對聯(lián)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
這里賈政兩次將元春成為貴妃娘娘,這就和之前的“賢德妃”有出入了。在元春省親當(dāng)日,賈政等賈府男丁和元春隔簾相見的時候,賈政也曾兩次呼元春為“貴妃”。
賈政道:“愿我君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懣憤金懷,更祈自加珍愛。惟業(yè)業(yè)兢兢,勤慎恭肅以侍上,庶不負上體貼眷愛如此之隆恩也?!?/p>
最近幾年,清宮劇很火,看過那幾部宮斗劇的都清楚,妃子和貴妃是兩回事。紅樓夢寫的是清朝的故事,在清朝“妃”算是三等品階了,一等是皇貴妃,二等是貴妃,三等是妃。
在紅樓夢里,元春一會是“賢德妃”,一會是“皇貴妃”,到底是最開始的時候賴大表述有誤,還是賈政表述有誤?
再回到賴大的那句話,不難看出,賴大說的絕對是當(dāng)時的事實,古代最重禮儀這些,賴大好歹是賈府的總領(lǐng)管家,再不濟不至于把元春的名號說。
更何況他關(guān)于元春封妃的那番話可是夏太監(jiān)出來跟他說的,誰都能搞錯元春的品階,但是夏太監(jiān)肯定不會搞錯。且賴大也交代清楚后面賈政見完皇上后也是這么跟他說的,這都能說明元春封的是妃子,而不是貴妃。
先前說元春是妃子的是賈政,但是為什么后面說元春是貴妃的也是賈政呢?是不是后面賈政關(guān)于“貴妃”的言論有誤?
賈政后面說的肯定也是沒錯的,最直接的證據(jù)是他不下四次稱元春為貴妃,總不至于,他一直在犯這么嚴重的錯誤吧。其次,看賈政稱呼元春為貴妃的場合,一次是在眾人陪同驗收工程時,一次是當(dāng)著賈府全部子侄面哭訴時。無論是哪一次,都不是私下場合,更何況第二次還有宮里的宮女、太監(jiān)在側(cè),賈政總不至于敢在他們面前胡言亂語吧?
而“賈妃”、“元妃”這些是作者曹雪芹對元春的稱呼,這更像是畫外音,是不需要多考慮的。
賴大說的沒有錯,賈政說的也沒有錯,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元春到底是三等妃,還是二等貴妃?
后面惜春做畫的時候,林黛玉曾說當(dāng)初大觀園是蓋了一年時間,賴大稱呼元春為賢德妃是在修建大觀園之前,賈政稱呼元春為貴妃是在修建大觀園之后,這之前隔了一年多的時間。再結(jié)合賴大、賈政都沒有說錯的情況來看,元春先是被封妃,后面短暫時間里又被封為貴妃。
賈府朝中無人,元春能從女史封為妃子已經(jīng)是很奇怪的事了,又是怎么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從妃子升為貴妃呢?這就要說說文章開頭說的元春的判詞了,假如元春在封妃后懷孕了,她緊接著又被封為貴妃就顯得比較有理有據(jù)了。
元春封妃后,賈政不經(jīng)意間稱呼她為“貴妃”,沒想到背后其實暗藏著元春懷孕并再一次上位的情節(ji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