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亂的十六國時期,西涼的締造者很特別,其一,它是由一對夫妻共同締造的;其二,這對夫妻先前都結(jié)過婚,是一對半路夫妻。男主人名叫李暠,女主人為尹夫人。
李暠(公元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自稱為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十六世孫。李暠聰明好學,文武雙全,又抱負遠大。史書稱他“性沉敏寬和,美器度,通涉經(jīng)史,尤善文學。及長,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英姿挺杰,有雄霸之風”。
李暠的第一任妻子辛氏,是同郡辛納之女,貞潔順從有婦德,可惜紅顏薄命,很早去世,李暠親自為她寫誄文,多年未再娶。后來,經(jīng)人介紹,李暠結(jié)識了尹氏。尹氏(公元363年—437年),冀縣(今甘肅甘谷)人,比李暠小十二歲,早年嫁給扶風(今陜西涇陽)仕宦馬元正。馬元正病死后,尹氏改嫁李暠,做了續(xù)弦。尹氏秀慧聰穎,才思敏捷,足智多謀,善辯而有志節(jié),與李暠志同道合,對李暠關(guān)懷備至,常常為李暠出謀劃策,幫助丈夫成就事業(yè)。
東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段業(yè)自稱涼州牧,建立北涼政權(quán),以李暠為效谷縣令,后升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李暠以敦煌為都城,建立西涼政權(quán),自稱大將軍、護羌校尉、秦涼二州牧、涼公,改元庚子,立尹氏為夫人。
尹夫人儒學深厚,向往大一統(tǒng),勸李暠奉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為正統(tǒng),積極弘揚漢族文化,并提出了“興儒重農(nóng)”的富國強兵的國策,使敦煌一時間成為中國西陲邊疆傳播漢文化和儒學思想的中心??梢哉f,李暠能成為西涼的政治文化領(lǐng)袖,尹夫人至功厥偉?!稌x書·列女傳》稱贊尹夫人說,“及創(chuàng)業(yè)時,多所贊助,故時有‘李尹王敦煌’之傳”,對她評價極高。
李暠在位期間,西涼“年谷頻登,百姓樂業(yè)”,勢力遠及西域。西涼所轄的河西一帶,一度出現(xiàn)了繁榮安定的局面。西涼政權(quán)歷兩代三王,國祚延續(xù)二十一年。李暠死后,謚武昭王,其子李歆、李恂先后繼位,治國無方,大修宮室,嚴刑峻法,致使“人力凋殘,百姓愁悴”,統(tǒng)治極不穩(wěn)定,不久被北涼攻滅。
三百年后,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為了坐穩(wěn)江山,千方百計搜尋統(tǒng)治依據(jù),最終選定了李暠,認李暠為祖宗。對此,《舊唐書》稱“高祖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諱淵。其先隴西狄道人,涼武昭王暠七代孫也?!薄缎绿茣芬卜Q“高祖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其七世祖皓(暠),當晉末,據(jù)秦、涼以自王,是為涼武昭王。”唐天寶二年(公元753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尊李暠為興圣皇帝。此外,詩人李白、李商隱也尊李暠為其先祖。
(本篇完)